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一样的简单生活

来源 :走向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xihuan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上“布”生活
  
  传统的手工布艺在古代称为“女红”,勤劳智慧的中国妇女将自己美好的情感倾注入挑针缝制之中,在绣花、挑花、贴花的针线活儿中创造出了无数动人心弦、温暖美丽的布艺作品。
  


  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工作之余,我们需要寻求一些潮流,给生活添些亮色。布艺作为一股新的潮流风,悄悄吹到我们身边。不少“80后”“90后”的年轻人将中国传统的手工艺术“女红”变成一种时尚,现代“女红”艺术不单单是缝衣补鞋的生计需要,更是一种生活享受。
  近来在网上或者城市街头,很多花布店开张,与以往以中老年人为主要消费群不同的是,这些特色小店的消费者大多是年轻人。特色的布料来自国内各地甚至日本、韩国,价格一般比较便宜。一块简单的布,一点简单可爱的配饰,就能玩出很多花样。什么小兔、小猫的制作,已经司空见惯。哪天灵感突现创造出的新作品,一定会让你爱不释手。
  布艺创作不一定要有深厚的功力,但乐趣一定在其中。用漂亮的小花布做成的玩偶、用粉红的织布圈做成的生日蛋糕、一针一线“种”出的粉红布艺玫瑰、甚至把自己的T恤衫DIY一下⋯⋯布片上小小的碎花似乎记录了生活的点点滴滴,唤起人们对美好往事的回忆,把自己充满童趣的梦想和对往事的回忆溶入到布艺中,分享给热衷布玩的每一个人。离开快节奏的城市喧嚣,潜心用手头的碎布针线,沉浸在布艺的乐趣中,不在乎作品一定要完美精致,只在乎这种过程的享受。
  
  
  “布”一样的生活,带给你不一样的心情。制作布艺,是怎样一种心情呢?看看布艺达人怎么说吧⋯⋯
  
  “乖萝卜”——四月咖啡馆
  “做手工本来就是一件怡情的事情”——QQ上跳动的布艺达人“乖萝卜”平静地说道,从事IT行业的她却有着超出常人的灵性和对美的把握。
  从小她就喜欢手工创作,相较于粗糙廉价的流水线布制品,她更喜欢用花布和针线自己动手。起初从自己不穿的衣服上剪一些布,做小布包、娃娃,做卡片、画画等。后来,成就感让自己疯狂地爱上了布艺,布艺成了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乖萝卜”说,“每当投入到布艺的制作中,生活节奏就变得慢了下来,心中的烦恼,工作的压力,都会暂时远离。”
  “工作了一段时间,生活有些疲态,那一年过生日想做一件不太一样的事情,所以就给自己做了个网站,然后就坚持了下来。”“乖萝卜”有个自己的网站——“四月咖啡馆”,她会在上面发布一些新做的布包、布偶、抱枕、卡片等新颖别致的布艺作品,也会在上面记录下自己的心情,与其他的布艺发烧友交流心得,交换布料、互传自制卡片、组织活动等。这个网站就是她悉心经营的、属于自己的布艺空间。
  在“乖萝卜”网站的介绍上,如是写道:
  “四月咖啡馆是一个和咖啡没什么关系的个人网站,内容到形式都由我独自打理。网站名字的来历是因为我喜欢‘左岸咖啡馆’的广告。你可以这样称呼我:April/乖萝卜。”
  
  


  妮可——生动的布艺
  妮可与手工的接触最开始来自小时候妈妈亲手织的毛衣,明亮的大红色毛衣背后有一个胖乎乎的企鹅,这样独特的款式赢来了很多小朋友的艳羡,妮可因此对手工的东西格外着迷。自己随心所欲做出来的东西,一定是独特的,怎样也不用担心在大街上会遇到和自己一模一样的。
  学不会复杂的织毛衣,妮可倒是学会了一些布艺手工,学校没课的时候,便坐在宿舍的床沿上制作一些手工的东西,打发时间的同时,这些小小的布艺手工品也让妮可的生活多出来许多生动。每到周末,妮可会到布料市场上挑选合适的布料。她对颜色的拿捏十分准确,知道什么样的搭配最出效果。从最初的十字绣开始,妮可手工制作的东西也随着技术的纯熟越来越复杂。
  从公交卡套到床上的抱枕,都是妮可用空闲的时间做出来的。做手工的时间长了,妮可原本急躁的性格也渐渐变得舒缓起来。一针一线间,考验的并不仅仅是手工的技术,更考验的是耐心。送给朋友的节日礼物,也大多是妮可亲手缝制出来的。新颖美观不说,与朋友间浓浓的感情也被包裹在小小的布艺手工品里,闹得朋友们都争先恐后地来向妮可索要。
  在布艺间的感受和乐趣,是妮可坚持做布艺的最大原因。有布艺点缀的生活,让她觉得舒适而生动。
  
  “小猫”—布里的田园
  “小猫”对布的灵感,来自于对自然的热爱。手中握着厚实的布时,她可以从草青色的山峦畅想到淙淙的山溪和盛开碎花的大片草地。她喜欢白漆木头家具、光线明亮的大落地窗、藤条的小筐和米色的织物。就在那小小但却温馨的小窝里,她灵活地引丝动线,在她的作品中遍布自然的气息。
  “小猫”最爱的是棉布,而且一定是清清淡淡的小碎花,草绿色、米黄色。最爱制作的一定是小布袋。她将略带慵懒的情绪缝制在那些有着青草味的小布袋上,摆在屋里,或者送给朋友。
  “小猫”说,工作的忙碌总使人精神紧绷,但只会工作的人是乏味的。所以在每个空余的午后,“小猫”会选择坐在溢满阳光的藤椅上,静静地裁剪,精心地缝制。让精神在紧张的工作之后慢慢舒展。“心情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小猫”认真地说,“就算关在水泥笼子里,我一样能从布色里,看到整个原野!”
  布艺带给我们的就是一份心灵上的宁静。当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心得到洗练,身体便格外轻松。只有真正体会过的人,才会珍惜这种难得的心境。
  
  DIY手工实战术
  寄明信片是一种传统书信交流方式,比普通的信件节省邮资并避免了信封的浪费,但缺乏私密性且容量有限。不过好在现在通讯发达,寄明信片早已不是为了沟通事情,通常是联络感情,所以为亲人朋友寄上一张自己制作的明信片是不错的选择。布艺达人“乖萝卜”下面就给出了具体的制作明信片的步骤,无论是送给亲人还是朋友,一张自制的明信片一定能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step1
  自制一张明信片需要准备的材料和工具主要有:铅笔、中性笔、彩色铅笔、卡纸、其他装饰材料等。明信片不用信封就可以直接投寄,所以纸张要选厚一点的,一般使用200克左右的硬卡纸。一张明信片的尺寸尽量控制在20cm*15cm以内,不要过大或过小,否则容易在投递过程中折损或丢失。一些小的装饰可以使画面更丰富更有层次,但是为了保证明信片在投递过程中保持完好,选用贴纸之类的装饰比较适合;
   step2
  用铅笔在纸上勾勒出整个画面内容的基本轮廓;
   step3
  用中性笔将最终确定的线条描实;
   step4-step7
  用彩色铅笔逐步上色,同时用中性笔将画面的细节丰富;
   step8
  这张明信片的主题是海洋,所以选用了两张海洋生物的邮票来装饰这个画面。
  完成好的明信片就可以准备寄出了。寄出前需要在明信片的另一面按照规范的格式书写清楚:左边书写正文,右边从上到下依次是邮票、收件人地址、寄件人地址,邮票应该贴在右上角的位置。
其他文献
今天济南老城的许多街道,历史上都别有一番风景。芙蓉街,现在是一条拥挤热闹的街衢,可在四五百年前,不宽的街面中间,竟是一条流水潺潺的河溪。三百年前,人们将街中的小河改为青石板路面下的暗沟,才慢慢发展成今天的模样。  芙蓉街的名字,很好听。小的时候,我老以为这条街是以芙蓉花命名的。后来才知道,她是以街上有一眼芙蓉泉而得名。当然,那芙蓉泉的得名,自然也与芙蓉花是密不可分的。    芙蓉者,荷花也。据载,
期刊
改或者不改,这只是私家车的问题。公交车和出租车早已经先行一步,率先进行了“油改气”,告别喝油时代,改喝成本低廉并且绿色环保的天然气了。  7年的部门博弈后,燃油税终于尘埃落定。正是因为此,公交车、出租车更加没有任何犹豫,纷纷加入改气大军。一些济南私家车主也动了改气的心思,当然,他们面临着政策、规定滞后的锁链,所以有些迟疑。  但是,油改气革命势在必行。由于天然气燃烧后只排放出一些二氧化碳和水,对城
期刊
泉城路的北边,西门里鞭指巷或高都司巷北行,中间有条东西走向长不过180米的街道,这就是将军庙街。将军庙街是一条原生态的济南老街,不似曲水亭、王府池子那边的繁华,这里有的就是老四合院、老水井、老街坊    作为一个生活在济南的外地人,第一次听说将军庙街,首先冒出来的疑问是:这是哪个将军的庙啊?而再问一下老济南人,会告诉你将军庙街最著名的不是哪个将军的庙,而是天主教堂。这中国庙VS天主堂,可真是有点儿
期刊
街以亭命名,亭以水命名,水再以曲而著称。不用别的,仅这个街、亭、水融为一体的名字便足以让人为之感叹:拥有这样一个好名字的老街,如果没有神韵,那才怪哩。    可是,如今的曲水亭街上已觅不见曲水亭的踪影了——远不止没了一个亭子,就连临街的小河也不那么弯弯曲曲了。  城市在一天天长高,而一些老街却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当年的风韵。在这一点上,老街就像美女,美女的容颜总是要被岁月的刻刀偷袭,留下的,是深
期刊
公交是一个城市的血脉。  一个城市的公交服务质量,是体现城市风貌的窗口。这个被誉为“城市流动风景”的公共交通,则是济南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具有标志意义的符号。2008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接见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山东代表团时,对来自济南市公交总公司的全国人大代表吴倩说:“你们济南公交办得好,是一个品牌。”这一盛誉无疑是对济南公交事业的最大肯定。    2008年,济南公交60岁了。60年来
期刊
济南的老街巷里,如今还保留着老街“原汁原味”的,已为数不多了。王府池子街可谓仅存不多的著名老街之一,是人们领略济南老城风情的极佳去处。  王府池子街东起西更道街,西连芙蓉街;北抵起凤桥街,南接平泉胡同。街道纵横交叉,南北较长,东西较短,纵向街道多有小弯。街上只有几十户人家,多为青砖平房,小户门楼。人们走在这条小街上,不仅会感受到一种大都市难得的宁静,也会感受到一种极强的亲和力,它的淡雅、洗练、温馨
期刊
去至尊源的,一半是因为朋友推荐,一半是因为经常路过看到。  早就听很多人说过至尊源鲁菜馆,说这里的传统鲁菜做得正宗地道,每次去吃饭都是人声鼎沸,得提前预订,不然很可能没座位。“菜香不怕巷子深”,在济南正宗的传统鲁菜馆中,至尊源的知名度非常高,虽然店面有点隐蔽,但顾客盈门。生意红火,原因无非有两点:菜品质量好、经营管理好。至尊源的经理杨勇说,“我们就是讲究一个实实在在、物美价廉,别的也没什么。”  
期刊
中国一代代流传下来的儒家思想说:君子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远在欧洲的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唐锦彩的创立者、已到中年的崔佛罡看着我,不紧不慢地说:“我的目标是通过国粹弘扬历史文化,让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崔佛罡的身后,是一个刚刚起步的民俗工艺品工作室。  崔佛罡没有背景,没有资金积累;他没有独立的办公室,他的办公室就是车间;他是老板,但他和他的员工干同样的活;他有几个员工,
期刊
春暖花开,心情不由得愉悦起来。这样的季节里,胃口也越发好起来。  在去湘鄂情怀采访之前,我早已经是这家店的常客。地道的湘鄂菜让我颇有熟悉和亲近的感觉。在北方,这样地道的湘鄂餐馆并不多见。  开业仅仅三年多,湘鄂情怀在济南已经具备相当的影响力,在此就餐的人多为商贾、白领,尤其吸引了大批年轻时尚的女性消费群体,目前,大量家庭聚餐也对湘鄂情怀情有独钟。在林林总总、花样繁多的特色酒店中,湘鄂情怀以它独有的
期刊
面前的周来祥面色红润,思维清晰而敏捷,对电脑等现代科技知之甚详,且带有几分顽童的可爱颜色。三九严寒,他大开窗子,身着一件薄毛衣侃侃而谈,哪有耄耋之年、垂垂老者的气息?  周家摆设稍显老式,除了满房间的书,东墙上挂有一个大大的“寿”字,字下两张圈椅,圈椅中间一张小桌。那或许是周老接待重要人物的地方。他一再热情邀请记者和他并排坐在圈椅上合影。“都是一样的,请不要客气,不要客气”他喃喃自语,没有丝毫大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