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修改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wo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写文章只该顺其自然,不要在一字一語的小节上太多留意,只要通体看来没有错,即使带着些小毛病也没关系。如果留意了那些小节,医治了那些小毛病,那就像个规矩人似的,四平八稳,无可非议,然而也只成个规矩人,缺乏活力,少有生气。文章的活力和生气全仗信笔挥洒,没有拘忌,才能表现出来。你下笔,多所拘忌,就把这些东西赶得一干二净了。
  这个话当然有道理,可是不能一概而论。至少学习写作的人不该把这个话作为根据,因而纵容自己,下笔任它马马虎虎。
  写文章就是说话,也就是想心思。思想、语言、文字,三样其实是一样。若说写文章不妨马虎,那就等于说想心思不妨马虎。想心思怎么马虎得?养成了习惯,随时随地都马虎地想,非但自己吃亏,甚至影响到社会,把种种事情弄糟。
  “修辞立其诚”,目的不在乎写成什么好文章,却在乎绝不马虎地想。想得认真,是一层;运用相当的语言文字,把那想得认真的心思表达出来,又是一层。两层功夫合起来,就叫作“修辞立其诚”。
  学习写作的人应该记住,学习写作不单是在空白的稿纸上涂上一些字句,重要的还在乎学习思想。那些把小节小毛病看得无关紧要的人大概写文章已经有了把握,也就是说,想心思已经有了训练,偶尔疏忽一点,也不至于出什么大错。学习写作的人可不能与他们相比。正在学习思想,怎么能稍有疏忽?把那思想表达出来,正靠着一个字都不乱用,一句话都不乱说,怎么能不留意一字一语的小节?一字一语的错误就表示你的思想没有想好,或者虽然想好了,可是偷懒,没有找着那相当的语言文字:这样说来,其实也不能称为“小节”。毛病也一样,毛病就是毛病,语言文字上的毛病就是思想上的毛病,无所谓“小毛病”。
  修改文章不是什么雕虫小技,其实就是修改思想,要它想得更正确,更完美。想对了,写对了,才可以一字不易。光是一个字不易,那不值得夸耀。
  翻开手头一本杂志,看见这样的话:“上海的住旅馆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廉价的房间更难找到,高贵的比较容易,我们不敢问津的。”什么叫作“上海的住旅馆”?就字面看,表明住旅馆这件事属于上海。可是上海是一处地方,绝不会有住旅馆的事,住旅馆的原来是人。从此可见这个话不是想错就是写错。如果这样想:“在上海,住旅馆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那就想对了。把想对的照样写下来:“在上海,住旅馆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那就写对了。不要说加上个“在”字去掉个“的”字没有多大关系,只凭一个字的增减,就把错的改成对的了。
  推广开来,几句几行甚至整篇的修改也无非要把错的改成对的,或者把差一些的改得更正确,更完美。这样的修改,除了不相信“修辞立其诚”的人,谁还肯放过?
  思想不能空无依傍,思想依傍语言。思想是脑子里在说话——说那不出声的话,如果说出来,就是语言,如果写出来,就是文字。朦胧的思想是零零碎碎不成片段的语言,清明的思想是有条有理组织完密的语言。常有人说,心中有个很好的思想,只是说不出来,写不出来。又有人说,起初觉得那思想很好,待说了出来,写了出来,却变了样儿,完全不是那回事儿了。
  其实他们所谓很好的思想还只是朦胧的思想,就语言方面说,还只是零零碎碎不成片段的语言,怎么说得出来,写得出来?勉强说了写了,又怎么能使自己满意?那些说出来写出来有条有理组织完密的文章,原来在脑子里已经是有条有理组织完密的语言——也就是清明的思想了。说他说得好写得好,不如说他想得好尤其贴切。
  因为思想依傍语言,一个人的语言习惯不能不求其好。坏的语言习惯会牵累了思想,同时牵累了说出来的语言,写出来的文字。
  举个最浅显的例子。有些人把“的时候”用在一切提前的场合,如谈到物价,就说“物价的时候,目前恐怕难以平抑”,谈到马歇尔,就说“马歇尔的时候,他未必真个能成功吧”。试问这成什么思想,什么语言,什么文字?那毛病就在于沾染了坏的语言习惯,滥用了“的时候”三字。
  语言习惯好,思想就有了好的依傍,好到极点,写出来的文字就可以一字不易。我们普通人难免有些坏的语言习惯,只是不自觉察,在文章中带了出来。修改的时候加一番检查,如有发现就可以改掉。这又是主张修改的一个理由。
其他文献
讲清朝奏折的历史,要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和康熙的故事讲起。曹寅和康熙是一起长大的发小。曹寅的母亲孙氏还是康熙的保姆(古代宫廷中管抚养子女的女妾),康熙小时候得过天花,生病期间得到孙氏的悉心照料。若不是隔着主子、家奴这层身份,康熙和曹寅也许会是最好的兄弟。   包衣奴才的命运如何全看主子。康熙二十三年,勤勤恳恳的曹玺在江宁织造任上病逝了。那年冬天,康熙东巡抵达江宁,派贴身侍卫纳兰性德到曹家致祭,命曹
高考已经结束,翻开厚厚大本子挑专业的日子还远吗?  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激起不少“下水道”专业同学“一毕业就失业”的萧索情绪。如果有选择的话,谁不想成为那个被企业高薪哄抢的校生赢家呢?  大家一定看过学长学姐们亲身示范的各种版本“千万别报XX专业”,但你见过“人工智能版”的么?各行各业都在热烈追捧的人工智能,非常值得了解一下。AI专业是如何成为“爆款”的?  其实早在2004年,北大就开始设立“智能
1  崔健身披开襟大褂,裤脚一高一低,背着一把吉他,直愣愣登上舞台。台下观众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音乐响起,他扯开嗓子,轰出歌词:  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  台下一阵静默,所有观众都傻掉了。因为从没有人这么唱歌,也没有人听过这样的歌。这首歌叫《一无所有》,第一次唱出了“我”这个概念。此前,中国歌曲没有“我”,最多有个“我爱北京天安门”。  官方代表愤然离席,朝演唱
日本人总是沉溺于没有喜感的事物。他们有成箩筐的悲情道具:樱花、瀑布、春雪。现在,我又发现了萤火虫。  读《细雪》,情节框架破旧得很,就是没落关西世家,四个姐妹的嫁娶离合。若干年前,看得我昏昏不已。为一场相亲写上几十张纸,再为一次水灾絮叨个几十页。八婆得要死,原来一场人工婚姻,其程序复杂过大国和谈。雪子一到月经期就会有激素性色斑,相亲得小心翼翼避开那几天,还要涂厚厚的蜜粉,一不小心忘了加胭脂,就被对
儿时总是很喜欢去妈妈办公室,因为翻检她的抽屉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一进门就直奔主题,一层一层仔细翻检。妈妈偶尔试图拦阻,但更多时为避免我猴上身去影响工作,只好舍卒保车。而掠者如我,只觉常翻常新,永远都有彩头:没用过几次的三色圆珠笔!同事送她的旅游纪念钥匙扣!一个和小学生作业簿气质完全不同的牛皮纸笔记本,上面还写着“工作手册”!……最不济,也至少能找到几颗快融的大白兔。最幸运的一次,是找到一支英雄牌钢
作为曾经挑专业挑学校挑得眼花缭乱的研究生,想想自己的亲身经历,也眼见过身边同学各种掉坑里:有的在理想的大学如鱼得水,有的因为选错了专业而苦苦改行。  一所华东“211”和西北“985”该如何选择?一所“211”高校的王牌专业和“985”高校的一般专业又该如何选择?  作为曾经挑专业挑学校挑得眼花缭乱的研究生,想想自己的亲身经历,也眼见过身边同学各种掉坑里:有的在理想的大学如鱼得水,有的因为选错了专
家里有亲戚从中国来旅游,纽约这站我作地陪。这个活儿原本不难,在过去的18年里,我已经不只一次扮演过这个角色,接待过好几位亲戚、朋友,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不管是来开会的,来旅游的,来培训的,来考察的,到了纽约,左不过都是按图索骥,大都会博物馆、联合国、自由女神像、华尔街这些举世闻名的景点匆匆走上一圈,咔嚓咔嚓拍些照片,再到唐人街的中餐馆吃一顿似是而非的中国饭,大家就都心满意足,而我也算得上仁至义
探望我的高三英语老师的打算, 已经搁置很久了。  这位老师姓刘, 又被称为s u p e r m a n。他只是任课老师。印象中, 他总是站在讲台前,憨憨地一边摸着肚子, 一边讲课。嗓音洪亮,不疾不徐,总是可以让气氛马上轻松愉悦起来。发现我们不像样的地方,他总是佯装叹一口气,随即三言两语,点到为止。他教英语很有一套,抽丝剥茧, 各个击破, 即便英语基础不好, 掌握他的方法,提升立竿见影。  高中毕
你来迟了整整十年,   但你還是让我高兴。   坐得离我近一些吧,   睁开你快活的眼睛:   瞧,这蓝色的笔记本——   上面的诗是我童年的冲动。   对不起,我曾悲哀地生活,   很少因为太阳而欢欣。   对不起,对不起,为了你,   我遇到了太多的人。
民间有一句歇后语,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会好奇,风箱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为啥会两头受气呢?  风箱由木箱、风匣杆、手柄、风板、风匣嘴、进风口、出风口、燕尾翅等部件组成。家用的风箱比较小,外形为长方体,一般为上好的木材制作,轻便、耐磨、结实。至于说老鼠钻到风箱里,跑到哪头都会被风吹,那不是受气么!  农村的男孩子,从小到大基本上不用进灶房学做饭。但是,不外出干活的话,一定要坐在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