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若干思考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pei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应当根据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来改进。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抓住学生学习兴趣及求知欲等积极因素,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教学。为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围绕对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若干思考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开始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为跟随新形势的发展,高中数学的教育理念也在随之发生转变。而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的有效性,需要先从教学理念出发,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兴趣等,进而寻找最适应现阶段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本文对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概述
  教育体制的改革对于高中数学教学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高中数学教学不再片面,而是考虑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升。要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在教学中得到更好的体现。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要全面提升自身教学水平。要结合高中数学这一课程的抽象性的特点思考应当如何才能顺应学生的学习心理,使其更好地投入到数学课堂中。据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要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数学课堂中最主要的一点还在于教师与学生要形成课堂互动,以此来带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及自主学习性,并培养学生成为自主、独立、创新的学习者。
  二、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若干思考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学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如何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数学教学当中仍有待探究。适当的教学方法不仅仅讲究科学,还要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培养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真正主人,以达到让学生能够自己来获取数学知识、锻炼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目的。
  1.因时而变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教育体制在改革,教师观念同样也要因时而变。但是不管如何变,都是以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为主要出发点。故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跟随时代的进步,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体现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构建一个和谐的、互动的、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这样一个数学学习氛围中自由探讨数学问题,而教师则在一旁进行辅助。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论深或浅,教师都要认真解答。这样“大胆放手”让学生自行探讨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使课堂活跃起来,且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顺应了现代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够有效地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2.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由于高中数学教学内容较为抽象性,往往使得学生难以理解和消化。这就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考虑如何能够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数学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对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进行教学。即让数学从抽象走向具象,从理论走向生活,将数学“实践化”,才能够更易让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如运用函数、数列、不等式等数学知识去解决其他教学问题,并向学生介绍数学在社会中的应用。从构建数学建模活动入手,让学生从实际情境出發与体验,引导其发现问题,并将其归结为数学问题,尝试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进行解决,以此来加强学生对数学在实践中的应用认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性,还使得数学教学的目的得以进一步体现。
  3.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构建以观察与互动为主的数学课堂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的、思维能力及联想性较强的学科,如果单单按照数学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去进行呆板的教学,不但不能让学生学得好,反而还会让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厌倦感。学习数学往往需要一双善于观察与发现问题的眼睛,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不妨构建一个观察与互动为主的数学课堂,以此来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如在学到函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提示学生从图像、向量以及数轴的角度去观察与思考,可以前后左右之间进行讨论如何运用不同思路去解决这个函数问题,使课堂在观察与互动中进行。长期以此,能让学生在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上变得更为灵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结语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无非就是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其综合能力的发展,以学生学习的动机为出发点,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让学生更易理解;将学生引入启发性与互动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思维能力,并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萍.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初探[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60-61.
  [2]李犇.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思考[J].才智,2015(5):142.
其他文献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颁奖词]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事迹]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在中国核物理学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
摘 要:教学反思是一种良好的教学习惯,被看作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也是教师能否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好教学新理念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教育;教学反思;学习兴趣  目前,很多教师都在进行教育教学反思。但是,教学反思不应该仅指在备课中的反思,而应把反思当作生活常态。我多次听到有教师说“唉!想到今天还有两节课要上就烦,就累”。教师的工作就是上课,怎么能觉得烦、累?那是因为教师上课时学生纪律不好,不专心学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1–102–01    一、中学生歧视心理的成因    中学生歧视心理的产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原因:  1、经济条件的悬殊。中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悬殊,致使一部分优裕家庭的孩子喜欢与经济条件较好的同学合群,对那些家庭一般或还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同学不屑一顾,以钱压人、以势欺人,有的甚至出钱雇人去欺侮贫困的同学,以显示自己是高人
全世界每40秒就有一个人自杀身亡。在中国,每年有28.7万人自杀身亡,200万人自杀未遂,相当于每两分钟就有一人自杀身亡,有八人自杀未遂,150万人因家人或朋友自杀而出现长期严重的心理创伤。自杀行为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国际自杀预防协会与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成功发起预防自杀活动后,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世界预防自杀日”,旨在提高公众认识、关爱生命,共同努力减少自杀行为,今年已是第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