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獭蛤低温保活技术的初步研究

来源 :广西科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632709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确定大獭蛤(Lutmria maxima jonas)生态冰温的基础上,研究降温方法、暂养时间、温湿度控制、氧气供应等条件对大獭蛤低温保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大獭蛤的结冰点为-1.9℃,生态冰温为5.0~-1.9℃;在3.0~5.0℃温度条件下保活效果最好,保活3d后存活率为90%;维持一定的湿度和供氧是大獭蛤低温保活的重要前提条件。
其他文献
采用高压微波辐射技术,以固载杂多酸盐TiSiW12O40/TiO2为多相催化剂,通过甲醇和肉桂酸反应合成肉桂酸甲酯。实验结果表明,TiSiW12O40/TiO2是合成肉桂酸甲酯的良好催化剂,最佳反应条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兴趣,他们才会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以积极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自觉学习,刻苦钻研问题,从而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取得数学学习的进步.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设疑添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设置一些疑惑问题或趣味浓的问题,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例如,关于对称图形的问题,可先让
情境教育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直观场景或生动氛围,以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快速准确理解学习内容,促进学生的知、能、情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手段。初中歷史学科综合性、社会性、人文性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要想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创设多元化情境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创设历史教学情境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呢?  一、利用丰富多彩的“综艺
2012年7月4日,瑞士日内瓦附近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宣布发现新亚原子粒子,疑似“上帝粒子”。至此科学家们对这种赋予其他粒子以质量的神秘粒子的探寻,终于达到了顶点,他们深信
近日,笔者参加了由市教科院举办的数学试題个人命题比赛,从前期的确定选题范围、考查目标以及试题难度,到后期的命题过程,笔者努力做到试题源于教材,体现基础知识网络的交叉、渗透,尊重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通过本次命题比赛,也让笔者的思维经历了深刻的冲击,欣慰的是所命制的试题得到了专家的肯定,本文与同行分享其中一道解答题的命制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