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文教学中拓展之“无用之用”

来源 :科教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th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每位老师都很重视古诗文的积累,进一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活学生的创造,促进学生的动态生成,才能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拓展;无用之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都十分重视学生古诗文的积累,因为要考试,所以才要求学生长期积累古诗文。古诗文在语文老师的心中就有浓厚的功利色彩,那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就会过分强调古诗文的考试作用、考试题型、常考句子等等。既然古诗文只考默写,那我有没有必要介绍那么多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事迹?这不是“无用”吗?
  静下心来思考,我们要求学生积累古诗文到底是什么目的呢?我认为,不过就是丰富学生的语言,增强学生的文学底蕴,学习并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此一来,那么语文老师的教学基本任务就改变了,从原来的引导学生去背诵,到现在的引导学生去鉴赏古诗文,甚至是体验古诗文中不同的意境,领会我们博大精深的古诗文,让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接受艺术的感染和熏陶。
  一、古诗文意向之“无用之用”
  心理学研究出一个现象:“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相反,在压抑的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是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古诗文教学中才应该更加关注学生,把学生当作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无用之用”往往不经预约而来。
  在古诗文中,意象多如群星,夕阳西下时感叹人生悲欢离合,落花流水时感叹世事变化无常,更常说菊花象征高洁傲岸,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朗朗明月,从古至今,一直是诗人的最爱,明月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意象,针对明月这一特征,我在讲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针对这首词中“明月”的意向,做了如下拓展:从三国曹植的“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到南唐后主李煜的“無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从唐朝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到清代袁枚的“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接着让学生搜集其他诗歌的意像。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在某节课播下的某个种子,会在学生生命的哪个瞬间突然发芽开花。那一次,很多学生找了不同诗人诗中的意象:有学生找了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钟声为例,学生能拓展到张继的《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也有学生发现了王维的很多诗里面都有“空”这个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等等。
  无用,只是眼前暂时的结果,而作为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着眼点不应该只在语文成绩那个数字上,而是在于学生的终身人文核心素养。 我们常说“静待花开”,老师不多做一点“无用之用”,又怎么敢指望花自盛开呢?
  二、古诗文拓展教学之“无用之用”
  我们讲授古诗文时,经常会遇到的作者是因为被贬谪,然后就把自己心中的愤懑之情,寄托在文字之间。一次上课有个学生小声嘀咕:“这些诗人叽叽歪歪一大堆,不就是被贬谪吗,有什么大不了的,三十年后不能又是一条好汉吗?”下课后,我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好像每次在简介作者时,都是蜻蜓点水,三两句就带过了,这样的简介会不会剥夺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虽然自己尽量把课堂还给学生,增加学生的讨论和思考的时间。那么,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缺乏中国核心素养的中心:共情!
  “贬谪”这个词学生能理解,诗人被“贬谪”后内心的悲痛、孤寂、愤懑之情,他们也背得滚瓜烂熟,但他们不能与诗人产生共舞、产生共情,自然不懂“贬谪”背后的重量,才会有学生这样的嘲讽。 学生之所以不能“共情”,本质上是因为他们了解得太少,他们不懂科举之路的艰难,也不懂“贬谪”对个人,甚至对家庭意味着什么,所以才缺乏敬畏之心,才会“口出狂言”。
  那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呢? 如何让学生跟怀才不遇的诗人产生共鸣呢?我尝试用一节课专门去还原古代读书人的科举之路,假设你现在穿越到了唐朝,现在需要通过科举改变人生,那么接下来你需要解决以下一系列的难题:1.如何凑齐我去考试的盘缠吗?2.我去考试了,谁来承担家中农活?3.读书期间如何得到名师指点?4.赴考途中遇到灾难、瘟疫、洪灾、山贼强盗怎么办?5.假如第一次科考失败怎么办?6.如果回家,路费从何处来?如果留在京城等下次科考,生活费从何而来?7.再考失败怎么办?等等……
  当我把科举之路细化成一个个具体的困难,让学生代入其中,解决一个困难之后,再问下一个困难。经过一次次反问之后, 他们已隐隐约约触碰到“贬谪”的边界了。有了这个铺垫之后,当我再讲被贬谪的文人时,学生会不自觉地收起轻浮的态度,此时,“共情”便算是做了一半。
  讲《马说》作者韩愈的生平,我花了很多时间去讲他的八次国考之路——贞元三年、四年、五年,应礼部进士试,失败;贞元八年,应礼部进士试,录进士 23 名,名列 14;贞元九年,参加吏部博学宏词科考试,失败;贞元十年,参加吏部博学宏词科考试,失败;贞元十一年,参加吏部博学宏词科考试,失败;贞元十七年,通过铨选,次年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当我花了15分钟详细讲了韩愈的生平,再加上之前课堂讲解科举之路艰辛的铺垫,学生在感知古代文人的“贬谪”形象才会更加立体,而不再是一个简单抽象的词汇。此时他们与“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韩愈共情不是没有“千里马”,而是伯乐不识“千里马”,懂得韩愈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才能与“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的韩愈共情,才能懂“好收吾骨瘴江边”的绝望。
  今天,我们的古诗文教学一定会浸润着浓浓的传统文化的韵味,而学生也一定会对我们的古诗词、中华传统文化多一份深层次的了解与热爱。我们学习古诗文的意义,并不一定在于考试,有可能老师的一句拓展,就会让这句“无用之用”带给学生无限的思考和启发。
其他文献
摘要:时代在变化,教育也需要变革,单方面的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已经不能满足如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素质教育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社会、学校、家长各方面都非常重视学生诸方面素质的培养。其中,语文作为核心学科和基础性学科,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这篇文章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语文能力  一、素质教育简述  (一)素质教育定义  素质教
期刊
摘要:社会的迅猛发展对人才提出越来越高的需求,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改变以往的教育教学模式,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有效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脱节问题。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将工作重心放在了专业技能和就业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视不够,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融合要点  引言  思想政治教
期刊
复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对于教师的教学来说,也时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复习对于学生来说相当重要。所以,为了达到复习的目的,教师就要在复习课前进行精心的设计。要能充分发挥复习的作用,帮助学生巩固、加深已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只是进行深加工,达到最终的目的。因此,复习课的教学策略就显的十分重要。  一、数学复习课目前的现状  (一)把复习课上成简单的练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不断发展进程中,传统的被动式教学已经逐步退出教育舞台,教师们开始秉承新理念组织教学活动。初中数学学科知识较为基础,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关键,因此教师十分重视数学教学,并且尝试采用新颖的方法进行了创新。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概述新课改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实现教学创新,进而凸显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新  在传统教学理念下,学生处
期刊
摘要:体育是培养学生素质发展的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行为品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高中是学生教育成长的关键时期,加强高中生体育健康教育,对学生的整体发展起到积极意义。然而,在高中体育课堂中,大多数教师依然沿用传统教法,缺乏有效的组织策略和实施手段,导致学生在体育参与和主体培养等方面存在不足,难以实现其健康发展。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高中体育的有效开展进行探究。  关键
期刊
摘要:无论在任何领域,意志力在个人的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刻认识到意志力在学习中的作用,利用体育这一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不同,创新教学方法来有意识地提升学生们的意志力,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走向成功。本课题也是针对现阶段的体育课堂教学现状,提出了具体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意志力培养;策略研究  正文  相比其他学科,体育无时无刻都体现着学生的意志力。当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在逐渐的完善和发展,我国教育行业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视的,尤其是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效果,是非常关注的,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数学学科是偏向于抽象化的,教师在结合多媒体教学的前提下,可以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内容的思维转化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模式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结合多媒体教学  数学学科的学习难
期刊
摘要:在实际的中小学田径教学经验中,因为田径训练的教学方法较单一,学生普遍对于田径项目的兴趣不高,从而导致训练效率不高,认为其乏味干燥,缺乏趣味性。那么,如何提高田径训练的效率?利用田径游戏,将快乐田径理念深入到田径训练当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本文探讨了游戏教学法的优势,以及借助于游戏教学法优化学校田径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  关键词:学校体育;田径游戏;田径训练;应用  田径运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音乐学科的地位也有所提高。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性的学科,负有对学生进行艺术审美教育、音乐鉴赏教育等多重功能。其中音乐鉴赏能力可以说是音乐学科最基本的能力。学生在音乐上的天赋是不同的,但应该让每个学生都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这是高中音乐教学最基本的任务。以下,笔者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开展音乐鉴赏教学,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能力;多元
期刊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深化,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开展符合社会需求和个体发展需要的课程已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面对的重要课题。电工电子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基础性课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与动手能力,同时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电工电子课程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而各高职一线教师对于如何有效提高电工电子教学质量也积极建言献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改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