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实施对劳动力利用与转移的影响

来源 :资源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xiaol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不仅为了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同时将改善农民生计作为重要的政策目标。本文基于劳动参与的面板Probit模型和劳动供给的集群固定效应模型,利用全国6省区15县1995-2012年18年的平衡面板数据,探讨了不同类型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对劳动力利用与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对农户非农劳动参与和供给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对农户进入非农市场和提高参与非农劳动时间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防护林工程的正向影响不明显,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则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对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又进行了不同参与时间的影响分析,发现退耕还林工程在促进劳动力非农转移方面持续性不及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正> 西汉自耕农的数量有多少?它在当时社会经济中占有怎样的地位?对于这个问题,往往因取材不同而结论各一。本文试图对此作个初步的考察,以期有助于对这一时期土地占有形态
1978年,张洁在《北京文艺》发表了带有唯美文风和理想主义人文关怀的处女作《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并由此斩获了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新时期的女作家中,张洁属于大器晚成又勤恳创作,风格多变又坚持个人特色,且饱含生命体悟和女性关怀的一位。在当代文学史上,“张洁那一路富于勇气的探索,事实上成为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的先导”。(陈思和语)本论文主要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研究张洁20世纪90年代后期创作的小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