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环保壁垒 苦口良药
2005年,“环保壁垒”成为经贸领域里的热点词汇之一,与之相关的贸易争端也不断发生,涉及的领域也逐渐从农产品向机电产品、家具、纺织品等行业扩展,从欧盟针对电子电气产品的“两指令”、到中国木制品遭遇“砷环保”壁垒以及中国出口五金工具PAHs超标事件,环保壁垒俨然已成为中国企业在2005年所面临的继反倾销之后的又一大“出口阻力”。
2003年2月13日,欧盟在其官方刊物中出版了《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指令)。WEEE指令于2005年8月13日正式实施,该指令要求在此日期后欧盟市场上流通的电气生产商(包括其进口商和经销商),必须承担电子电气设备垃圾在运输、处理、焚烧三个环节中的费用。RoHS指令将于2006年7月1日正式实施,指令规定2006年7月1日以后投放欧盟市场的电气和电子产品不得含有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6种有害物质。
根据欧盟官方公告的指令附件,双指令实施后,涉及的产品近20万种,几乎涵盖了中国强势出口的主要机电产品,包括我国大家电、小家电、IT产品、电动工具、电动电子玩具、照明设备、家用电子设备、自动售货机等众多产品。据估算,受双指令影响,国内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整体成本将至少提高10%左右,出口价格上涨15%左右。
2005年8月初,中国出口德国的电动工具因PAHs值超标而滞留德国海关,涉案货值达2000万美元,一时间中国企业人心惶惶、不知所措。经中、德各方协调,此后事件基本解决,除部分产品仍滞留德国港口,其他大部分产品已进入德国然后进行转口销售。
11月宁波某电动工具有限公司出口到比利时的24886台、价值62万美元的电动工具又遭到退运。退货理由是货物的部分机壳、电源线等部件含有多环芳烃有害物质,比利时的客户要求将货物退回中国返工整改。
以环境保护为理由的贸易摩擦看来有愈演愈烈之势。
众说纷纭
中国赛宝实验室主任 刘群兴:
欧盟指令将对传统电子电器产品的设计、工艺、制造、成本、质量等方面等来严重冲击,用“革命性”一词来形容这一影响并不为过。
TüV南德意志集团 周翔:
对于两指令,有人认为是挑战,有人认为是一阵冲击波,一些行业内人士认为只要咬咬牙就能渡过难关,但我看来这是打着环保旗号的技术壁垒长久战,欧盟两项新指令只是前锋,后面将会有要求更高的法令出台,将给中国电子电气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影。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 姚文萍:
新的环保技术壁垒短期内对企业会有一定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将促使中国企业加大力度研究新工艺,研发新产品,规范企业管理,企业会因此获得新的贸易机会。
中国家电业问题资深研究人士 刘步尘:
中国企业应该看到,环保是大趋势,不要认为这是欧盟对中国企业设置的障碍。事实上,欧盟的两个指令并非针对中国企业和中国,而是针对所有进入欧盟的电子产品。这是无法逆转的大势,中国企业所能做的事情就是顺应这个大势,而不是逆潮流而动。
家电行业专家 沈闻涧:
一旦这两个法令实施,必将引起中国家电企业在出口扩张进程中方向感的迷失和彷徨。中国家电企业需要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对海外市场的重新认识和定位。
圈点
不可否认,在种种以环保为理由的贸易摩擦中,或多或少地隐含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意图。然而,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中国企业在遭受贸易保护阵痛的同时,也逐渐认识到,这也许是企业迅速成长的一个契机,尽管在此之前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专家指出,从长远看,环保标准有利于中国企业优胜劣汰,促使出口商品向环保、健康方向发展,甚至有利于改变中国出口的低价路线,向高附加值的领域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谁又能否认“环保壁垒”不是一剂苦口的良药呢?
2005年,“环保壁垒”成为经贸领域里的热点词汇之一,与之相关的贸易争端也不断发生,涉及的领域也逐渐从农产品向机电产品、家具、纺织品等行业扩展,从欧盟针对电子电气产品的“两指令”、到中国木制品遭遇“砷环保”壁垒以及中国出口五金工具PAHs超标事件,环保壁垒俨然已成为中国企业在2005年所面临的继反倾销之后的又一大“出口阻力”。
2003年2月13日,欧盟在其官方刊物中出版了《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指令)。WEEE指令于2005年8月13日正式实施,该指令要求在此日期后欧盟市场上流通的电气生产商(包括其进口商和经销商),必须承担电子电气设备垃圾在运输、处理、焚烧三个环节中的费用。RoHS指令将于2006年7月1日正式实施,指令规定2006年7月1日以后投放欧盟市场的电气和电子产品不得含有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6种有害物质。
根据欧盟官方公告的指令附件,双指令实施后,涉及的产品近20万种,几乎涵盖了中国强势出口的主要机电产品,包括我国大家电、小家电、IT产品、电动工具、电动电子玩具、照明设备、家用电子设备、自动售货机等众多产品。据估算,受双指令影响,国内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整体成本将至少提高10%左右,出口价格上涨15%左右。
2005年8月初,中国出口德国的电动工具因PAHs值超标而滞留德国海关,涉案货值达2000万美元,一时间中国企业人心惶惶、不知所措。经中、德各方协调,此后事件基本解决,除部分产品仍滞留德国港口,其他大部分产品已进入德国然后进行转口销售。
11月宁波某电动工具有限公司出口到比利时的24886台、价值62万美元的电动工具又遭到退运。退货理由是货物的部分机壳、电源线等部件含有多环芳烃有害物质,比利时的客户要求将货物退回中国返工整改。
以环境保护为理由的贸易摩擦看来有愈演愈烈之势。
众说纷纭
中国赛宝实验室主任 刘群兴:
欧盟指令将对传统电子电器产品的设计、工艺、制造、成本、质量等方面等来严重冲击,用“革命性”一词来形容这一影响并不为过。
TüV南德意志集团 周翔:
对于两指令,有人认为是挑战,有人认为是一阵冲击波,一些行业内人士认为只要咬咬牙就能渡过难关,但我看来这是打着环保旗号的技术壁垒长久战,欧盟两项新指令只是前锋,后面将会有要求更高的法令出台,将给中国电子电气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影。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 姚文萍:
新的环保技术壁垒短期内对企业会有一定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将促使中国企业加大力度研究新工艺,研发新产品,规范企业管理,企业会因此获得新的贸易机会。
中国家电业问题资深研究人士 刘步尘:
中国企业应该看到,环保是大趋势,不要认为这是欧盟对中国企业设置的障碍。事实上,欧盟的两个指令并非针对中国企业和中国,而是针对所有进入欧盟的电子产品。这是无法逆转的大势,中国企业所能做的事情就是顺应这个大势,而不是逆潮流而动。
家电行业专家 沈闻涧:
一旦这两个法令实施,必将引起中国家电企业在出口扩张进程中方向感的迷失和彷徨。中国家电企业需要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对海外市场的重新认识和定位。
圈点
不可否认,在种种以环保为理由的贸易摩擦中,或多或少地隐含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意图。然而,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中国企业在遭受贸易保护阵痛的同时,也逐渐认识到,这也许是企业迅速成长的一个契机,尽管在此之前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专家指出,从长远看,环保标准有利于中国企业优胜劣汰,促使出口商品向环保、健康方向发展,甚至有利于改变中国出口的低价路线,向高附加值的领域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谁又能否认“环保壁垒”不是一剂苦口的良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