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典散文教学探究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2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在以往提升学生语文成绩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新的教学目标,即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全面提升高中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理念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作为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散文教学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需要语文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全面规划和调整,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优化,促使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一、利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驱动力,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综观目前高中古典散文教学,由于学科本身涉及的内容晦涩难懂,学生阅读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加上教学沿袭了传统“满堂灌”的模式,导致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在学习时没有兴趣,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与文章内容相对应的教学情境,并让学生在课堂情境中扮演文章中的角色,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增强了教学趣味性,又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比如在讲解《鸿门宴》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景剧表演,以鸿门宴上各个主人公的座位安排为依据,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角色依次落座进行表演,表演的内容要尽量与文章内容相符合,对于一些细节表演教师可以适当增加趣味性内容。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影视剧中《鸿门宴》的精彩环节,让学生通过视频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实践证明,无论是教学情境的设计还是影视剧的观看,都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学习成效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二、促进意境美化,深入学习散文内容
  高中古典散文中有一些描绘风景的文章。针对此类文章的教学,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为学生刻画出作者所想表达的意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以此来增强学生的体会和感悟。在具体实施的时候,教师要在教学时有意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背诵和记忆,要求学生在此过程中在脑海中勾勒古典散文中描绘的场景,领悟文章中的意境。与此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领悟文章内涵,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一定要注重对意境的美化。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古典散文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则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散文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比如在教学《滕王阁序》时,教师应该将一部分教学重点放在意境的美化和渲染上,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笔下的大好河山,帮助学生对古典散文进行深入了解。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的美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自己一起通过对语句的翻译来勾勒这个画面,同时对意境进行渲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完成了文章的翻译任务,又感受到了文章的意境,这对学生学习成效的提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结合文章背景,拓宽散文学习范围
  了解文章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也是古典散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结合文章背景对文章进行讲解,不仅可以打破教学内容的局限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当学生了解到作者的创作目的和意图之后再去阅读文章,可以帮助他们深入了解作者情感和文章内涵。因此,在总体设计时,教师一定要将文章背景加入进去,并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合理安排各项内容的教学顺序,可以在阅读文章之前讲解,也可以在文章阅读后讲解,尽可能将文章背景教学这一环节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为了增强课堂趣味性,教师也可以考虑用多种方式讲解文章写作背景。比如苏轼的代表作《赤壁赋》,阅读文章的前半部分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作者的豪放不羁和超然世外的心态,在“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句话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但在文章的后半部分,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真正情怀,字里行间充斥着悲伤落寞的情绪。由于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有很明显的變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索作者情绪波动的原因,如果教师在阅读前就向学生讲解导致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那么就会给学生一种谜底被揭开的感觉,阅读文章的积极性必然会有所降低。但如果教师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探究,就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对这一问题充满探索欲望时讲述文章背景,学生会对此方面内容产生深刻的记忆,知道这是作者被贬谪黄州时创作的,是作者非常困难的时期。文章中出现情感的跌宕起伏,包含着作者对自己经历的感慨。通过这样的讲解,能够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同时加深了学生的文学素养,有助于语文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总而言之,古典散文教学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另一方面则可以实现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因此,在未来的时间里,语文教学工作者要从多个方面出发,整合教学资源,优化与完善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实验中学(734000)
其他文献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侧重点应当是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方面的培养,而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语文学科的相关特性,教师应当采用读写结合和核心素养的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相互的促进与提升。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语文的阅读与写作方面的教学内容及其重要,因此,教师需要在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念下,紧扣住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借助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提升學生的写作能力。   一、品读精品文章,
语文学习应该是一个充满快乐、富有情趣的过程,写作应是一种抒发情感的方式,学生应该享受写作过程,并乐于写作。但现实却是学生“谈写色变”之感,甚至连刚进入作文起步阶段的低年级学生都有“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碎铅笔头”的苦恼。尤其是麻雀小学,由于教学资源匮乏,教学设施不齐备,难免会对教学效果产生消极影响。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让学生们愿意写、喜欢写、乐于写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
“读文无批注,即偶能窥其微妙,日后终至茫然,故评注不可已也。”(清·唐彪)“评点”就是在阅读的基础上,对文本中的关键语句、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有独特体验之处进行圈点勾画,把理解、感悟笔墨追录,三言两语,画龙点睛,随手批出,记在书的空白处。  “真阅读,除了要求对文本字面的‘理解’,能抓住文本的‘要妙’‘佳妙’外,更重要的是对文本的个人化鉴赏、体验、批判,是与作者、文本的合作、互动,是读者的加工、创
研究表明腺病毒感染的宿主范围广,是稳定介导的重要工具.我们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为报告基因,观察GFP腺病毒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的感染能力,为采用腺病毒介导的目的基因转染治疗眼底病变奠定基础。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在rd小鼠视网膜变性过程中的表达。方法RT-PCR反应测定,d小鼠mt后8、10、12、14、16,18d视网膜MCP-1mRNA的表达。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俭测高
目的建立数字图像分析技术对Toric人工晶状体(Toric IOL)的轴偏离进行准确定量的方法。方法以Photoshop图像编辑软件制作检查Toric IOL轴位的标准模板:标有角度的极坐标系最小检
2011年4月21日,我们惊悉全国著名的青光眼专家、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眼科吴振中教授不幸病逝,享年91岁,十分悲痛。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撰写此文,悼念著名的眼科学家吴振中教授,纪念她一生中为我国眼科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