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建阳教授“五虎擒羊”疗法治疗中医脑病经验

来源 :河北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shilo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许建阳教授临床采用“五虎擒羊”疗法治疗中医脑病,强调辨明病机、以机论治,运用配伍取穴和补泻手法等,从而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围绕着“五虎擒羊”疗法的治疗理论,探讨了辨机论治对针灸选穴配伍和补泻手法的选择上的指导意义。此外,根据疾病的本质和特征,总结相应的理论和原则,指导临床针灸规范化的形成和探讨。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川芎‐丹参药对治疗冠心病(CHD)的有效活性成分及相应基因靶标,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计数平台(TCMSP)、GeneCards数据库,基于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筛选出川芎‐丹参药对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活性成分,预测其作用基因靶标;采用Cytoscape3.7.2软件绘制川芎‐丹参有效活性成分‐冠心病靶标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Bioconductor及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
目的通过调查大学生的手机成瘾、睡眠质量和学习倦怠情况,探究睡眠质量在手机成瘾与学习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389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大学生手机成瘾对其学习倦怠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在其手机成瘾和学习倦怠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该中介作用受性别的调节:男性大学生手机成瘾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显著;女性大学生手机成瘾对睡眠的影响不显著。结论大学生手机成瘾会直接导致产生学习倦怠,同时手机成瘾可以通过影响睡眠质量进而导致他们产生学习倦怠心理
1临床资料患者,女,25岁,因孕35周,血压升高1个月,偶有抽搐,3天入院。既往十年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心慌,不能剧烈活动,无胸痛,无肢体活动障碍,无意识涣散等症状,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病毒性心肌炎,予以对症治疗(具体用药及剂量不详),症状曾有缓解。后再次间断出现心慌,就诊于北京阜外医院予口服阿替洛尔治疗(具体剂量不详),症状有所好转。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50例确诊为宫颈癌患者的临床信息,同时收集了7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RDW等生化指标水平,通过Spearman等级相关性评估RDW同血红蛋白和C反应蛋白等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RDW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宫颈癌组RDW、鳞状上皮细
关于金代易水学派开创者张元素的生卒年及“犯庙讳下第”情况,历史记录及已有研究有误,需要重新进行考证。本研究以张元素科举经历为切入点,结合金代科举政策的变动及张元素生平经历,并参考张元素与同时代医家的交往经历,可以推知张元素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以后,“下第”原因并非现有记载中的“犯章庙讳”,而是“犯景庙讳”。
目的筛选与肺鳞状细胞癌预后相关的miRNAs及其靶基因的预测。方法采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收集人肺鳞状细胞癌miRNAs表达数据并进行差异表达分析;采用Kaplan-Meier分析差异表达的miRNAs与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性;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表达的miRNAs与淋巴转移的相关性;采用DIANA TOOLS v5.0生物信息网站对筛选出的差异表达的miRNAs进行靶向基因预测、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通过miRDB、miRwalk、TargetScan和microRNAs.org数据库进一步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数据。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8年9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分为青年组(<40岁,39例)和中老年组(≥40岁,7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合并基础疾病情况、病因、严重程度分级,以及各实验室指标水平和入院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和预后情况。结果青年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比例低于中老年组
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高慧教授认为,PCOS病因病机主要为脾肾两虚,致使卵子不能生长发育成熟而按时排出。在治疗病因基础上兼顾先后天之本,使冲任调达,天癸充盛,则经血时下。高教授自创补肾健脾调冲方治疗脾肾两虚型PCOS,能补脾肾,调冲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收效甚佳。
目的:模拟7000 m海拔环境观察不同缺氧时间对大鼠血液学及组织形态学的影响,为建立急性低压缺氧模型提供依据。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缺氧0、6、12、24、36 h组。随后,利用低压氧舱装置模拟7000 m高原低压缺氧环境,检测不同缺氧时间下大鼠的血液学指标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生化指标,以及心、肺、脑组织H&E染色的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缺氧0 h组相比,急性低压缺氧6 h组的红细胞(RBC)数量降低,但随着低压缺氧时间的延长,各组R
目的:探讨生大黄灌肠对炎症因子及白细胞介素‐33(IL‐33)表达调控及其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脓毒症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8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SAP并发ARDS患者39例,随机分为SAP并发ARDS脓毒症组(脓毒症组)19例和SAP并发ARDS非脓毒症组(非脓毒症组)20例,两组均按照2013年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进行,在常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液体复苏、抑酸、生长抑素、抗生素以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