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g86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问是教学中的一重要环节,提问方式的不同会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设计好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提问、教学、课堂教学效果、艺术性。
  
  提问乃教学中的一重要环节,提问方式的不同会收到截然不同的效果。初中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强,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好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尝试着下述的几种提问方式,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层层递进式提问
  
  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亮度可调节的台灯的亮度(或收音机音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答:与电流强度有关。)改变电流大小有哪些方法?(答:改变电压或电阻。)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答:改变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我们学过的什么仪器可调节电流的大小?(答: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答:串联。)进而提出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后,各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如何分配?自然导入新课。这样设计的问题,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列举式提问
  
  在单元或综合复习时,由学生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物理现象或原理。例如:“生活中能用光现象来解释的有哪些?”,“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这一类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搜寻记忆中的日常现象,在学生举例的相互启发下,可举出更多的例子。我处理这一类问题的方式,一般是将学生举的例子简要记在黑板上,再由学生分辨哪些例子是对的,哪些错了。然后再把对的进行分类。例如上面举例中的第一题可分成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三类来概括;第二题可按省力、费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分类。这样处理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知识应用性提问
  
  学生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成功地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他们不但会感到一种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且还能激发积极思考,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热水瓶是如何防止热传递的?”这是教师提问的一般方式,学生也能作出正确的回答。我尝试改成这样的问题:热水瓶外层玻璃破碎后为什么不保温;新型的与常规的玻璃保温杯的保温原理和保温性能进行分析与比较,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作出正确解答。如果有条件,针对课堂提出的问题,安排一些学生课后进行一些小实验、小修理、小制作,不但对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帮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实验和实践中的动手能力。
  
  四、引起争论,激发思考性提问
  
  争论可使学生的思维长时处于活跃状态,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理解特别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所无法达到的。容易引起争论的话题往往是生活中的现实与物理原理上的“矛盾”,或者平时形成的概念与严格定义的物理概念不一致。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论,对澄清学生脑海中“先入为主”的定势思维所造成的错误认识大有好处。例如“力是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龙舟赛中运动员手握浆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力是哪个力?”以及“在平地上挑着担子前进时做不做功?”等。
  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很多,但一定要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切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尽量贴近生活实际,设计好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讲究一个“精”字提问,“随意性”和口语化的“习惯性”提问乃课堂教学之大忌!
其他文献
文 摘 本文论述了在俄文图书回溯建库过程中的具体工作, 它包括了前期准备工作以及回溯工作的流程, 总结了一些实际工作的经验。  关键词 俄文图书 回溯建库 数目数据    图书馆的藏书是有多文种的出版物组成的,俄文图书是图书馆藏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图书馆和专业的科研机构都收藏有大量的俄文图书资料,但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中美等关系正常化,英语作为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语言,读者对英文资料的需求
期刊
谈起德育,我们的一些教育工作者首先想到的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道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往往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  大家都知道德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德育的核心是培养和提高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良好的心里素质是人整体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事实上,《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其中“心理品质
期刊
摘要 教学语言是教师劳动的特殊工具,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也是联系教师和学生情感的纽带。教师是靠语言把书本知识、科学信息、教师自己的思想和教学要求传递给学生的。科学、生动、风趣和优美的语言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又可以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物学 课堂教学 语言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达思想、交流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在生物课堂教学
期刊
摘 要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职业教育面临严峻的机遇与挑战,如何用积极心态应对,是职业院校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从战略设计和战术选择的角度,论证了我国职业教走出危机,迎接职业教育春天来临的对策。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职业教育 机遇 挑战 对策    2008年下半年,美国金融风暴袭卷全球,冲击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以致每个角落,职业教育必然遭受影响。我国当前面临着来自大学生和农民工的巨大就业压力,犹如两股
期刊
摘要 发生在校园的一系列案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维观念在不断变化,校园已不是一块净土,面对校园暴力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校园暴力的背后潜藏巨大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法律在校园暴力面前是不是显得苍白无力呢?本文将探究校园暴力的法律处理机制问题。  关键词 校园暴力:主要原因;行为表现处理机制    一、校园暴力的定义及行为表现    所谓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或校园周边地区的
期刊
摘 要 牛奶对于当今社会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所拥有的丰富营养能够很快的被人体吸收,而随着需求量的增大,接踵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牛奶的产量与质量,而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则少不了一套系统的养殖奶牛的饲养管理方法。  关键词 奶牛 饲养 管理 季节    一 适当运动    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和产生热量,既有助于消化,又能增强体质和抗寒、抗病能力。运动量不足会使奶牛发生难产和胎衣不下的比例大大提高,胎儿
期刊
据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记者 赵承)温家宝总理十分关注四川地震灾后重建进展情况。在国庆节和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他第八次踏上了一直牵挂的这块土地。24日,温总理第七次到北川中学。  正是上课时间,温家宝轻轻地走进高一(2)班教室,语文老师正在讲解《荷塘月色》。总理坐下与大家一起听课。当发现总理到来时,课堂上立刻热闹起来了。  孩子们送来了他们办的报纸——《北川中学羊角花文学报》。“为什么叫羊角花
期刊
教育的现代化和教育的信息化是当今教育的两大主题。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及其方案说明首次列入了“研究性学习”板块,同时,新课程标准的学科教学内容中增加了研究性课题。研究性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资源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着情境性问题的提出和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需要了解大量的信息。事实上,不
期刊
摘要:生活经验引入法、演示实验引入法、设问引疑法、类比引入法、以旧拓新法、悬念激趣法、开门见山法  关键词:电工学 课堂导入    课堂教学导入教育功能,表现在激发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情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教学最佳状态中去。好的语言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可以说,导课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动作”
期刊
摘要:乔典运作品中的南阳方言,体现了十足的盆地味儿。本文试图通过对作品中南阳方言运用现象的探析,发现作品中的南阳方言具有浓厚独特的地方色彩等现象。  关键词:乔典运作品;南阳方言;普通话;地域色彩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方言则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凝结积淀着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着某一地域的自然与人文特色,独特的风俗与民情。乔典运是一位农民作家,他几十年来扎根西峡山乡,用眼睛去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