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繁华的苏州老会馆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5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访姑苏城的那些会馆,仿佛翻看一本久已尘封的老书,我们会沉入那种历久弥醇的厚重中去。会馆,是寓居异乡城市中同一乡贯的官绅商民所建的馆舍,目的是为便于联络感情、协调关系、谋求福利,代表外地旅居人士的利益。
  
  粤商会馆
  
  广东商人在苏州的商业活动,至少在明代已经开始,贸易商品主要是广东各地的特产。东莞商人主要贩运莞香。莞香又名女儿香,是当时女性喜爱的物品,因此东莞人多以贩香在苏起家。潮汕商人以贩糖进军苏州市场。新会商人则以贩运葵扇闻名。葵扇,俗呼“芭蕉扇”,山塘扇肆,多贩于粤东之客。
  从明末开始,广东各地商人就在苏州建立会馆:万历年间建岭南会馆;康熙初年东莞商人建宝安会馆;潮州商人于清初在苏州北濠建立会馆,因“潮人之仕宦商贾往来吴阊者踵相接”,康熙四十七年开始在阊门外山塘五图义慈巷西兴建新馆;光绪八年在侍其巷建立两广会馆。广州商帮在苏州,除了全府范围的岭南会馆和东莞县的东莞会馆,该府的新会县商人又于康熙年间建立了冈州会馆。区区一府商人差不多在同时建立3所会馆,这在苏州是独一无二的。
  广东商人在苏州建立的会馆多分布在阊门外,从冈州会馆起,依次有岭南会馆、东齐会馆、汀州会馆、绍兴会馆、泉州会馆等14处。清朝纳兰常安在《宦游笔记》中描绘到:“阊门外,为水陆冲要之区,凡南北舟车、外洋商贩,莫不毕集于此,居民稠密,街巷逼隘,客货一到,行人几不能掉臂。”这些广东商人通过在苏州的经商活动,不仅为自己积聚了巨额财富,同时也为苏州的繁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徽商会馆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流传在徽州当地的这句俗谚,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徽州人经商的由来。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把阊门、山塘一带称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由此可以想见山塘街当时的繁华。而在太平天国战争之前,这个富贵之地的商业,主要是徽州商人在支撑。清乾隆年间,光徽州商人在苏开设的大小店铺就达四五万家之多。据碑刻资料所记,乾隆三十八年,徽人在镇抚衙门之前兴建徽郡会馆,其后又在阊门外上塘街建有新安会馆。同治三年(1864年),李鸿章任江苏巡抚时,把临顿路南显子巷皖山别墅改建为安徽会馆,并于西侧建筑公祠,改园名惠荫。在阊门吊桥往南,还建有安徽码头,专供安徽商人使用。而苏州府属的一些城镇还有一些徽人的会馆,常熟、昭文二县则有徽人所建的覆园公园,在吴江盛泽镇则有徽人与宁国府旌德县人共建的徽宁会馆等。徽人所建会馆之多,足以表明他们在苏州是一个人多势众、财力雄厚的商帮。
  现在来到南显子巷的安徽会馆,门楼前有新建的铁栏护栏。左右有石库门各一,门上包铅皮钉,钉有装饰及虚空大字,连同西侧的“皖山别墅”大门,从东向西依次为“福”、“禄”、“寿”三字。巷既深又窄,石板路蜿蜒曲折,黑瓦墙顶高低起伏,形态端庄。进入大门,从上面射入的明亮幽静的光线,洒满了整个天井。天井是会馆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经商讲究聚财,按照风水理论,天井和福禄相关,四面屋檐上的雨水都流到天井里象征着四方之财源源不断流到自己家中。
  来凤桥堍的安徽会馆,是南显子巷安徽会馆的分馆,因破损得厉害,2005年被移建。修缮后,隔河相望,黛瓦、粉壁、马头墙让整个建筑显得质朴高雅,门前的两层围栏也显得更有层次。
  
  晋商会馆
  
  


  晋商应该说是苏州各商帮的龙头老大。他们经营商品之多、投入资金之多、从业人员之多,在所有商帮里都是首屈一指的。比如金融业完全由晋商来控制。据《清高宗实录》记载,“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者,多系晋省人”。山西商人在苏州建造了二所会馆,一所是全晋会馆,俗称白石会馆,一所是老山会馆。
  全晋会馆又称“山西会馆”,清乾隆三十年,旅苏晋商集资创建于阊门外山塘街,后毁于兵燹。光绪五年至民国初,建新馆于今址。其雄奇瑰丽、金碧交辉、殿宇巍峨、典雅崇阂的格韵和魅力,名播中外。20世纪80年代,经整修后的全晋会馆成为苏州戏曲博物馆,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里面有座精美的戏台。余秋雨先生在讲到这件事时说:“苏州有一个规模不小的‘中国戏曲博物馆’……尤其是那个精妙绝伦的戏台和演出场所,连贝聿铭这样的国际大师都视为奇迹,但整个博物馆的原址却是在‘全晋会馆’,即山西人到苏州来做生意时的一个聚会场所。说起来苏州也算是富庶繁华的了,没想到山西人轻轻松松来盖了一个会馆就把风光占尽。”
  
  落日余晖的苏州老会馆
  
  


  各地商人在苏州建造的会馆,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期的文化水平和建筑工艺水平。当前,我们可以从苏州已经修缮一新的几个会馆中看到,会馆的兴建和发展,与历史、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其建筑类型各异,亦非一般的官邸、民居所能比。
  会馆荟萃了天下精华,融汇了不同地方的建筑风格,形成了形象各异、千姿百态的建筑形式。而会馆群落结合店铺、民宅所形成的街巷,宛若棋盘,纵横交错。会馆所在地的地名传说,会馆的历史故事,民俗民风,古建筑艺术等等,综合而成为苏州别具一格的会馆文化、小巷文化,其文化艺术绚丽多姿,包罗万象,形同一座古文化博物馆,镶嵌在古城苏州的土地上,闪耀着熠熠生辉的光华。
  如今,散落在苏州大街小巷里的每座会馆,都是过去的见证,都能演绎出一段历史的回忆。今天终究是从既往的历史中走过来的。会馆作为一种过去的商业文化形态,作为漫长岁月的记忆,是不应该被淡忘的。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
其他文献
三诺音响2008年度首届摩机大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很多人不理解,“摩机”是怎么回事?一对简单的音箱,有什么可“摩”的?    音箱有什么可“摩”之处?    “摩机”一词来源于英文“Modify”,是修改、更改的意思。对于音箱来说,我们可以用较小的代价,通过更换一些高性能元器件或简单改进一些设计,就能使音响效果得到提高,还能获得DIY的乐趣,不失为是一条获取高性价比音箱的捷径。    摩哪里?
期刊
近期飞利浦推出了GoGear SA5345,可以直接播放RMVB格式视频文件,率先贴近中国用户影音播放器的使用习惯。  飞利浦SA5345的外观设计上颇具欧美风格,厚度仅9.9mm。纯黑色机身带有银灰色侧边,镀膜弧形坚硬面板光滑如镜,底壳经拉丝工艺处理,整机没有任何螺丝和缝隙,做工十分精细。  飞利浦SA5345的菜单界面让人耳目一新,在设定菜单中可以选择多种语言界面。右侧的四维方向键让播放控制十
期刊
PC硬件发展至今无一不以追求高性能为目标,遵循着摩尔定律每18个月翻一倍的速度增长,而高性能的衍生物——高功耗也慢慢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目前的节能技术主要以合理分配硬件资源为手段,阶段性的在低需求时降低频率、电压等等参数,以达到降低平均功耗的目的。但这种方式对峰值功率没有任何帮助,在满负荷时电脑同样会需求300W甚至高达500W的功率。  于是我们购买电源时便要按照峰值功率去购买,可市场上高功率的电
期刊
液晶已不再高贵,19英寸的LCD都快赶上当年CRT的价格了,22英寸的价格普遍也在1500元左右,即便是24英寸有几款已经降到了2000元以内。听很多用户已经跃跃欲试,准备入手。  由于19英寸、22英寸这种主流尺寸的液晶显示器价格透明,竞争激烈,JS们也想不出什么花招来,而大尺寸显示器则不然,价格不够统一,有高有低,也就造成了JS手里利润会有不同。往往导购给消费者的产品不是最好的,而是利润最高的
期刊
三诺iFi-311风云II采用典雅的亮黑为主色调,整体前面板采用了纯黑色镜面高光和模内拉丝工艺,不仅加强了视觉效果,在耐磨性方面也更加强劲,能够有效防止刮花现象的发生。在低音炮和独立功放前面板下方,以及两个卫星箱前面板的上方均镶嵌金黄色的花纹图案,光影与丝印花纹交相辉映,与整个音箱搭配起来让人感觉到一种古典之美。  三诺iFi-311风云II在独立功放前面板上设有音量调整、高音、低音增益旋钮,功放
期刊
WD6400AAKS作为凭借业界第一块320GB单碟容量和不俗的性能赢得了满堂喝彩,而Western Digital(西部数据,简称西数)在昆腾、IBM、迈拓这些巨人一一倒下的今天还站在硬盘界和希捷、三星等公司瓜分天下,实力必不可少,而市场策略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这不,最近发烧友们流行一句话,买西数要选黑盘。黑盘?难道盘片是黑色的吗?其实不然,西数的桌面高端硬盘早在40GB~80GB容量那个年代
期刊
洋垃圾,提到这几个字都会感觉心惊肉跳,可是在不少DIYer眼中,洋垃圾与“精品”、“性价比”这样的词竟然可以有所联系……    洋垃圾无线路由功能多    尽管2001年就出现了带有无线功能的笔记本电脑,但无线路由器是自去年开始才逐步降价。早先11Mbps速度的无线路由器正品价格多在800元左右,随着54Mbps路由产品的出现,价格才“滑落”到500元左右。那么,同一时期的洋垃圾无线路由器又是多少
期刊
众多主板上标识着采用高档HDAudio音效芯片,ALC888,而各大媒体也统一说辞,凡提及HDAudio必说到采用最好的ALC888,且不谈集成声卡是否音质够好,ALC888真的是集成声卡里最好的吗?实际上大家都被欺骗了,888其实是Realtek HDAudio集成声卡里仅仅稍强于883/882的集成声卡芯片。  为什么ALC888在主板上较常见呢?ALC885 /888/889是通过了微软Mi
期刊
五月槐花香  曾经,每当五月时节,老屋门前的那几株槐树便格外鲜活起来,不但叶片极其浓密深绿,伴着蜜蜂的声响与蝴蝶的翩跹身影,大串大串的洁白花朵也绽放的热烈喧嚣,微风吹过,幽香阵阵,心情格外舒畅,天气也十分硬朗起来,阳光明媚,晴空如洗。  大好春光,似乎注定了追逐恬静慵懒心情的不经意的油然而生,而母鸡却给出了最直接的答案,不再积极下蛋觅食,却整天缩着脑袋咯咯叫着,虽然将头数次按在冰冷的水中依然如故,
期刊
AMD/ATI 4000系列的横空出世,让一向桀骜不驯的NVIDIA真是吃了大苦头,不但各大媒体、论坛一片红色推荐的海洋,连NVIDIA自己也不知如何是好,频出昏招。继8800GT变身9800GT,8800GS变身9600GSO之后,这个已经是马甲的9600GSO再次变身,马甲的马甲—新版9600GSO准备上市。那么这个新版9600GSO到底是何方神圣,或是何方妖魔呢?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前一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