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济学》的教学现状和问题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man110_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当中,面临很多实际的问题。作为一个体系本身内容比较丰富多彩。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内容都存在一些问题。提高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现实应用性和教学中的效果,是所有教学工作者都面临的问题。本文旨在分析该门课程的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现状,并提出改善教学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教学现状;经济学;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在中国《经济学》通常被称作《西方经济学》,又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后四个阶段。而现代经济学更是丰富多彩,增添了很多分支。从这方面看,要学好或教好《经济学》这门课程并非易事。
  一、《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国内高校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对教材使用现状。首先,从引进国外教材看,比较重视选择知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知名作者或学术成就高的作者出版的图书。其次从国内看,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学教材从成本价格看比较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学》的教学需求。
  (二)《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首先,国内的《经济学》教材通常都有比较多的微积分的使用,在教学经济学时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穷于应付微积分的问题,这样就减少了对经济学本身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让很多学生和老师都觉得经济学是一门很难的课程,也就减少了经济学这门课程的趣味性。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案例式教学应用不强。案例教学本质是互动式教学。案例分析没有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对于现实生活问题,我们可以存在多种视角,多种解决方案,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经济分析的能力和兴趣;案例教学综合性较强,对某个案例的合理分析不只是涉及到课程中某一章节的知识点,而是可能需要对几个章节的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同时,案例教学需要较多的背景知识介绍,我们不能把一些外文教材中的经济案例直接照搬到课堂,因为有些背景为我们国内学生所不了解。
  (三)《经济学》的应用现状。首先,《经济学》是财经类学科的基础理论课,学好《经济学》是学好其他课程的铺垫。而目前的经济学的教学,往往仅将经济学当作资产阶级经济思想的一部分,对于它与其他各门课程相互借肋、相互铺垫的内容忽视其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孤立,不能融会贯通,不能真正发挥西方经济学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的作用。其次,《经济学》的现实应用性。目前,《经济学》课程定位是通识教育,一般讲授内容较为基础,虽然加大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却弱化了《西方经济学》的技术性和专业性,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总体上,在《经济学》的教学中更多的是重理论,对于理论的应用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由于理论和现实应用的分离,是学生在学习经济学时也缺乏足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经济学素养的锻炼和提高。
  二、改善《经济学》教学现状的思考
  (一)经济学的教学是一门课的教学而不是某一本教材的教学。经济学体系结构丰富多彩,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对于完善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都能起到相当的作用。所谓的取其精华对每位教学工作者都能受益。
  (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需要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上课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和实际相关的经济学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辅助学生用所学的经济学原理和经济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在教学中,学生不单是消极或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教材上的内容,而是带着问题或好奇心进行思考、辨析,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主动学习和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问题或想法,使自己成为知识的主导者。例如,在价格的决定上、价格的变化的原因的分析和物价又为什么普遍的上涨、中国人的贫富差距为什么这么大,等等这些问题上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找问题的答案,然后对教师可以对相关问题进行总结。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同时可以提供一些视频内容辅助教学。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经济事件,既生动又形象,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并能够形成较深刻的印象。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既要注意知识的丰富性又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对于经济学事件的视频内容可以适当的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和提供。而课上的视频内容需要紧贴上课的内容,必须是为上课服务的。在条件具备的时候,教师可以录制讲课的视频,可以帮助学生课后复习,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形式可以多样,但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教学内容的总结,以帮助学生形成经济学的知识体系。
  (四)改变课程的考核方式。大多数院校对学生的课程考核方式以期末考试加平时成绩形成,这种考核方式有一定的作用,也有一定的弊端。主要是会忽略学生对经济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所以考核方式可以适当的调整。课程的考核可以是书面考试加能力考试相结合。能力考试主要是让学生自主的分析一些经济现象,给经济现象一个合理的解释。
  参考文献:
  [1]张本飞.《西方经济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
  [2]王景利.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分析[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3.4.
  作者简介:朱则敏(1975-),男,江西九江人,从事国民经济学、中国金融方向的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战略作为将军的艺术,其在制定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预判。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或与预判相同,或与预判相左,因此必须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对战略的执行情况进行战略审计。在战略审计中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方案的调整有利于保证战略的贯彻。本文就是以老牌国有企业上海彭浦机器厂有限公司为例,阐述战略审计和风险控制的关系及实施模式。  关键词:战略管理;战略审计;风险控制;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F239
摘要:现代人自以为逃离了报刊杂志广告版面、远离了电视电台广告音,就可以脱离广告的“烦扰”,殊不知回家打开PC或是随时开启微信,扑面而来的仍是形形色色的广告营销推广,微信和微博俨然成为企业或个人营销推广的新平台,可见控制成本和效率的创新产品——数字营销在未来广告推广中已占据一席之地。  关键词:数字营销、室内装饰、电商  中图分类号:TU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
摘要:虚假的财务信息,不真实的股票价值,不仅损害了广大股东的利益,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也蒙上了一层阴影,妨碍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信心。本文将以中国风电行业曾经的“带头大哥”华锐风电为例,分析财务造假的原因,着重分析了内控制度的不完善、保荐机构的功能缺位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加强内控和中介监督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华锐风电;财务造假;内控制度;金融中介机构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
摘要:安徽长江产权交易所受托对外公开挂牌转让黄山市汽车运输总公司4372万元的国有净资产,通过充分披露信息,广泛招商,以电子竞价方式决定最终受让方和受让价格,最终由江西长运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以高价9022万元竞得,超过起始价4650万元,增值率达106%。  关键词:企业转让;策划;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2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02
摘要:会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繁荣而得到不断的完善。会计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和境况的总和定义为会计环境,会计环境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引入哲学知识,即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我们可以得出会计存在即会计环境决定会计意识(会计理论和实务),会计意识对会计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本文主要从会计存在与会计意识的内涵入手,进一步辩证两者之间的关系两方面进行阐述。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尽管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农业靠天吃饭的本质并未改变,而且在偏远地区,资金依旧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针对低收入农户开展小额贷款工作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如何开展这一工作,又如何保证这一工作合理有序的进行,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需要科学考量和组织的。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城市融资平台为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城市融资存在一些问题:城市投资平台公司的作用认识误区、政府对城市建设资金的管理不到位、法律法规过时、其他投资来源很少等。创新城市融资平台势在必行,笔者主要从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经营性融资平台、拓宽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投资领域的融资渠道、加强资金管理几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城市;融资平台;政府;资本  中图分类号:F299.23 文
摘要:通过对黑龙江经济现状的分析,认为黑龙江省仍是粗放型经济经济增长方式,分析导致黑龙江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型的原因,并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出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一、黑龙江经济的现状  总体来看,1978-2005黑龙江省年均增长率为8.2%,其中“
摘要: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成为衡量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智慧楼宇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已是当今建筑业发展主流趋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以苏州商业物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服务质量(SERVQUAL)理论的智慧楼宇物业服务质量测评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物业服务人员的专业化程度、楼宇设施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及综合环境情况对业主(或使用人)感知智慧楼宇物业服务质量的优劣有显著影
摘要:总结和反思金融危机的诱发根源,是为了探寻人类能够避免“经济劫难”的对策良方,但专家学者们显然不乏从制度缺失的层面来反思这场危机,而往往忽视在市场和政府双失灵下诊治金融危机的“伦理偏方”。金融危机背后所隐藏的“经济人”偏执、“自由”的扭曲与滥用、信用的漠视与践踏、工具理性的无限度扩张等,反映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金融与道德的冲突无可避免。  关键词:金融危机;次贷危机;金融从业人员;道德  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