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语文作文教学的探索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_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作文成了困扰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我们农村初中更是如此。学生的作文没少写,老师也没少批改,但收效却不明显。本人针对这些淡一下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模仿走向成功。
  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难度,又收到明显的效果。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从仿句、仿文使学生看到名家之语,可以出于已口。模仿经典诗词,既能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又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如果能作系统训练,应当是行之有效的。仿写就像一根拐杖,它能让不会走路的入学会走路。如果已经能够独立行走了,就可以扔下拐杖,任其行云流水,天马行空。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作文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每周作文课时间让学生写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作文,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写随笔,抓住有切身感受的东西,很放松地、很随意地写出所见所感。至于怎么写,那就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老师对农村初中生写出的作文不能期望值过高,要多鼓励,只要文字基本通顺,有一定意思就要适当地给予肯定,以免挫伤他们的写作积极什。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作文教学,使学生开阔眼界
  农村地区学生的信息获取面不宽,为了让学生开阔视野,教师在上课前,可以通过网络有针对性的查找和整合相关资源,使之充分融入课堂教学内容。老师在多媒体教学课堂中所展示出来生动的图片,趣闻盎然的动画,对学生的吸引无疑是显著的。在多媒体教学中,通过相应场景的播放,使学生们获取充分的信息,同学们通过对场景细致的观察,找到了写作的内容。因此,利用多媒体进行作文教学,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创作热情,有力促进了作文写作。
  四、运用表扬机制,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任何活动都有一种企求达到成功的愿望。学生也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受到好评。我觉得对学生写作文要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要多表扬,少批评。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应兼顾所有的同学,让学生在作文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每位”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我们可以鼓励同学们在写好文章后,互相传阅欣赏,同时选出佳句、佳作张贴在班级园地、学校的墙报里。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要文章中有闪光点,哪怕是一段话,也要挑选出来展示。
  五、通过批改作文激发兴趣
  老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富于启发性、针对性、鼓励性。教师在作文评讲时,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主要矛盾,要针对共性问题来指点迷津,要善于从幼稚的、粗糙的习作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一个恰当的词,一段优美的句子,一次小小的进步都应给予鼓励和肯定。要让学生在看到不足的同时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能鼓起作文的勇气,不断进步。
  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和写作可以说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承的。通过阅读能够了解生活,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农村学生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在阅读方面大都比较匮乏,为改变这种“先天不足”的状况,教师要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要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和社会阅历的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還是现代的,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
  七、在平时生活中积累语言
  生活写作的源泉,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这些都能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我们平时要多读书,善积累。组织学生背诵优美诗文,抄写成语、格言、诗词、精彩段落等,丰富自己的头脑;也可以让学生观看优秀的电视节目,从中积累精彩的话语。
  总之,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方法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我们教师要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才能让学生早日达到“不待老师教,自能作文”的理想境界。
其他文献
教师怎样指导孩子“看图写话”,提高孩子“看图写话”的能力,一直是低年级教师在教学中所要探究的一个问题。我通过四加一的方法(四是一看二想三说四写,加一就是对日常积累的运用。)指导孩子进行“看图写话”,长期坚持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看就是教会孩子有序观察,有话可说  “看图写话”的基础是要学会观察,这是进行“看图写话”的重要条件。我们在教学中,要本着由易到难的原则,重视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为
期刊
教师在进行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时候,应当注意到自己教学的这一特点,让字词教学的目光更加深广一些,树立起服务于阅读和写作这一较为长远目标的字词教学意识。我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教学。  一、识字与扩词、成句紧密结合,让字词教学立体化  低年级学生的言语特点是短句多,以词代句多。识字教学的时候就要从这样的特点出发,有意识地教学生扩词,并且适时引导扩词成句,扩成超过单一意义的句子,甚至句群。在这里,我们特
期刊
小學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语言积累是形成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所有方法和技能都会成为空中楼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树木成材,非一年之功。”语文知识如此广博,非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要勤读、勤写、勤练、勤问、勤复习,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不动笔墨不读书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看的书再多、学的知识再广博,不做笔记,忘得也快。这就要求学生看书、学
期刊
长期以来,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作文难”、“难作文”、“文难作”这三个字无论怎样戏剧性的排列组合,都反映了一个道理——“难”。小学生还编了一个顺口溜: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就心烦。有心不做吧,老师瞪大眼,没有别的法,不抄就瞎编。看这位学生编的——妈妈残疾下岗,爷爷瘫痪,奶奶失明……而她这样编的目的只是为了拿高分。这幅漫画侧面地反映了小学生习作的现状。  一、写什么,怎么写  1阅
期刊
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成长。”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教育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为人的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的发展服务的,这就要求我们尊重生命主体,将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每一位学生,从而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地发展。  一、创设行为激励环境,民主的师生关系,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  一个没有自信心理的人不能够克服困
期刊
教师要做太阳,把温暖洒向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不要做探照灯,只把关爱放在优秀生身上,当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尘最需要爱的时候,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  一、笑一笑——使用幽默的语言  幽默的语言可以使学生精神放松,使教学气氛更加轻松融洽,教育教学更富成效。我们可以采用的方式有诸如妙用古诗俗语,明褒暗贬,调侃自我等。  我有一个学生平时爱找人讲话,有次竟然声音无法控制,
期刊
写作是一个人真实情感的再现,它以生活为源泉,是丰富生活,享受生活,超越生活的记录,是在表达中发展自我,宣泄情感。同时,写作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想象中情感升华,心绪飞扬。作为一名执教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师,在引领学生走入习作天地的自由表达中,我找到了一根“灯烛”。  一、写作重在激发兴趣,培养表达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我注重让学生自主选材,自主命题,进行自由表达,
期刊
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是这样要求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我觉得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以朱熹“心到、眼到、口到”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从而让学生将“三到”与阅读完美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心到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与思考
期刊
写一手好字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体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和训练,使每个学生都能把字写得既规范又美观。我校在语文课堂中整体建构语文素养课题的引领下,着重对写字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了探究,经过3年的实践,学生的书写规范率由原来的624%提高到现在的953%,学生的书写有了很大提高。具体做法如下:  一、转变观念  对学生和老师开展了调查,结合课堂的跟踪观察,我们发现课堂上经常是
期刊
新课改以来,我在小学作文教学工作中进行了强化练笔,发展语言的嘗试,小学生作文能力也见明显功效。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练笔:  一、就地取材,随地练笔  小学生从家到校,从校到时家,活动范围狭窄。据此现状,我们努力拓宽他们的生活天地,练笔就从实际出发,题材既不要求惊天动地,也不要求意义高远,只要求生动活泼,有益有趣。就地取材,从身边写起,写自己的真实见闻,写具体的活动过程。这样,学生的作品就写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