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el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rn大家上午好!rn今天我以三个身份来参加“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及“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基础课程”发布会.我的三个身份:一个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老师,一个是中国儿童中心的兼职研究人员,还有一个是曾经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的副会长.今天,我要谈三个问题.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教育政策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探索阶段与完善阶段,家庭教育政策的总体目标逐渐明确,更加注重普惠性,政策内容不断扩展与深化.目前,家庭教育政策迫切需要回应的现实问题,包括家庭教育发展不平衡、品德教育重视度不够、家庭教育工作机制有待健全、家庭教育研究滞后等.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整体布局、法制建设、核心内容和工作机制四方面对未来家庭教育政策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这份文件旨在传达美育在承担提升中小学生审美能力责任的同时,还具备培育情操、浸润心灵,以及培养创造力的功能.在这里,“心灵教育”可以理解为一种美好人格的培育.因此,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勇担塑造学生美好人格、理想人格的重任.
期刊
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基于以上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音乐学科应如何有效落地实施、彰显学科育人价值,成为近年来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因此,笔者所在地区以国家政策为方针,以国家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针对常态课堂中“四缺”现象,探索新常态课堂教学新路径,努力实践音乐学科育人价值从学科本
期刊
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家庭教育促进法》既满足了我国家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迫切需求,也为国家公权力介入家庭教育提供法律依据,并从法律上第一次对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家庭教育促进法》划分了家庭、国家、社会在家庭教育各个方面的责任或职责,明确了各方的行为边界:家庭是家庭教育的实施主体,国家依法促进家庭教育工作,社会各方协同家庭教育的实施.同时作为促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在内容上表现出倡导性条款和规范性条款并存的鲜明特点.《家庭教育促进法》也有诸
学校、家庭、社区(会)协同教育组织的建立和运行是推进协同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本研究围绕协同教育组织的立场、角色和功能三个核心维度,对北京、台湾和香港的学校、家庭、社区(会)协同教育组织在三个维度上的表现和支持制度进行比较,从而为北京相关政策机构制定支持制度等政策路径提供参考保障.研究发现它们在三个维度上的表现各有优势,但是香港的整体优势最为突出.因此,本研究建议北京的协同教育发展需在主观共识、发挥科研引领的作用和建立法律法规的具体路径上有所作为.
笔者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临床心理学博士,从1997年开始在医院精神科工作,自2009年在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后到今年7月,在北大工作了12年,现在创立了“大儒心理”,主要进行青少年心理咨询、学术研究和专业发展的工作,一直关注着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之所以介绍个人背景,笔者是为了更好地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阐释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
期刊
青春期常常被视为一个“暴风骤雨”般的重要时期,亦是一段成长的危险和机遇并存的生命历程.在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看来,这些“暴风骤雨”是一种社会和文化建构,是“对自己异质的、迅速变化的文明”所付出的昂贵代价,而在诸多代价之中就有“神经病患者的不断增多”[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在全球范围内,抑郁症是15—19岁青少年患病和残疾的第四大原因”[2],青少年精神卫生疾患得不到解决,其后果会延续到成年期,损害身心健康,并限制成年后过上充实生活的机会.
期刊
在世界范围内,抑郁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病症.对于处于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而言,抑郁风险也早已潜入象牙塔的暗影之中.2020年9月,国家卫健委提出,“高等院校要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引发了普遍关注和讨论.面对大学生日益显著的抑郁风险,不禁让人困惑:大学生抑郁是怎样发生的?家庭可以如何预防和应对大学生所面对的抑郁风险?本文试图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因素,探讨基于家庭的疗愈之道.
期刊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深入,个性化教育与特色化办学已经成为教育的必然选择.戏曲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陶冶学生的情操,振奋学生的民族精神,且便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因此,开展小学戏曲社团,能够使学生在传承与弘扬优秀戏曲文化的同时,还能受到戏曲的熏陶与浸染,进一步提升艺术修养与综合素质,从而确保学生真正热爱戏曲、热爱中国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塑造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与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期刊
佛教自东汉初期传入中国内地,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带来了佛经、佛像,并在京城洛阳建造了第一座寺院——白马寺.当时,汉明帝曾令画工图写了佛像以供养.故造像自佛教传入,就作为宣扬和信奉佛教的一种方式.我国北方少数民族自汉末就逐渐内迁,西晋八王之乱以后,少数民族的贵族乘机起兵,先后争夺和建立政权,这就是历史上的十六国时期.十六国大多是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政权,他们认为佛是胡神,故对佛教虔诚崇奉并大力提倡,借助佛教来维护统治,而佛教也需要依附于国家权力来取得存在和加以弘扬,因此北方的佛教更具有政治色彩,其规模和势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