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目标明确理念精准切入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ovedw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拓展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内容,可以丰富课程资源,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准确把握目标,明确教学理念,找准拓展的切入点,力求做到设计求“趣”、层次有“度”、过程得“法”,这样使拓展阅读契合学生阅读的内在需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阅读拓展;有效策略;把握目标;明确理念;精准切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5-0025-03
  阅读拓展可以丰富课程资源,体现语文课程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为了使学生逐步学会读书,也为了丰富和深化学习内容,人教版中高年段教材在拓展延伸方面做了适当引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拓展阅读训练尤为重要。
  一、把握阅读拓展的基本目标
  阅读拓展要基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年段教学目标与单元课时目标,让目标意识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一)指向语用能力的培养
  不同的学段阅读教学有不同的要求。阅读拓展应具有鲜明的学段特征,从具体课文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引导学生在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实践中领悟和学习表情达意的方法。
  由于第二学段在整个小学教学处于衔接和过渡的地位,因此,它对拓展阅读的要求是:扩大课外阅读,有效积累语言。人教版语文教材(下文所举的例文均为人教版教材)为了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在精读课文中以“泡泡”的形式,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搜集资料等,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如,三年级下册教材,学完《寓言两则》一课,“泡泡”提示语:“这是我收集到的寓言故事,我来讲给大家听。”《古诗两首》中的“泡泡”提示:“我要再去收集一些民间故事。”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的“展示台”有“泡泡”提示:“我读完了《格林童话》。”学完《卡罗纳》一课,“泡泡”提示:“课文写得真感人,我要把《爱的教育》这本书找来读一读。”可见,中年段語文教材中,课外阅读能力、搜集资料能力都融合在“泡泡”提示语中。因此,用好这些“泡泡”提示语,根据提示语的特点和功能,设计拓展阅读练习,可以有效推进深层阅读,让导读系统的助读效益最大化。
  到了第三学段,对拓展阅读的要求是:学习浏览,拓展阅读。第二学段、第三学段阅读理解的层次有明显的差异。第三学段着重领悟文本的表达方法,这体现在阅读拓展的训练上。以六年级下册的教材为例。学完《北京的春节》,教师以舒乙的同题文章进行拓展阅读:“同样都以《北京的春节》为题,老舍和舒乙的这两篇文章,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呢?”教师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后,结合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详略分明。老舍的《北京的春节》着力突出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这四天,舒乙的文章则重点写了腊八、祭灶神、食品、娱乐这四个方面。二是抓住特色。两篇文章都写了腊八节,但写法各有不同。三是语言风格不同。老舍的语言平实准确,像讲故事一样亲切自然,朴实无华;舒乙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是风趣、幽默。
  这样确定阅读拓展的教学目标,注意了年段特征,遵循了学生的认识规律,体现了学习能力提高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着眼单元目标的把握
  一个单元的阅读拓展应该有一个训练点,让每篇课文的阅读训练能有机结合,相辅相成。这个训练点就是单元整组课文阅读训练的总目标。
  如,四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单元导读明确指出:“与作者一起做一次愉快的旅行,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去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教学本组课文,依据文体特点,体味遣词造句的精妙尤为重要。无论是古诗,还是三篇写景的文章,对“绿”的描写独特而精妙。因此,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拓展阅读环节。一是让学生画出四篇课文中描写“绿”的句子;二是根据学生汇报出示相关句子,让学生读一读,并思考:“同样是写绿,在表达上古今有何不同?”三是品读感悟:“同样是写绿,这些句子给了你哪些不一样的感受?”四是拓展延伸:阅读《草原》中描写“绿”的语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最后,教师小结:一个“绿”字,字字珠玑,款款情意,这就是借景抒情啊!
  以上拓展阅读目标指向明确,改变了单篇课文各自为政的弊端,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二、明确阅读拓展的基本理念
  (一)拓展设计求“趣”
  在教学中,学生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有思想的积极主动的发现者。在拓展阅读实践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的情趣因素,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兴味盎然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如,教学《杨氏之子》一文,教师先抓住关键问题“杨氏之子的语言到底妙在何处”引导学生品读句子,感悟杨氏之子机智巧妙、贴切传神的语言艺术;然后引导学生拓展学习:“今天学习的《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小说《世说新语》。这部小说里面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出示《口中含窦》)。请大家结合注解自己读一读,然后把故事讲给同桌听,与他人分享阅读的乐趣。”
  课堂中习得一篇小古文并不是学习的终结。在课堂上,教师除了教给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外,还应将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二)拓展层次有“度”
  如,教完《杨氏之子》后,教师这样展开拓展教学。教师先带着表情和动作进行课文背诵;再请两个学生上台,一个表演一个背诵,演出双簧版的《杨氏之子》,让学生在角色体验、表情诵读的过程中,将一千多年前的生活场景进行再现;最后教师引导说:“知道刘义庆是谁吗?(引导学生回顾注解,了解编者刘义庆与《世说新语》)一千五百多年过去了,这本书到现在还散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出示不同版本的《世说新语》图片)。像《杨氏之子》这样的故事在这本书中还有一千多个,大家有机会可以找来读一读。”
  以上教学片段,教师巧妙地设计了背诵、表演展示等环节,让学生真实经历文言文学习的过程。有梯度、有层次的教学环节,使学生走向更加广阔的经典世界。   (三)拓展过程得“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找到有效融合课内外阅读的链接点,使学生将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及时迁移运用到课外阅读实践中去。如,教学《巨人的花园》这一课,教师展开这样的教学。一是让学生默读,画出描写巨人世界奇妙的语言;二是让学生自读自悟,体会对比的写法;三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出对比的感觉,读出花园变化的奇妙;四是适时引入《自私的巨人》原作中的语段让学生欣赏:“由于看不见孩子们,小鸟便无心唱歌,树儿也忘了开花……”
  从原文语段中,学生轻松地感受到拟人方法在童话中的表达效果。
  三、找准阅读拓展的切入点
  要想提高阅读拓展的有效性,就要根据不同的课文、不同课型选准链接课内外阅读的切入点,以点带面。
  (一)抓住关键词句拓展
  关键词句在课文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选准关键语句,设计阅读拓展训练。如,教学《一夜的工作》一文,教师这样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拓展。
  首先,围绕“周恩来总理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扣住中心句“这就是我们的总理。我看到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品读课文,进行批注,感受人物特点。其次,教师引导说:“这其实只是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请大家默读课后‘资料袋’的内容,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周总理的一天》)其三,在学生阅读后,教师点拨:“资料袋中的事情和作者所选取的材料有什么不同?作者这样选材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其四,小结写法,课件出示总理生命最后一段历程,教师深情叙述。
  1972年,周总理被确诊患了癌症。
  1975年,周总理的病情开始恶化。但是,他仍然拖着只剩下30公斤的重病之躯,继续顽强地工作。
  ……
  最后,教师说:“同学们,了解了周总理生命最后一段历程后,对 ‘周总理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一定更有体会吧。请把你的感悟写下来。”
  以上教学环节,依托“资料袋”进行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以小见大”的选材特点,并读写结合,让学生更全面、真实地体会周总理的崇高品质,升华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实现了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二)抓住重点段落拓展
  如,《白杨》的第12自然段是体现借物喻人的重点段落。对这段话,我这样引导学生学习。
  首先,课件出示爸爸的说话,让学生自读自悟。其次,提出问题:“从爸爸的话中,你听明白了什么?”其三,在学生感受到白杨树高大、坚强的特点后,我问:“你们想不想看看这样的白杨树?(引导学生默读练习纸上的选文:一段节选自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一段选自百度百科中对白杨树的介绍)哪些文字让你看到了这高大挺秀的白杨树?请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大声朗读,用最快的速度记下你最欣赏的语句。”其四,在学生阅读之后,我进行点拨:“下面,请大家一起欣赏一组白杨树的图片,边看边想刚才读过记过的语句:你能想到用哪些语句来形容眼前所见?”其五,在学生汇报交流后,我适时引导:“白杨还有什么特点?读读第二句,这里的‘哪儿’都指哪些地方呢?再读课文和选文。这一次,请你重点关注不同作家笔下的白杨会生长在哪些地方。发现一处,你就把这个句子圈起来,注意把信息找全。”最后,在学生交流的时候,我顺势引导:“把白杨生长的这些地方联系起来看一看,你对白杨又有了怎样的认识?”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又发现了白杨的另一个特点——适应能力很强。对此,我及时表扬学生:“真了不起!你看,当你把课内、课外的内容联系起来,就会有新的收获、新的发现。”
  以上教学案例,我的设计着眼于获取、整合、联系信息,培养了学生的解释能力。当学生占有了准确、全面的信息之后,他们完全能够自主形成对白杨“适应性强”的正确认识。
  (三)在情感共鸣点上拓展
  语文是情感性很强的学科,理解、感悟、表达都需要以情感这个点来进行串联。学习了《跨越百年的美丽》后,学生被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感动。这时,我出示拓展文字——《居里夫人介绍》:
  “居里夫人36 岁时,与丈夫一起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39岁时,丈夫不幸遇车祸身亡。这一沉重打击,一度几乎使她成为一个毫无生气、孤独可怜的妇人。但是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居里生前的嘱咐激励着她……”
  在学生读完“67 岁时,长期积蓄体内的放射性物质所造成的白血病无情地夺去了居里夫人宝贵的生命……”这句话时,感情共鸣再次出现。此时,我再让学生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这时候,让学生阅读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可以说是一种无缝对接,使他们对居里夫人的伟大成就、人格魅力和科学精神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四)在写作训练点上拓展
  阅读拓展还要为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服务。五年级下册的第八单元的教学目标不仅是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还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特点的,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彩色的非洲》是略读课文,在学生自读自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后,我这样展开教学。
  首先,让学生模仿文中描写“开花的树”的写法,用排比、拟人、比喻的手法写一写珠海春天的三种花。其次,学生汇报,我趁机引导学生拓展阅读,领略异域风情:“看来,珠海的花也是绚烂多姿的。作家冯骥才笔下的维也纳,那里的花也别有一番韵味。请大家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维也纳生活圆舞曲》片段) 其三,我再次引导:“热爱音乐的维也纳人把音乐与花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而荷兰的郁金香更迷人。”(课件出示《荷兰的郁金香》)其四,在学生阅读完之后,我说:“荷兰人对郁金香实在是情有独钟。下面,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观赏保加利亚的玫瑰花海。”(课件出示短文《保加利亚玫瑰花海》)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走进了色彩斑斓的非洲,进行写法迁移,还兴致勃勃地欣赏了维也纳处处是音乐的优雅,领略到荷兰人对郁金香的情有独钟,了解了保加利亚人用玫瑰提取精油等异国风情,实现了读写结合的高效课堂。
  总之,拓展延伸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都要为理解文本、发展思维、提高语文能力服务。只有准确把握目标,明确教学理念,找准拓展的切入点,才能使阅读拓展教学更加有效。
  [ 参 考 文 献 ]
  [1] 朱广久.让孩子尽情领略童话之美[J].小学语文,2014(3).
  [2] 王慧杰,严杏.品得文言“三味” 叩開启蒙之门[J].小学教学设计,2017(7).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摘 要]《雾凇》一课可抓住“镀”字,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用词的精妙。教学中要带领学生进行文本解词,让词语意思清晰化;分层品词,让词语意思内涵化;对比悟词,让词语意思准确化;语境用词,让词语意思实用化。  [关键词]动态 语文课堂 词语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7-074  “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
[摘 要]品读与模仿是语言文字运用的一种形式,而改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语言文字运用。同时,语言发展伴随着思维的发展,思维的发展也促进语言的发展。在教学《牧童和狼》这则寓言故事时,可以先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理解情节由“二变三”的表达作用,最后引导学生补充情节,让学生获得语言、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言思维 认知冲突 情节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 语文教学中只追求朗读的数量,这样的朗读教学没有太多的训练价值。朗读不是机械运动,朗读不是调节手段,朗读不是课堂表演。教师要高度关注朗读教学,教给学生朗读技巧,让学生通过朗读获得认知。  [关键词]朗读教学 朗读技巧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1-079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观潮》一文描写丰富,非常适合进行朗读
[摘 要]目前,对红色经典课文的教学陷入僵化的说教或是简单的贴标签的“泥潭”中。教学《金色的鱼钩》一文,教师巧妙抓住单元主题、言语形式,并利用多媒体进行拓展,使课堂拓展有理有据、有情有味、有声有色。这样,让学生走进英雄,在红色经典中既获得精神的感染和情感的陶冶,也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战争类文本;红色经典;拓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摘 要]对介绍旅游的口语交际课题,教师可结合一个具体的景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现场资源,调动课堂气氛。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推荐景点、尝试介绍、灵活介绍、温馨提示。  [关键词]旅游 口语交际 基于生活 训练表达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4-074  在2014年全国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中,我执教《介绍一个地方—
[摘 要]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新教材新增了三篇课文。这三篇文章都以崭新的视角、独特的构思、充满童趣与诗意的形象进入教材,给人予耳目一新之感。它们各具特点,或风趣,或现代,或诗意。面对新增课文,教师要深入解读,不断体会,逐步领会编写者的深意,这样才能设计出富有新意、契合学情的教学预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增课文 风趣 现代 诗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比喻句学习能够激发学生联想的能力,将有相同点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这其实就是将课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教学实践中,比喻句的形象美能够唤醒学生美的发现,比喻句的艺术美能够丰盈学生的内心,比喻句的创造美能够提升学生的語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课堂;比喻句;形象美;艺术美;创造美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6-0
[摘 要]在把握儿童诗独有艺术特质的基础上,充分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依据小语新课标的要求, 以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大海睡了》为例,从表达、朗读、写作方面实施低段年级儿童诗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预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诗;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2-0073-02  诗,是语言的艺术。儿童诗,是诗歌的艺术
[摘 要]助读系统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帮助学生学、教师教,致力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和提升而设计的一系列材料。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推出的统编语文教材,助读系统除了对语文学科的学习要求、重点和方法的提示,对某些疑难问题的诠释,对相关资料的引述、知识的拓展等起导学功能之外,在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和以往的教材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很好地助进了学生的口语交际习惯、课外阅读习惯、汉字书写
[摘 要]写作教学进行时强调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它以教为轴心,时时观照儿童的写作思维。“写作”“教学”“兒童”是写作教学进行时的三大关键词。“为儿童写作而教”是写作教学进行时主张的前提与基础,“教学存在”是它教学主张的核心与支撑,“改写一体”是它教学主张的特质与亮点,“变化中合”是它教学主张的要义与信念,“教学与童年并轨”是它教学主张的期盼与旨归。写作教学进行时将寫作的思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