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两用植物药中重金属污染及其健康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以黄芪、党参、昆布为例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me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由“药食同源”理论发展而来的食疗、药膳、养生学等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传统中药及药食两用中药的药效成分、药理作用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但对于其安全性方面的报道相对较少.因此,为进一步评估传统中药及药食同源中药的质量安全性,该实验以传统药食两用黄芪、党参和昆布3味植物药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重金属在其不同类型中药材中的污染水平及残留情况,并对服用该类药材潜在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该研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上述3味药材中铬(Cr)、铜(Cu)、砷(As)、镉(Cd)、汞(Hg)和铅(Pb)的含量,并结合靶标危害系数法(target hazard quotients,THQ)与致癌风险值(CR,carcinogenic risk)评估了其非致癌与致癌风险等级.结果 表明: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与国内重金属限量标准下(ISO 18664-2015,GB 2762-2017),随机抽选的16批黄芪、26批党参和9批昆布重金属超标率分别为25%,77%,100%.若以原药材中重金属含量结合THQ与CR健康风险数值为评估标准时,黄芪和党参中成人和儿童的THQ总值分别为0.028 244,0.063 505和0.014 485,0.032 568,均高于标准值0.02和0.011 25;昆布药用时成人和儿童THQ总值为0.023 734和0.020 287,远高于标准值0.008 0和0.007 5,然而3味药材中As,Cd,Pb的CR均低于1×10-6,表明以上6种有害元素对暴露人群存在一定的健康危害,但不存在潜在的致癌影响.可见,传统中药材及药食两用药材中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污染问题仍然存在,需得到重视并及时建立合理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限量标准及质量控制方法.
其他文献
视频中的目标跟踪和定位是视频分析的基础。尽管有长达数十年的研究历史,在面对真实场景时,受到姿态变化、光照变化、遮挡、快速运动等因素的影响,依然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
系统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基因调控网络的研究中,这对生物、遗传、医药等领域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通过实验,科学家已经绘制了人类基因组草图,同时也获得了
随着信息数字化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数字信息的处理、存储与传播变得越来越便利和迅速。与此同时,数据的大量存储、无失真拷贝、无限量发布给信息拥有者的合法权益带来了潜在
为了探索苗族医气阻血瘀证的现代科学内涵以及苗族药抗妇炎胶囊对气阻血瘀证的干预机制,该研究在苗族医药理论指导下,构建能够表征苗族医气阻血瘀证的实验动物模型,从一般体
在一定条件下,很多高阶系统也可以简化成为二阶系统,在应用力学、电子振动、振动声学、流体力学等各应用领域中,二阶系统被广泛的应用,所以,深入研究分析二阶系统的特性具有
为应对中药制药的六大科技难题以及中药智能制造的五大技术挑战,依据中医药整体观并借鉴国际先进制药科技理念,创新提出“中药卓越制造”策略及方法,研究构建了智慧精益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