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中国商务发展关键词

来源 :世界机电经贸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640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历史命题,在商务领域需要通过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来不断深入改革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改革流通体制,完善市场功能,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5年11月19~20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商务发展论坛以“大流通、大市场、大商机”为主题,结合当前我国商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重点围绕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和世界的经济贸易形势分析预测、中国商务发展前景和环境建设、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等重要领域,邀请了有关部委领导、著名专家学者和著名企业的高层人士发表主题演讲,并开展研讨交流,形成了诸多创见,有以下关键词为证,这也是和谐发展的重要内涵。
  
  外贸增长方式
  
  加入WTO以后,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2004年是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数额最快的一年,这一年增长了3000亿美元。正如出席论坛的商务部高虎城副部长所言,新世纪国际贸易领域最大变化当属中国以出口大国的姿态进入世界市场,但这只是数量增长的扩张,离出口强国相距甚远。
  日益激烈的贸易摩擦的频繁发生,以及在高能耗基础上实现的高增长,已然使我们认识到切实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是当务之急,特别是在我国要素资源禀赋相对不足和全球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抬高的情况下,必须考虑如何在新的国际环境中提高和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也是中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应当首先考虑的重要议题。高虎城副部长指出,能力的强弱最终取决于我国产业的竞争能力。当前我国还处在工业化的转型时期和市场应该完善时期,政策的调整、市场的开放、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制度、品质、政策、人才、市场等要素的长期依赖。
  因此在一定时期内,依靠数量增长和加工贸易的方式提升竞争力,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对此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尽可能使这个阶段能够尽量地缩短,要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进我们的观念和行动之中。在转变出口增长方式方面,高虎城副部长认为,有两点非常重要:首先,要鼓励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需要研究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积累先进的技术创新,才可以有技术重大突破。第二,要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占主要地位的新型服务贸易,如保险、咨询、运输等。大力发展服务业是使我国经济结构的比例更加合理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创造就业机会的需要。
  出席论坛的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则对发展服务业作了细致的注脚,他指出,服务业本身发展需要有经营环境,但是服务业的发展本身也可以改善经营环境,服务业自身基本上可分成三大类:生产型、流通型和消费型。消费型服务业的改善,可以增加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但是生产型服务业和流通型服务业则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科技强贸
  
  我国要实现出口大国到出口强国的转变,科技创新担负重要角色。商务部科技发展和技术贸易司司长常晓村在论坛上表示,“十一五”期间,科技兴贸工作目标将从“兴贸”转变为“强贸”,通过加强政府政策导向,鼓励科技创新,鼓励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品牌建设,从而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步伐,推动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和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在高技术产品出口和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方面,机电产品是实现这一任务的主要载体,作为推动外贸发展的主要商品门类,机电产品对外贸增长贡献增强。出席论坛的商务部机电产品进出口司司长李铭林表示,2005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的规模将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有望达到7800亿美元,同比增长25%左右,进出口大体保持平衡,顺差不会很大。加工贸易不会出现大的波动,预计全年加工贸易将达到6900亿美元,保持增幅在25%左右。
  李铭林表示,尽管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态势将会进一步强化,但是制约机电产品出口的不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如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动,上游供给紧张和人民币汇率改变等因素,将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同时,我国机电产品在出口质量、效益等方面积累深层次的问题还需要解决。为此,“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推进贸易与产业的结合,以生产体系建设为依托,优化生产结构,加强分类指导,坚持有保有压,鼓励高新科技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电产品出口。此外,还将做好大型成套设备的出口,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维护国家的利益,加强国家的创新,遵守行政法规的关系,为产业服务,为企业服务。李铭林指出,我国将建立竞争有序的机电产品国际招标的市场秩序;完善加工贸易方面的相关政策,规范管理,延长产业链,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通过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加强机电产品信息化建设。
  
  软环境
  
  商务“软环境” 已然成为制约中国商务发展的瓶颈因素,出席“第二届中国商务发展论坛”的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深刻指出,改善这一环境不仅具有长期的战略意义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也有短期的现实意义,缓解可能发生的通货紧缩。
  林毅夫介绍说,尽管我国近年来在商务硬件方面的建设取得长足进展,某些指标已经与发达国家接近,但根据世界银行和全球金融机构的调查,中国商务环境的排名还不如象泰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究其原因,是由于中国商务环境中的一些软指标还相对落后。例如,根据2004年的调查,在国内开办一个企业需要盖13个章才能办好,而国外只需要6.5个章;在纳税效率方面,中国企业平均每年在交税上所花的时间为584小时,而发达国家企业只需197个小时。
  对于如何改善中国商务环境,林毅夫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要真正去落实《行政许可法》,提高企业商业行为效率;第二,减化税收环节,让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同时考虑将生产型的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的增值税;第三,应当大力发展服务业;第四,改善融资环境,尤其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软竞争力
  
  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在出席论坛时提出,提高软竞争力已经成为适应现代工商文明时期企业竞争规则转变的迫切需要。当中国还按照市场初期竞争规则进行竞争的时候,全球竞争规则已经变了,跨国公司的竞争重点实际上发生了转移,已经从过去的硬件、产品、技术的竞争上升到一种先进的理念,道德水准的竞争,是一种软竞争力的竞争。这是中国企业引进来、走出去面临的最大挑战。我们务必从追求硬竞争力的提高,到强化硬竞争力的同时强化软竞争力;从过去忽视公司责任,到强化公司责任;从单纯强调公司股东责任,到全面强化公司责任,这是理念和战略的转变。所以中国企业在硬件、制度竞争力提升的基础上,现在要进入第三次提升,把公司责任体系为标志的软竞争力建立起来,这将成为中国企业成功引进来、走出去,整合到世界经济中的关键。
  正如全国人大蒋正华副委员长在出席论坛的主旨报告中指出,新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市场广阔,对世界有巨大的吸引力,我国需要进一步用好两个市场两个资源,在市场合作中做好双赢。
  商务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商务活动在这个时期获得了千载难逢的良机,必须把握好战略的机遇,以更加广阔的视角,从全局的角度出发,统筹好国内区域间和国内外的和谐发展,实现我国商务发展的可持续性。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关键词:环保壁垒 苦口良药    2005年,“环保壁垒”成为经贸领域里的热点词汇之一,与之相关的贸易争端也不断发生,涉及的领域也逐渐从农产品向机电产品、家具、纺织品等行业扩展,从欧盟针对电子电气产品的“两指令”、到中国木制品遭遇“砷环保”壁垒以及中国出口五金工具PAHs超标事件,环保壁垒俨然已成为中国企业在2005年所面临的继反倾销之后的又一大“出口阻力”。  2003年2月13日,欧盟在其官方
期刊
从2004年起中国就跃升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2005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有望达到14000亿这一历史新高,然而,与之相随的是中国遭受反倾销的调查案件也迅速增加。统计资料显示,目前
在2004年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笔者撰写《邓小平与红星报》一文时,意外地从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在赣南》一书中发现一条十分珍贵而又鲜为人知的线索:邓小平在担
摘要:目前我国立法在著作权精神损害赔偿领域仍存在较大的缺位问题,然而实务中这一问题亟待解决。从权利基础、客观需要和他国立法体例等方面考量,著作权精神损害赔偿具有正当性。如何明确著作权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模式、适用范围、赔偿标准、证明标准等问题值得深入探讨。这一制度的构建利于推动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有助于中国法治进程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著作权;精神损害赔偿;正当性;普通观察者  中图分类号:D92
在法院民事审判庭工作的这几年,我见过太多的离婚案件.多数离婚案件当事人都是在生活中吵闹不休,即使到了法院也没有丝毫“休战”的意思,反而愈加猛烈.rn我最近审理的这起离
关键词:纺织品 柳暗花明    2005年1月1日,全球关于服装和纺织品贸易的长达30多年配额制度彻底寿终正寝。然而,在中国的纺织企业刚刚享受了133天的自由贸易后,2005年4月4日,美国正式宣布对部分原产于中国的三类纺织品自主启动特别限制措施调查。  2005年4月6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对中国纺织服装类产品实施“特保”措施的方针。针对连续发生的纺织品摩擦,国内许多媒体慨叹,中国纺织品遭遇欧美“
公务用车管理是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作为全市公务用车主管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城乡统筹理念,把规范公务用车管理作为推动机关事
摘要:近一两年来,各大城市的雾霾天气将环境问题直接推到了社会舆论的浪尖,PM2.5的监测数据成了人们看天气预报时除了关心天气温度以外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进一步提出,“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环境保护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而加快建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