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企业做好“店小二”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家从事天然气运输与贸易的企业于今年4月份新成立。但该办理《燃气经营许可证》还是《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企业遇到了难题。求助后,所辖金阊街道很快为企业牵头了与姑苏区住建委、姑苏区应急管理局的沟通协调会,帮助企业梳理业务流程。近日,企业顺利办理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为助力营造“苏州最舒心、党建最暖心”红色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党建领航作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金阊街道党工委启动了先锋益企“千百工程”,发布“益企福袋”,成立“金牌工作组”,打造三个产业聚集区,党员干部以服务热情主动作为,以精准高效服务企业,营造出“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亲商助企氛围。
  “落实落地落细各项惠企政策,点燃经济发展‘红色引擎’,千方百计为企业做好服务,”金阊街道党工委书记杨跃表示,“街道要推动经济发展跑出‘金阊速度’。”
  5大类40项助力企业“加速跑”
  创业者张志华在朱家庄新村内经营一家超市,原本生意还不错。但遇上疫情,生意惨淡,还要承担房租等支出,面临巨大经济压力。“得知金阊街道有疫期房租减免政策后,我马上填写了申请表,审批合格后,为我减免了近3万元的房租,让我有了渡过难关的信心。”张志华说。
  为支持辖区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金阊街道为商家协调了租金减免,根据企业实际,通过租金抵扣、租期顺延和租金退回等方式实施。“预计此项将惠及辖区400余户商家,减免总计达300万元的房租金额,也切实减轻因疫情给企业带来的一部分困难。”金阊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静说。
  事实上,为推动纾困惠企政策的落实落地,街道推出了“益企福袋”项目,为企业提供财政、金融、租金、教育培训等多方位支持,而减免房租只是其中一项。对于辖区总部企业、行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的企业,街道还给予了现金奖励、贴息扶持、房租补贴等,其中,预计给予企业和企业人才的补助奖励将达1100余万元。
  “‘益企福袋’共5大類40项内容,包含千万奖补资金、千个优质就业岗位、百万房租补贴、百名创业者培训、百次助企法律服务、百个‘海棠花红’共享阵地、百堂苏式传统文化课等重磅福利。”王静介绍,政策将真真实实地为企业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优势互补打造发展新格局
  西环路旁,占地面积约30亩、建筑面积达2.4万平方米的“星辉1976产业园”即将开园。结合“西环路科技产业带”的空间布局安排,苏州新星织造有限公司将老厂区打造成以科技产业为主的现代化园区,聚焦人工智能、数据计算、科技金融、电子服务平台等主题。目前,在街道的全力配合下,产业园已提前开始招商。
  有效利用载体资源,聚焦特色化产业发展,已成为提升古城产业能级的重要举措。根据辖区产业的分布特点和经济发展需要,金阊街道因地制宜打造了石路高端商贸商务集聚区、桃花坞文化创意产业区、沿西环路科技产业带三个产业集聚区,形成业态多样、功能互补、特色突出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运用“党建+经济发展”的模式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推动经济、文化、商贸融合发展。
  为让更多企业感受基层党建的“温度”,金阊街道立足企业需求,整合辖区活动室、小广场、图书馆、科技馆等可共享资源,错峰向企业开放;与辖区企业共享“铁铃关”初心路线、“阊门十景”寻访路线、“中街探幽”微旅游路线等红色和文化旅游线路和场馆;定期开展企业沙龙、创业论坛、企业运动会等活动,鼓励辖区企业共享法务、财税、人事、供应链等商业资源。
  有求必应当好金牌“店小二”
  去年10月,姑苏区领军人才张紫阳所在的雨霖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金阊街道落户。近日,街道走访时了解到,企业正因经营规模扩大,急需找到面积更大的办公地点。得知企业需求,街道迅速对辖区内的楼宇载体进行了排摸,将符合要求的场地信息推送企业,并根据企业的意向联系了实地查看。6月,企业就顺利迁入了工投科技创业园。
  金阊街道辖区内楼宇总量大,星级楼宇数量多。街道为此建立了线上楼宇交流群,强化沟通渠道,搭建线上平台,在招商推介、硬件设施、楼宇服务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利用工投科技创业园中的楼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辐射辖区楼宇,为楼宇企业提供工商税务咨询、扶持政策解读、社会保障咨询服务、党群服务等多元化服务。
  主动对接、了解需求、解决困难……为推进先锋益企“千百工程”行动进一步落地落实,街道成立先锋益企“金牌”工作组,以高品质服务助力街道经济高质量发展。帮助企业迅速找到合适的办公场地一例,就受到企业高度认可。用诚心营造“有求必应”的亲商助企氛围,助力企业“奋力生长”,“金阊吸引力”正源源不断地释放。
其他文献
干将西路、养育巷、道前街与学士河之间,格出一个区域——古城32号街坊,位于道前片区。32号街坊听着普通,扳扳手指就不简单了。最瞩目的是清代古典园林建筑畅园,几条巷子富郎中巷、盛家浜、庙堂巷、瓣莲巷、剪金桥巷等听起来也很有味道,剩下的就暗吐“芬芳”了:富郎中巷里有国学大师沈瓞民故居,盛家浜里是陶氏宅园和舒适故居,庙堂巷里除了畅园,杨荫榆故居也在其间,瓣莲巷里是洪钧祖宅、清微道院、曹沧州祠等。  偌大
期刊
这一季,因为疫情,好多人的时光里,似乎就只剩下吃了。宅家枯燥,做饭是绝好的调剂,食色男女们秒变私房大厨。  于自己,展示厨艺是一件快乐事;于家人,来自美食的取悦,是最体贴的温情。  有些人,不仅用美食果腹,还把美食玩成了艺术品,柴米油盐交响,食材创意碰撞,可以参照食谱,也可以随心所欲,每一天,都因为美食而活色生香。  我们找到了三个人和他们的美食记录,一起来細品品。
期刊
苏州是一个不动声色,让人甚是留恋的城市。在每个人心上,苏州,都有一个独特的符号。也许是小巷里的烟火气,也许是无处不在的苏式故事,又或者运河沿岸的家和传奇,以及唐诗宋词般的隽永质感。虽然我们心中都住着一个苏州,但是对于苏州,我们从来不是过客,因为来了,便再也不想走。  千千万万人的心中,有千千万万个苏州。  十多年前,在理想与激情交织的课堂上,我那位辞了公务员来做教书匠的导师说,“今后你们无论从政还
期刊
乍见之欢,不如久看不厌,譬如吴中的古村落,历久弥新。  吴中的太湖东西山,绿水青山间分布着许多古色古香的古村落,古村落里又散布着许多精美的古建筑。这些古村落、古建筑,是吴中的宝藏。  前不久,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认定公布了第一批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录,吴中区14个村落名列其中,数量位居各县区全省第一!本次入选的首批省级名录的传统村落中,包括了已经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东山镇陆巷村、三山村、杨
期刊
最近,我们越来越发现一个事实:不是工作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工作。当然,如今的工作定义也不仅仅是朝九晚五的上班一族,还有各种斜杠青年和自由职业者,毕竟赚钱的方式多样化了嘛。  疫情逐渐好转了,苏城许多企业都已开始复工。苏城的街头也渐渐恢复了生机,人生第一次感觉到上下班塞车也是那么的美好!每个人为了生活、工作和这个城市都在做着自己小小的努力。  近日记者采访了姑苏区吴门桥街道芳华文化创意园内的两位年
期刊
这年头有人说,保险是“备胎”,保险不是没用,而是“暂时没用”。开车途中,可不可以没备胎?当然不行。同样,人生路上,也需要一个“备胎”。因为在这辆人生的车上,坐着的不单单是你自己,还有你的家人、产业,有了“备胎”便能解决不时之需。  如今,“服务”已成为保险业的核心竞争力。看这一两年性价比高的爆款产品不断涌现,保单量猛增就非常考验一家公司的后端服务能力。近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将旗下明星系列产
期刊
何胜文,为老婆孩子下厨的一枚暖男,自述的字里行间,带着浓浓爱意。他的美食,不只在疫情这段时间,更延续到春夏秋冬四季生活的每一天。  “曾经的我,有多害怕有一天会如同母亲一样,365天天天围锅台转;  曾经的我,匆匆在路上买了早点,一路啃着早餐,踏着点走进办公室。  或许老天总爱跟人开个玩笑:自从爱妻腰椎间盘突出,直至轮椅……我成了那个天天围锅台转的人。早起的闹钟设了4个档:5点、5点10分、5点2
期刊
孩儿莲为常绿小乔木,属南方植物,喜阴、怕湿,它与八角科八角属的红茴香、红毒茴形态相近。苏州大学对孩儿莲作过分子生物学研究,结论是与红茴香亲缘关系相近。孩儿莲为俗称,也称孩儿花,四五月间开花,花形玲珑如倒挂之莲,花色如孩兒脸般红润。有专家建议将孩儿莲定为披针叶茴香的一个品种,与红茴香最明显区别是只开花不结籽。  相传孩儿莲最早种植在印度寺庙内,后引种到云南河西等地。清《洞庭翁氏宗谱》记载:东山翁汉津
期刊
土生土长的苏州吴江人,平时都在家里“折腾”什么样的美食?1986年生于吴江芦墟的毕林忠,是个不折不扣的专业吃货:2015年9月拍摄《约驾美食+》旅游微电影,拍摄吴江八大镇小吃,从此进入吴江美食圈,2018年加入吴越美食推进任副秘书长一职,4年半时间拍摄记录吴江当地餐饮美食、小吃、央视厨王争霸赛、央视记录频道采编吴江美食等,还承办了乡镇厨艺比赛,首届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厨艺大赛。2020疫情期间,响应
期刊
春天,不会迟来。在这个万物生机萌发的时节,农村里早已开始一片忙碌。  抓好农村疫情的防控,东太湖度假区(太湖新城)正协调稳步开展着农村各项常规工作:农业方面,紧抓农机、渔业生产安全,有条不紊地进行各产业园基础建设、养猪场建设;水利方面,明确河道疏浚、生态修复和消防整治三大工程的具体任务,陆续开展太湖蓝藻巡查和河道保洁等工作;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正有序开展,确保做好长效管理。  创新性、绿色性的农村建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