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君子乎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i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育教学中,作为教师,常会有因学生的表现不如意而生气的时候,既影响师生情感交流,又影响教学效果。作为教师,不妨冷静地分析原因,转变教育理念,通过改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说不定会豁然开朗。
  关键词:教学;恼怒;修养
  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说自己做了好事,有了正确的主张,明明是对他人、对社会有益,可是大家都不理解、不赞成、不支持、不褒扬,有时还会招致些误会、曲解甚至诽谤、攻击。在这种情况下,我不生气、不抱怨、不恼怒、不颓废、不放弃,继续行善积德,探求真理,丝毫不在意自身的毁誉。这样的修养、德行,当然符合君子的品行。我在教学中常结合自身的体验把它理解为:别人(学生)不知道而不生气、不抱怨、不放弃,这不是品格很高尚吗?因为在很多教学活动中,常常是教师循循诱导而学生无动于衷,教师悉心教导而学生开小差,教师反复训练而学生不得掌握,作为教师常常产生怒、怨、恼、厌的情绪,所以我以为是自己的修为不够,不能做到“不愠”。在教学中,我尝试以自己的理解来把孔子的这句话作为勉励自己的信条。实践下来,觉得在行为上能制“愠”,但那种自然产生的不悦情绪却还是时常冒出来。我一度郁闷,找不到有效的办法。
  我曾经想,是不是因为对学生的爱心不够,才会这样?抑或是因为自己的功利意识太强使然?只追求结果而忽略了其他?我又常常否定,有时确实是本能般地生气,而在这种情绪中,讽刺挖苦或者责罚学生便在所难免。
  如今,我不站讲台好几年了,因“学生不知而愠”的体验渐远了,但辅导儿子(三年级)学习,因其“不知而愠”的时候倒是越来越多起来。我为儿子学习的事大发雷霆已多次了,倒不是因为他错了多少题,而是辅导过程中表现出的浑、蒙、呆,让我无法遏制怒火。
  今天,儿子做一道关于“年、月、日”的数学题时遇到了困难,问题是:2008年2月是多少天?
  我直接问,儿子一答300天,再答30天,三答28天。
  我引导其回顾当天所学,慢慢梳理关于“年、月、日”的基本知识点,问:“闰年2月多少天?”答:“29天。”
  问:“2008年是平年还是闰年?”答:“2008年是闰年。”
  “那么,2008年的2月有多少天?”答:“28天。”
  晕!再来。
  “平年2月多少天?”答:“28天。”
  “闰年2月多少天?”答:“29天。”
  “2008年是平年还是闰年?”答:“2008年是闰年。”
  “那么,2008年的2月有多少天?”答:“28天。”
  再问,答:“30天。”又问,答:“300天。”
  我按逻辑推理三段式引导,再来一遍,还是这样。接下来的情形不难想象——
  怒火起,耳光响,儿子哭,妻子怨。
  我火了,因为不够爱儿子吗?不,我常常在他熟睡时忍不住亲他的小脸,摸他的屁股呢。是功利心吗?不,我辅导他时没有想到要他考到多少分。那为什么“愠”?只因他在我循循诱导之下还“不知”!
  每每事过之后,自己也会有挫败感,为什么“人不知而愠”,我非君子乎?
  我试图弄明白,为什么我会在教不会儿子时“愠”?我以为基本知识点梳理了,继而按三段式推理,闰年2月29天,2008年是闰年,所以,2008年的2月是29天。再简单不过,何以乱答一通?我太费解。
  冷静下来,我问儿子:“何以乱答。”他说:“不会。”
  如此说来,是方法有问题了?
  要说方法问题,是不是在反复启发不会时,直接講给他,而我在这些时候偏不,就是要他按自以为颇有逻辑的推理思考。如果直接告诉他,他也会了,我也不至于生气。或者,那段三段式推理,做个调整如何?
  这样如何,再不会的话,把它写到纸上,让儿子看着推理,如何?以手指这几个句子暗示如何?
  或许,以后,在我所说的这种教学中“人不知”的情况发生时,要不要冷静地想想,“人”为何不知。用什么办法使之“知”,这样会不会“不愠”?
  (作者单位 陕西省旬阳县师训教研中心)
其他文献
猪虱病是由于体表被毛内寄生有猪肝虱而发生一种体外寄生虫病,在饲养管理较差的猪场,任何猪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寄生感染。尽管该病不会导致机体死亡,但会明显影响机体的生长发
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本节内容,强调这节课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虽然本节中只是介绍伽利略是如何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没
为提高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监察管理工作效率,本文运用网络平台,结合ASP技术开发了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监察管理系统。本系统采用B/S模式开发完成,可以在局域网内,用电脑实时对
本文结合某矿一四采区煤层瓦斯赋存情况,选用增透方法中顶板水力压裂法达到瓦斯抽采效果。重点阐述了水力压裂方案的技术原理与现场施工工艺的内容,并对此项技术进行分析和论证
摘 要:面对体育课改和中考体育,作为教学一线的体育老师,有时会感到很茫然,也看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论文,对中考体育的利与弊进行了思考。中考体育只是短时间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只有兴趣才能长久,才能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很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考体育;兴趣;终身体育  当前,面对中考体育考试的压力,学校对体育的突击训练也紧锣密鼓起来。于是,在临考前校园里便出现如火如荼的场面:早上课间操改成了耐力跑、变
阅读、写作两大模块内容是当今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因为阅读和写作教学是否能够有效,直接关乎小学生能否形成较好的语文学习基础,所以受到了教师极大的关注,也给小
摘 要:体质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就小学生体质教育的幾个问题浅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学生;体质;教育  一、正确理解体质概念  体质,是人体健康水平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不同的个人,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抵抗疾病的能力也不相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时期,体质也出现最佳状态、一般状态、功能障碍和出现病变等各种不同的情况。  我国在五十年代引入西方竞技体育思想和方法后,竞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