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肉”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zhoude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在哪种饮食文化中,肉类都是非常重要的副食之一。对很多人来说,它甚至成为不可或缺的食物。那么,“肉”的字形和它的诸多意义之间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解读这个字。



  正如《说文解字》所说:“肉,裁(zì,切成大块的肉)肉。”“肉”最初是指切成大块供食用的动物身上的肉。为什么要特别指出是动物身上的肉呢?因为我们现在说的植物的果肉是不包含在内的。《孟子·梁惠王上》:“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左传·隐公元年》:“公赐之食。食舍肉。”用的都是“肉”的最初含义。


廉颇负荆请罪雕像

  在先秦时期,“肉”一般用于禽兽,用在人身上的则是“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就此作过阐述:“人曰肌,鸟兽曰肉,此其分别也。”不过,“肌”和“肉”的这种严格区分,是就二者同时出现的情形而言。单独使用时,“肉”也可以用于人。比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体为肉。”《管子·水地》:“五藏已具,而后生肉。”《荀子·正论》:“治古无肉刑。”汉代以后,“肉”用于人的情况更加普遍,既可以作为人的肌肉、脂肪和皮肤的统称,有时也专指肌肉。例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三国时期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性复疏懒,筋驽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
  再往后,“肉”的含义范围不断扩大。蔬果等去皮、去核后可食用的部分,也可以称为“肉”。东汉蔡邕《为陈留太守上孝子状》:“嚼枣肉以哺之。”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闽中荔枝,核有小如丁香者,多肉而甘。”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竹》:“取笋肉五六寸者,按盐中一宿。出,拭盐令尽。”
  “肉”甚至可以用于无生命之物。古代有孔的圆形玉器和钱币等物,中间的孔洞称为“好(hào)”,周边则称为“肉”。《尔雅·释器》阐述了以“好”和“肉”的比例来区分璧、瑗、环这三种圆形玉器的方法:“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也就是说,边比孔大一倍的叫“璧”,孔比边大一倍的叫“瑗”,孔和边一样大的叫“环”。


“饭”字的字形演变

  “肉”有时还指泥土,清代查慎行《与灵上人饷龙井雨前茶》诗之二:“正自不嫌山少肉,肉山无此好毛尖。”“少肉”即缺泥少土,“肉山”指多土的山。
  中国古代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之说。“丝”“竹”“肉”对应的是三种不同的音樂表现形式:“丝”指琴、瑟、琵琶等弦乐,“竹”指笛、箫、笙等管乐,而“肉”则指相对于乐器之声的人声,因为口是肉长的。明代袁宗道《顾仲方画山水歌》其一:“醉月醉花从所好,听丝听肉讵(jù,岂)言疲。”明代张煌言《江上闻笛》:“歌者有意吹无心,嘈然那分竹与肉。”同样,“肉声”是指没有乐器伴奏的清唱。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籍中有红儿者,善肉声,常为贰车属意。”北宋张先《熙州慢·赠述古》词:“持酒更听,红儿肉声长调。”
  从古至今,“肉”发展出了丰富的意义和用法,这些意义和用法都跟人或动物的肉以及肉的特性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今天,“肉”还作为偏旁部首使用,可以出现在字的上、下、左、右等不同位置,如“炙、背、脸、胡、腐、肩、胤”等。“肉”当偏旁时常常发生变形,写作“月”,容易跟“月亮”的“月”混淆,因为“肉”“月”二字的篆文字形十分相似。这个时候,就需要从意义和源流上加以区分了:由“肉”构成的字大多跟人或动物的身体部位、器官、肌肉等有关,而由“月亮”的“月”构成的字大多跟时间、明亮等意义有关,比如“朗、期、朝、胧、望”等。
其他文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校在战时联合组建的西南联合大学准备北上“返故居,复旧业”,行前决定在昆明西南联大校址树碑纪念,委托文学院院长、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撰写碑文。我们知道,从19世纪中叶英国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华民族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欺凌,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侵略中国的战争,每一次,中国都遭受了屈辱的失败,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期刊
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部城千秋亭即皇帝位,建立了东汉政权。光武帝刘秀在位期间,休养生息、省减吏员、减免赋税、释放奴婢、检核户口、提倡节俭,经过一系列政治措施,革除了西汉以来的积弊,政权逐渐巩固,社会安定,国力强盛,史称“光武中兴”。  公元20年代,王莽建立的“新”朝逐渐垮台,光武帝刘秀建立了东汉政权。  西汉晚期,朝政衰败。汉成帝时,以太后王政君为首的外戚势力把持朝政。汉哀帝死后,王政君之侄王莽
期刊
中国古代文化经过商朝的大发展,到周朝达到了一个高峰。贵族们为了夸耀祖先征伐的功绩和显示自己的权力地位,铸造了许多体现统治者威严、力量和意志的青铜器,并饰以饕餮为突出代表的兽面纹样,目的是以超世间的神秘威猛的动物形象,体现出统治者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肯定。这种顶礼供奉的青铜礼器,在殷商时代已大量出现,只不过大多没有铭文。商代青铜器较早的铭文一般只有一个或几个字,有的是标明器主的族氏和祭祀的对象,有的是记
期刊
宋代的《五灯会元》里,有一则著名的禅宗公案。禅师青原行思谈及他的参禅过程,认为经历了三种境界,刚开始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初悟时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彻悟时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由懵懂无知,到雾里看花,再到透彻领悟,有我、无我、忘我,三种境界,依次展开,引人深思。  其实,读书何尝不是如此。  有我之境,是把读书作为人生的避风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面对坎坷、遇到挫折时,无所
期刊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书法神韵,但在每一个历史时代的初期,却往往受前代特定的政治功利、道德伦理的影响,受前代精神氛围、民俗风尚的浸染,继承着前代的文化基础和生活传统,逐渐才呈现出自己的特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曹魏时期的书法既有上下一贯的风采神韵,又有异于其前后时代的色泽笔调。  曹操、曹丕父子对书法非常重视。曹操尤为倾慕梁鹄的“八分体”,认为他的字比他老师师宜官雅劲,他破荆州刘表后,迫不及待地募求梁
期刊
于是越王内修其德,外布其道。君不名教,臣不名谋,民不名使,官不名事。国中荡荡,无有政令。越王内实府库,墾其田畴,民富国强,众安道泰。越王遂师八臣与其四友,时问政焉。大夫种曰:“爱民而已。”越王曰:“奈何?”种曰:“利之无害,成之无败,生之无杀,与之无夺。”越王曰:“愿闻。”种曰:“无夺民所好则利也,民不失其时则成之,省刑去罚则生之,薄其赋敛则与之,无多台游则乐之,静而无苛则喜之。民失所好则害之,农
期刊
炎帝掌节a,祝融司方b。羲和案辔c,南雀舞衡d。映扶桑之高炽e,燎九日之重光。大暑赫其遂烝,元服革而尚黄f。蛇折鳞于灵窟g,龙解角于晧苍。遂乃温气赫戏,草木垂干。山溯海  沸h,沙融砾烂。飞鱼跃渚,潜鼋浮岸。鸟张翼而远栖,兽交游而云散i。于时黎庶徙倚j,棋布叶分。机女绝综k,农夫释耘。背暑者不群而齐迹l,向阴者不会而成群m。于是大臣迁居宅幽,绥神育灵。云屋重构,闲房肃清。寒泉涌流,玄木奋荣。积素冰
期刊
“四书五经”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名词,常用来代表儒家经典。其实,细究起来,“四书五经”包含两个部分:“四书”和“五经”。“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  谈到“四书”,就不能不提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这部书被视为注解“四书”的儒家理学名著,受到后世学者的广泛重视。学习“四书”,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甚至研究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期刊
唐代文学家韩愈写有《后汉三贤赞》,“后汉三贤”指东汉时期的王充、王符和仲长统。王充我们比较熟悉,作为唯物主义思想家,他的独立思考、破除迷信的“疾虚妄”精神,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作《论衡》是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哲学著作。  王符晚于王充约半个世纪,他的宇宙观和认识论同样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倾向。特别是他阐述的政治理想和匡时济世的某些主张,“指讦时短,讨谪物情,足以观见当时风政”,颇具政论家的风度
期刊
《史记》作为自五帝时代至汉武帝时代的一部通史,承载的历史信息十分丰富。其中以战国秦汉历史的记述最为完备,线索最为复杂,笔调最为生动,内容最为多彩。尽管多有学者称颂《史记》表现出来的人民性、底层立场与平民视角,但是,身为帝制时代的历史学者,太史公不能不以较多的笔墨描画执政者的政治表现。《史记》的笔法,与后世正史作者书写帝王“家谱”式的政治史明显不同。《史记》中有关帝王体貌音声等身体特征的文字,包含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