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经济发展因素分析与思考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bydick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史为鉴,可以明志”,回顾历史,可以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通过收集和整理云南经济发展的相关史料,对影响云南经济发展的因素和在发展历程中呈现的特点进行梳理,并加以归纳分析,最后总结出云南经济发展的特点,希望能给未来云南经济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云南;经济发展;特点;展望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1-0067-02
  一、引言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漫漫历史长河中,整个社会发展与地区的进步相互影响,相互交错。云南虽位于中国的边疆地区,但其周边地区又不断接受中原内地的文化,因此,其经济发展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但是由于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民族的存在,使得云南的经济发展又与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略显不同。
  二、云南经济发展的特点
  (一)泽于自然而受制于自然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北回归线横贯云南南部。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相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部与老挝、越南毗连,这样有利于云南与内地和周边各个国家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但是由于远古时期海陆变迁,造就了云南高原波状起伏、高山峡谷相间、地势阶梯递降、断陷盆地错落、江河纵横、湖泊棋布的独特地形地貌。这样独特和复杂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云南各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环境。云南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动植物宝库,而且還拥有着丰富的矿物资源。人类从最初的采集和渔猎经济,到后来的种植作物、驯养动物,在享受这大地恩泽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寻找自然规律,改造自然,使得云南的农业、畜牧业的发展从无至有,从单一到兴盛。云南丰富的天然的矿物资源,如铜、金、银、锡、铅、铁、丹、雄黄、雌黄、光珠、琥珀、水晶等,为后来各个时期云南的矿冶业、手工业、商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但是这样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使得云南的农业、手工业、交通、经济等的发展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只能通过交通要道和外来移民进行推广,而在山区、边疆一些民族地区由于交通闭塞,发展更为落后,所以从整个云南经济的发展是来看,云南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是明显落后与中原内地的经济发展的。历史上,中原内地于夏时已进入青铜时代,战国初期进入早期铁器时代。而云南则在夏朝中晚期进入青铜时代,直至西汉早期结束,才开始进入铁器时代。云南至进入奴隶社会时期开始,都是处于封建农奴制度中,直至清朝,才真正地进入到封建社会阶段,由此更加可以看出云南经济发展是滞后于中原地区。
  (二)交通对经济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战国末期楚国大将庄蹻入滇开始,云南就与内地建立了直接的政治、经济交往关系,而云南交通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拉开历史序幕。汉武帝时期,曾派将军郭昌入滇征服西南夷,开辟通往缅甸和印度的商道,又派唐蒙修复扩建五尺道,改名为“西南夷道”。后又开辟了青衣道、灵关道、僰道、夜郎道、八符关道、夷道、博南山道等陆地交通线,成就了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① 为云南与中原内地、东南亚、波斯各个国家的经济交流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促进了云南的商贸业发展。而到了三国至南北朝时期,云南主要交通干道在不断进行修建和扩建后,最终形成了以牦牛道、新道、僰道—石门道、八亭道、汉阳道、夷道、牂柯道、兴古道、永昌道等几条大道为主的云南陆地交通网,使得云南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唐宋时期,由于南诏、大理的茶马贸易频繁,形成了一个内地及外域连接的交通网,即民间有名的茶马古道。后来唐宋王朝也相继修建了多条管道,使得云南的内部经济和对外贸易更加繁盛。后来的元明清时期,云南的基本交通线主要沿着以前的古道拓展,并随着矿冶业的繁荣而不断完善。交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基本上云南的主要经济区域都是沿着交通线而建的,交通干道区域的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均领先于云南的其他地区,由此可见交通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之大。
  晚清时期,随着英、法国对云南的入侵,法国投资修建了“滇越铁路”。滇越铁路的通车,一方面外来商品入侵,加速了云南自然经济解体和传统工业的凋弊,另一方面,加快了新市工商业的发展。在滇越铁路沿线,农副手工业进一步商业化,使得沿边地区的出口贸易额不断增加,经济的发展从中心地区不断向偏远辐射。抗战时期,在沿海口岸被日军封锁、海上国际线被阻的情势下,云南耗费了巨大的代价修建了滇缅公路、部分省际公路干道、叙昆铁路等,使云南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文化和军事要地,省外的资金和生产技术、人才和设备、企事业单位不断地迁入云南,使得云南的工商业得到很快的发展。
  纵观云南经济发展的整个历程可以看出,由于各交通要线的开通使得先进人才、技术、设备不断地涌入云南,促进了云南的农业、手工业、商贸业的发展,因此,交通的开拓与发展是云南经济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三)内地汉族与当地土著居民的大融合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汉武帝时期,汉族开始迁入云南,庄蹻入滇时,带了两万士兵,士兵的进入推动了滇国农业、牧业、手工业的进步。汉族移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逐渐融入当地民族。在三国两晋时期,各民族的文化相互吸收,汉族也在“夷”化。南北朝时期,爨氏在南中统一了少数民族及汉族,融合中形成了爨族,爨氏在三国时期为推行先进的经济制度起了很大的作用。南诏时期迁入云南的移民有四川的苗族和内地的汉族,这些移民与当地土著居民混合居住,并改变其原来服装和习俗。这些移民中有农民、士兵、官吏、工匠和知识分子,他们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云南落后的生产水平。如,“二牛三夫”耕种方法、农作物种类的增多、纺织刺绣技术、制盐方法等。另外,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居民因战争、经商、行医等来到云南。外来民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云南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宋朝(大理国)时期,汉人也在大量迁入云南,这一时期汉族移民与土著居民完全融合。   元朝时期随着忽必烈政权在云南的建立,迁入了蒙古、回、汉等民族。由于汉族拥有先进生产技术,政府统治者通过采取屯田、发展农桑、兴修水利等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发展经济。明代汉人以各种方式入滇并最终成为云南的主体民族。为推进经济的继续发展,明政府在云南实行了军民屯电和商屯,显著提高云南的农业生产力、加快了手工业发展,使得矿冶规模化、商业发展繁荣,云南经济在这一时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清代云南的汉族移民有士兵、内地贫苦农民和商人,一方面人口的增多促进了云南矿冶业规模的的扩大和耕地面积的增加;另一方面外地商人的进入推动云南商业的发展。
  从这些朝代云南与外来民族的融合中看出,外来民族与云南土著居民融合的规律是人口数量较多的民族融合人口数量较少的民族;主体民族融合经济发展水平较先进的民族,这样的融合成为云南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和进步的助推剂。
  (四) 外贸发展与对外开放
  云南对外开放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边境各族人民就开辟了北同成都,东至重慶,西经大理、保山、腾冲入缅甸直至印度的“蜀身毒道”,开展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乃至中亚和西方国家的交往。蜀汉时期,南中就与东南亚各周边国家保持着密切的商贸联系,常常以缯帛作为货币来与各国进行商品交换。唐朝(南诏)时期,处于南方丝绸之路沿线的云南不仅内地商业贸易活跃,而且与东南亚、波斯、大秦等都有贸易往来。清朝时,云南对外贸易的地域范围和商品交易也到拓展,与缅甸、越南、泰国、老挝等东亚国家频繁的贸易往来,使清代的对外贸易繁荣发展,又加快云南商业发展的步伐。在抗战前,云南的商品交易主要以煤油、汽油、棉纱为大宗进口转运品,而各地的土特产则通过滇越铁路出口,云南在这一时期均维持了较高的对外出口额,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政策,云南几乎处于封闭状态。
  1987年以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云南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充分发挥独特的区域、资源等优势,扩大开发,力图把云南省建设成为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历史证明,云南自古就与东南亚、南亚地区有着天然的联系,良好的区位优势,对东南亚、南亚地区的广泛的辐射功能,在加上云南现在日益完善的交通系统,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云南要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在对外经贸合作、对外文化交流以及通关便利化,深化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加强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合作。未来的云南将成为中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是外接东南亚、南亚,内连西南及东中部腹地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能源管网、物流通道和通信设施的陆上大通道。
  三、未来的展望
  从云南经济发展史的历程可以看出,云南拥有自己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科学高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是云南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交通的便利会加强对外的开放和交流,这些是云南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云南的经济发展只有依靠和遵循了这些规律,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但因历史、地理和自然条件等的原因,云南的经济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悬殊。因此,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断提高全省人民的生活水平,成为政府工作的任务之一。
  未来云南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必须结合云南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和对外贸易。另一方面必须抓住桥头堡建设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给云南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相信在政府和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云南未来的经济发展会更加的繁荣。
  参考文献:
  [1] 张兴林.明代汉人入滇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J].学术探索,2013,(2):88-92.
  [2] 周玲,唐靖,罗锋.云南地方史[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24-126.
  [3] 何耀华,林超民,段玉明.云南通史:第3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357-359.
  [4] 马曜.云南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198-201.
  [责任编辑 陈丹丹]
其他文献
摘 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讨论式教学因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良好效果,而日益受到专家和学者们的关注,并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应用于教学实践中。结合在《组织行为学》教学实践和体会,发现通过事前的充分准备与恰当选题、讨论中的进度控制、吸引学生参与及讨论后的深入讲评等技巧,可以有效地组织一次成功的讨论教学。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大学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高校毕业生连年增多就业压力逐年加大,政府、社会和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在大学阶段对学生进行逐层、分步推进式的创业教育能够筛选出有兴趣创业的学生,通过参与学校组织相关创业的有关活动,经过创业导师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帮扶从而促使学生创业成功。基于这种情况以黄河科技学院为例讲述在高校层面逐层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逐层推进  中图分类号:G64
期刊
摘 要:高校作为科学技术领域的生力军,有着雄厚的科教实力,理应担当起服务新农村的建设。而产学研结合的方式,能够全面发挥地方高校的优势,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因而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必须要结合产学研合作,推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分析新形势下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具体结合对衢州学院服务新农村建设现状分析,提出衢州学院产学研推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路径。  关
期刊
摘 要:介绍黑龙江省中俄合作办学基本情况,论述俄语基础课教学对中俄合作办学质量的重要性,查摆、分析当前俄语基础课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就解决这些问题、优化教学质量,提出“融合多国语言、融合文化导入、融合国情知识、融合专业需要,融合学习情感和融合言语实践”的“六融合”教学内容,将其运用于中俄合作办学俄语基础课教学之中,以推动俄语基础课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中俄合作办学;俄语基础课
期刊
摘 要:对服务企业而言,顾客出现在服务生产过程中,失误是难免的。面对服务失误,良好的服务补救不仅能挽回生气、抱怨的顾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顾客忠诚。基于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论视角分析跨文化经营下服务补救的重要性,并在前人服务补救过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跨文化服务补救模型,最后提出服务补救的后续研究问题和方向。  关键词:跨文化;服务补救;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农业大省河南的新型家庭农场得到了较快发展,也发挥出了比较明显的积极作用,但其发展制因还较多,要促进发展,就必须采取针对性强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新型家庭农场;制约因素;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1-0030-02  作为近几年才蓬勃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新型家庭农场将在中国未来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中国特色新型
期刊
摘 要:信息网络传播权是著作权人的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由于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和相关产业发展迅猛,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涉及到的著作权问题日渐突出,导致人民法院受理的涉及信息网络传播权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大幅度增加。通过对成龙英皇诉合一信息技术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一案进行分析,对于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深入探讨,对于如何界定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进行解释,最后对于确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归类总结。  
期刊
摘 要:以西部民族地区的青海省大通县为例,介绍近年来当地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阐述培育主体、扶持产业、创新机制、跟进服务等主要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在此基础上分析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1-0033-02  自20 世纪80 年代末期
期刊
摘 要:只有实现库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后三峡时期安稳致富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要使库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初期必须依靠大量的资本投入,大量的资本引进需要多元、高效的投融资渠道,并依靠良好的体制和环境持续吸引更多的外源资本,在对库区投融资渠道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拓展投融资渠道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后三峡时期;安稳致富;投融资渠道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 要:三农问题一直是限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为农村提供供需对路的公共产品,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甘肃少数名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化差异等诸多因素制约,其农村公共产品存在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成本高,供需结构失衡等问题。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代表性个案,就少数民族地区供给问题中的共性与个性进行深入剖析,并因地制宜,构建一套以政府供给为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