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easehe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解放战争时期的新式整军运动是人民解放军利用作战间隙,以“诉苦”和“三查三整”为主要内容,结合土改和整党运动所进行的有领导有秩序的民主整军运动。这一运动是我军政治工作和民主运动的一个重大创造,也无疑是打通连队工作之门的三把重要钥匙之一。新式整军运动对新时期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新式整军运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3-0265-02
  一、新式整军运动的历史背景与主要内容
  (一)人民解放军战略地位的转变,向战士们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也给部队带来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人民解放军在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与重点进攻后,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实现了人民解放军由“守”到“攻”的质变。要求我军更加勇猛顽强、不怕牺牲,更进一步提高部队战斗力。部队兵源发生变化,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找到一种有效的政治教育形式。解放军部队新成分主要来自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成员、从国民党军队中解放的战士以及大批的翻身农民。成分结构的负责势必也带来一些问题:一是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蔓延;二是对党的土地改革政策不够了解,阶级意识模糊,不知为谁打仗,存在“吃谁家粮就当谁家兵”的雇佣思想;三是部队成分的大变化,组织不纯的现象相对严重;四是纪律观念淡薄,政策水平不高。
  (二)东北民主联军辽东第三纵队的“诉苦三查”运动揭开新式整军运动的序幕。
  东北民主联军辽东第三纵队通过吐苦水、挖苦根开展诉苦运动,并向中央军委报告了部队开展诉苦教育的情况,报送了《辽东三纵学习土地改革政策经验(诉苦)之二》,毛泽东批转了辽东三纵诉苦教育经验的报告,并指示向全军转发,供学习。“诉苦三查”运动也由此全面展开。1948年3月7日,毛泽东又在《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一文中,阐述诉苦和三查运动的意义,并且首次将其命名为“新式整军运动”。他预言:经过新式整军的人民解放军,“将是无敌于天下的。”[1]
  (三)新式整军运动的主要内容以诉苦和三查三整为主。诉苦着重诉受封建统治、封建压迫、封建剥削之苦,主要通过动员酝酿、忆苦、引苦、访苦、比苦等方式,鼓励战士们主动诉苦。培养一些贫雇农出身的战士作为诉苦的典型,因为这些战士们正是受剥削压迫最严重、身世最苦、仇恨最深、反抗性最强的贫。通过召开各种规模的诉苦会,官兵同诉,军民同诉,把所有苦难尽情倾诉出来。诉苦运动最重要的一步是挖苦根,找苦源,把个人的仇恨集中到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使大家真正地认识到全国人民的“总苦根是老蒋”。
  “三查三整”,具体来说就是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主要是查清官兵的阶级成分,检查战斗、生产、业务的完成情况和各项政策纪律的执行情况。“三整”采取的基本方针是说服教育、治病救人,开展评批和自我批评。将“三查”与“三整”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巩固部队、提高战斗力、改进工作作风以及提高工作效率等目的。
  二、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必要性
  新式整军运动通过诉苦和三查三整的形式,结合土改和广泛的整党运动取得了解放战争时期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辉煌成就。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不同的时代背景,诉苦的方式已不再适用于当代发展,但新式整军运动的基本精神值得继承和发展,这也使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适应环境发展、改革创新方法成为必要。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首先,市场经济的社会性、开放性特征要求新时期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变传统的理论灌输状况。传统的理论灌输方法无视受教育者需要,忽略了受教育者本人的自主判断和情感认同,只一味地运用僵化的方法,强制性、封闭性地对其强化宗旨意识和职能意识,与教育规律和人性原则相违背,从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背离。
  其次,市场经济的公平性、自由性特征要求改变专制而缺乏民主的状况。采用专制而缺乏民主的旧式教育方法不仅没有实效,而且让士兵们厌弃、反感。既可能把士兵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专制掉,又可能产生新的官僚主义作风、滋长腐败阶层。显然,这不利于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不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以人为本”思想的要求
  “做战士的工作”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为此,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将战士们作为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立足点和落脚点,一切从士兵的实际情况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既能满足士兵们的愿望、需要,又可推进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坚持“以人为本”思想,首要的应注重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同情他人、接纳他人、信任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服务他人。二是要求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据此,才能做到对战士们的人性化教育、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才能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平等性、民主性、创造性在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发挥。
  (三)个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规定
  以官兵的个人发展和思想需求为前提,才能充分发挥战士们的主体作用,认清国家面临的军事安全威胁,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来,切实增强使命感。
  三、促进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通过汲取新式整军运动中借鉴经验,结合新时期我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以及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典型教育
  1.构建军队典型教育的良好氛围
  如今,国家对军队的先进典型仍是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许多先进典型在时间的变迁中被人们所遗忘。保障先进典型的权益十分重要,把倡导先进典型讲奉献和关心物质利益结合起来,重视优化典型的生活环境是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事实上,领导干部对典型的学习深刻影响着部队的整体学习环境。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士兵们才能从中感受到典型的说服力和号召力,摆脱错误对待典型的态度,为典型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2.探索军队典型教育的有效方法
  选评、宣传、学习先进典型是军队典教育的主要内容,必须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进行典型教育:建立科学合理的选评机制,明确选评标准,确保选评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优化宣传体制,保证宣传内容实事求是;科学的指导士兵学习典型,以端正的态度对待典型,并倡导积极成为先进典型。
  (二)运用适当的特殊教育法
  在军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特殊或突发的思想问题和行为表现,比如剧烈的思想和行为冲突、顽固的思想障碍和错误观点以及保守的思想观念与现实开放机制的碰撞等。在这种情况下运用一般的教育方法是不足以达到目的,还需要适当的特殊教育方法。
  1.心理咨询法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影响人们思想的因素越来越多。战士们只有不断地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客观社会的发展。在实际的工作中,心理咨询法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将二者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是培养高素质士兵的一个重要途径。把心理咨询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指导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有利于提高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提升敏感度教育法
  提升敏感度,主要是针对人们可能或将要发生的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差,先进行教育,不落后于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差的发生,及时地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升对战士们思想变化的敏感度,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与有效性。在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如果不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就会使教育效果滞后,不能进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导致士兵们产生不必要的习惯性偏差。
  3.思想转化法
  毛泽东曾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再到实践这样多层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思想转化有一定的条件,即教育者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而教育对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只有满足了这两个条件,思想转化法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在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可以用情感来融化战士们的思想,用事实去说服士兵,同时结合对其行为的约束来巩固教育效果,增强思想转化实效。
  在新式整军运动中,人民解放军审时度势,依据当时的情形做出了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取了适合当时历史背景的教育方法。在新时期,我军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当今时代背景,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才能达到提高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目标,从而真正鼓舞军心,培养优秀队伍。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91、1294.
  [2]于永波.在全军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0.
  [3]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总政宣传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0.
  [5]张毅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发展研究[J].求实,2007,(7).
  [6]聂月岩.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
  [7]刘志青.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经验[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
  [8]姜思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史[M].北京:解放军政治学院出版社,1984.
  [9]龚海泉.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0]许启贤.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陈雅莉)
其他文献
摘 要:角色,从社会学的角度讲,就是个体与其所处的特定社会关系相联系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称。独立学院的学生是中国教育体制下为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覆盖面而形成的特殊群体。以现存大学生整体现状为背景,立足于独立学院学生的特殊性,寻找正确角色定位的路径,探索完善角色的方法,进而实现其价值认同。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生;角色定位;价值认同  中图分类号:C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 要:纪念延安整风70周年,加强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内容出发,分析了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面临的新挑战与新问题,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以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为重点,不断推进制度建设,实行有效监督等方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关键词: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发展观;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实行监督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
期刊
摘 要:网络伴随时代的发展越来越贴近大众的日常生活,在方便大众的同时对人们道德的考验也愈加明顯。通过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进行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不容乐观,网络道德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尤为必要。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调研;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380-02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期刊
摘 要:在社区服务中,社区的教育志愿者队伍是一股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许多社区都在积极推广和实践。笔者以S社区的实践经验为例,探讨和总结了社区教育志愿服务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并针对劣势,结合社区各种可利用的资源,提出了可供参考的社区教育志愿者管理的改进思路。  关键词:社区教育;志愿者;现状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3-0051-02  在社区
期刊
摘 要: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看来,科学的幸福观应该是:劳动和创造的统一,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统一,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举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帜,积极地学习和总结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对幸福进行研究和实践,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十八大;幸福感  
期刊
摘 要: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开展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已成为保持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时代性和先进性的重要保证。结合漳州市高职院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际情况,从发挥高校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以科学发展的愿景为动力、把项目建设创新作为重要载体和建立学习活动的长效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为高职院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习型党组织;“核心”作用;愿景;载体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虚伪自认既是一个争论已久的法律理论问题,同时又是广泛存在于民事审判实践的法律现实问题,《民事诉讼法》虽然将诚实信用纳入其中作为民事诉讼基本原则,将恶意诉讼确定为法律之禁止事项,但对于诚信体制下自认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仍未给予足够的关注,基于虚假自认的相关法律规范的缺失,从虚假自认的效力及其认定出发,结合现实问题,以期对该理论问题有一个更为清晰、准确的认识,并能对现实立法及司法解释产生积极意义。
期刊
摘 要:以民为本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传统思想,它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和作用。毛泽东批判继承了传统的民本思想,并形成了一整套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及其方针和政策。在毛泽东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批评实践中人民性原则一直是其文学批评的核心观点,对毛泽东文学批评的研究,是建设中国特色文学批评的需要,也是对马克思文艺理论不断发展的贡献。  关键词:毛泽东;文学批评;社会政治批评;政治;人民  中图分类号:I206
期刊
摘 要:佟振保和拉尔夫神父分别是中国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与澳大利亚长篇小说《荆棘鸟》中的男主人公。两个人物都具有良善、道德的“表”象,但也都具有卑劣、自私的内心。“表”与“里”的矛盾构成了他们性格的二重性,使两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品在刻画人性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关键词:佟振保;拉尔夫;人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3-0155
期刊
摘 要: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课程建设中尚属刚起步阶段,因此在通识课程的教育理念、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识课程的具体设置乃至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问题上都还存在着诸多尚待发展和完善的环节,反思我国高等教育的偏失,借鉴西方通识教育的先进经验,整合我国高校教育的优势资源是推进我国通识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通识教育;现状调查;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