中国传统社会的生态环境思想及其启示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ing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环境演变的历史,呈现出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特征规律和建设实践与人类文明孕育、发展和盛衰紧密相关。中国古代文明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环境思想。本文从多学科交叉视角,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思想及其给现代社会的启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其他文献
对中国能源生产量与能源消费量实测值时间序列分别进行相空间重构,按照关联维数方法求算吸引子维数.通过计算,得出中国能源年生产量与消费量时序的相关维是正的分数值,能源生
<正>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9月版定价:65.00元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围绕历史—自由问题思考结晶的历史唯物主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重要标志。本书基于思想
1栽植 苗木采用优种嫁接苗,株行距2m&#215;3m。挖长、宽、深各1m的定植穴,苗木栽前用500倍欧甘水浸泡10~20h。栽植方法有2种:1)用废酒瓶或铁皮易拉罐灌满水,将苗木的一个侧根(0-3cm
近代人类主体性的张扬以及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是造成环境问题的深层原因。本文结合自然科学的最新发展以及相关主体性理论,探讨自然的主体性意蕴,完善人类的主体性,消除主客
锡姆卡在美国又称新纽约,是一个中熟大果、品质极优的美国李品种,市场吸引力强,价位高,发展潜力巨大.
刘熙载一生恪守着儒家信仰,特别重视人格修养。他在《艺概》中,把人品摆在了第一位,并明确提出了“诗品出于人品”这一论诗范畴。他特别服膺陶渊明,认为“陶渊明则大要出于《论语
1 症状 叶片染病后形成紫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角质化,直径2mm左右,周围有水渍状黄绿色晕环。然后,病斑干枯,病健交界处产生一圈裂纹,病斑脱落形成穿孔。有时数个病
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的很多观点既具有一致性又有区别。笔者考察了二者在思想基础、第一要义、理论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五个方面观点的契合与分离,认为科学发展
1提高核桃树嫁接成活率的要点1)接穗处理。打接穗时间最好在冬季“三九”天进行,然后贮藏,嫁接前接穗蘸蜡率。2)进行“放水”处理。核桃树根系吸水能力强,能形成根压。在春天把枝
笔者认为,存在着促进科学发展的三对、六大研究传统:经验传统与理性传统、实验传统与数学传统、实用传统与浪漫传统。研究传统是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