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奏折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lt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讲清朝奏折的历史,要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和康熙的故事讲起。曹寅和康熙是一起长大的发小。曹寅的母亲孙氏还是康熙的保姆(古代宫廷中管抚养子女的女妾),康熙小时候得过天花,生病期间得到孙氏的悉心照料。若不是隔着主子、家奴这层身份,康熙和曹寅也许会是最好的兄弟。
   包衣奴才的命运如何全看主子。康熙二十三年,勤勤恳恳的曹玺在江宁织造任上病逝了。那年冬天,康熙东巡抵达江宁,派贴身侍卫纳兰性德到曹家致祭,命曹寅协理江宁织造事务。没过几年,康熙便先后任命曹寅出任苏州织造、江宁织造,后来把苏州织造的空缺给了曹寅的内兄李煦。织造这个官职可是个肥缺,江宁织造尤甚,据说地位仅次于两江总督。它表面上为宫中督造丝织物品,实际是皇帝安插在江南的“眼睛”,帮位居北方的天子盯紧江南的动向。
   那会儿臣子向皇帝上书有两个途径,一是“题本”,二是“奏本”。为了能和曹寅、李煦秘密通信,康熙准许二人用“折子”奏事,跳过题本、奏本的烦琐程序,直接交付宫中内奏事处,由康熙本人亲自拆阅。这折子,就是最早的奏折。
   在秘密奏折中,曹寅和李煦经常向康熙汇报江南地区的雨水、米价、官吏情况。对于一般的消息,康熙会回“知道了”。康熙有时也会向二人打听情况。复立废太子胤礽时,康熙想要知道外界对此的反应,知会二人搜集评价在折子中上奏。在朱批中,康熙还再三嘱咐二人注意保密。
   “此话断不可叫人知道,若有人知,尔皆招祸矣。”“凡奏折不可令人写,但有风声,关系匪浅。小心、小心、小心、小心。”
   ——康熙朱批
   康熙五十一年,曹寅感染风寒转为疟疾,李煦向康熙上奏病情,康熙回复说奏得好,连夜派人星夜赶去送药,朱批中详细介绍了药物使用方法,末了附上四个叹号:“万嘱!万嘱!万嘱!万嘱!”
   康熙年間,奏折仍是非正式的文书,特许曹寅、李煦上折后,有部分官员也得到了上奏的资格,这其中就包括杭州织造孙文成。看孙文成的折子列表,感觉像一个人不停地在皇帝耳边叫嚷:“皇上你好吗?皇上你好吗?”他平时就报报天气和物价,每次上奏都会附张请安的折子,上折的频率大概一个月一次,当然没有像聒噪的夏蝉那么夸张。
   孙文成在任时康熙逝世,而在这之后不久,他曾递予康熙皇帝的秘密奏折将实现制度性改变。雍正即位后很快将奏折立为正式上奏文书,并极大扩充了奏折上奏许可范围,加强了保密制度。雍正会发给官员们专门递送奏折的折匣,匣上有锁,官员和宫中各有钥匙一只,无匣封的奏折不予接收。官员如果未经许可查阅、留存奏折,将被判罪。
   雍正是个勤政的皇帝,每天批奏折平均要批复八千字,每年只有在自己生辰这天会休息一天。据考证,雍正现存奏折有朱批汉文奏折35000余件,满文奏折7000余件,远远多于康熙几千件的量级。此时的奏折已固定分为四类,奏事折、请安折、谢恩折、贺折。
  雍正每天都要面对大量请安谢恩的折子,他的批复视情况而定,一般会简单地回“朕安”,心情好或者遇到亲信臣子的请安折,则会多回复几句。
   这些折子看似无用,实则用在别处。奏事折中经常会提及当地雨水气候收成情况和地方近闻,这是制度化要求。雨水气候收成可帮助皇帝了解各地情况,提早准备调配救济物资,地方近闻能帮助皇帝了解民情。请安折、谢恩折虽然看上去没有提供有效信息,但实际上它们不仅拉近了皇帝与臣子的关系,还加强了前者对后者的控制。在这样你来我往的过程中,奏折和奏折上的文字所支撑的是一个庞大帝国的信息传递体系。
其他文献
如今的中国人,比任何时代都更看重孩子和教育。  家长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赢在胎教、赢在择校、赢在才艺、赢在外语。中国的孩子很忙。他们忙着学习、上各种兴趣班,也忙着从心智上、行为上向成人社会靠拢。钢琴已经成为中国孩子兴趣班的基本课程。  他们是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说的“早熟的果实”,而卢梭1762年在《爱弥儿:论教育》中写就的这段话,在今天看来也相当贴切: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在年轻男性,尤其是20岁左右的小伙子中,意外和危险行为导致的死亡事件比在其他人群中多得多——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顺带一提,保险公司们也深谙这一点。另外,不论生活环境或生活方式如何,男性都更容易比女性死得早,也更容易在早年间得心脏病或某些类型的癌症。  这显然是有进化方面的原因的,而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为什么自然选择把男人弄成了这样?  事实上,在很多物种中,雄性都有着更短的生命周期和
喜欢《雨果》中火车站的世界。那里有一个完整的社会,也有私人空间——钟楼内部的栖息处。有奇观——钟楼本身,那个大钟。还有眺望另一个世界的窗口。窗外的世界,俯瞰下的巴黎,等于我们的星空。相对于小男孩雨果的车站世界,还有一个外部世界,那是小女孩的家。被人遗忘的老导演,则身居两个世界。世界在各个意义上都是双重的。梅里爱用如今看来那么简陋的技术,创造出一个电影世界。人在不同的世界之间游移,这便是生活的意义。
“我觉得那些网络游戏,手机游戏什么的就是害人。你再玩游戏你就废了。”  “爸,我喜欢玩游戏,但我没耽误学习,我成绩不也挺好的吗?”  路上看到一个父亲在训斥自己的孩子,好像,在不少人眼里游戏都被妖魔化了。  确实,好玩的游戏,很容易让人沉迷,也有很多不知节制的同学因此而虚度了时光,可是,因此游戏就十恶不赦了吗?  看过很多教育家发表的言论,甚至有觉得游戏在国内是畸形生长。  可是,在我大学毕业前,
如果可以列出上学时候“十大令人恐惧的事情”,那么“发现班主任在窗外看着你”绝对可以位于前三。甚至毕业多年后,回想起那些被班主任在窗外的凝視支配的恐惧,双手还忍不住微微颤抖。  在这恐惧之下,冷静的我竟然开始在思考一个哲学问题:发现班主任正站在窗外看我,这个时候我要不要看回去?  好在我是读心理学的,我的心理学知识立马就派上了用场。  眼神交流在动物和人类中都很常见,不同的是动物在相视一眼后可能会打
“以貌取人”是很多人都讨厌的事情,但有時候又避免不了。毕竟,第一印象是很关键的。   没想到孔子老先生当年对于自己的学生也以貌取人过。   宰予昼寝。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这段话出自《论语·公冶长》。   孔子有许许多多的弟子,其中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
1  我有龅牙。  两颗门牙微微突起,抵在唇下,却又不肯联合起来,而是各自为政,留了一条极宽的缝隙,足以卡住一颗瓜子。那时并没有“十美九龅”的说法,我龅起的牙齿便如一枚含在唇下的惊雷,爆裂无声。  “龅牙妹”,他们这样叫我,而我低头快步走过,以眼泪作为回应。  自然也是整过牙的。青春期时,父母耐不过我的纠缠,将我带去了牙医诊所。牙医是一位粗壮的中年妇女,简单地诊断之后,便让我仰面躺在仪器台上,为我
当疾疫盛行,每个人都被迫卷入其中。有些人正被病痛折磨,有些人遭遇亲友离世,即便是未感染的普通人,生活方式也被打乱了。  这一桩桩非常时期的小事,在告诉我们:灾难中固然有丑恶,但更多的是朴素而真切的世道人心。@一击必杀女刺客:  中午出门扔垃圾,发现门口有个盒子,拿进来一看是邻居放的。一大盒草莓,还写了张字条。因为疫情,学校幼儿园都放假,她家两个孩子这月一直都在家,好像也没回老家什么的。其实平时很少
女儿的娃娃脏了。那是我从日本买回来的娃娃,黑头发,黑眼珠,穿着一身和服。“头发很脏,我要帮她洗头!”女儿说。“你会洗吗?”我问她。“我不会。”“我帮你。”我把娃娃拿过来看看,“洗头难免会弄湿衣服,把衣服脱下来,一起洗吧!”  和服的结构很特殊,两根细腰带在袖子里面穿来穿去,我研究了半天才脱下。“她怎么没穿内裤!”女儿说。“日本女孩穿和服,里面是不穿内裤的。”我说。“爸爸怎么知道?”我怔了一下,说:
中国古人对文字有异乎寻常的热爱,喜欢在屋檐下挂上匾额,给大门和柱子贴上楹联,在院子里树立碑碣。直接在墙上题字写诗的传统更是源远流长,例如唐朝的新科进士有一项特权,可以登长安大雁塔并在内壁亲笔题诗,谓之“雁塔题名”。南宋时期,有人一时无聊,在绍兴沈家小园的白粉墙上抄了一首陆游的《钗头凤》词,被后世渲染出一段凄婉的爱情故事。  各地的名山风景区经常把题字或大段诗文刻在石壁上,称作“摩崖石刻”,著名者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