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桑田无字书

来源 :科学24小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y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宋诗人文天祥写过一首诗:“海上仙子国,邂逅寄孤蓬。万象画图里,千崖玉界中。”描绘了一幅美如仙境的山水风光,这里的“仙子国”就是浙江的临海。
  临海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非同寻常的地质奇观,火山喷发、海水侵蚀、河流冲刷以及亿万年前掩埋下的古老化石,共同书写了一部“无字天书”,打造了临海国家地质公园。
  
  雄伟百态的火山岩柱
  在英国北爱尔兰的大西洋海岸,有一段长6千米的石堤,它是由一根紧挨一根的玄武岩石柱组成的。当地传说,远古时代的巨人搬来了这些石柱,所以称之为“巨人之路”。而在临海连盘东部大堪头村附近,也有这样一片数量多达1500万根的石柱群,它们有的直立,有的倾斜,排列紧密。石柱的形状十分规则,或为六边形,或为五边形,或为四边形,边长一般为15~60厘米,仿佛人工精心雕琢一般,当地人将它们分别命名为万柱峰、千柱崖、栅栏壁和巨人道等。
  难道它们也是巨人搬过来的吗?当然不是,如此壮观的奇景绝非人力所为,而是大自然的杰作。
  
  地质学家研究发现,此地原本是一座火山的火山口。当炽热的熔岩从火山口喷出时,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岩浆表面会形成无数的冷凝收缩中心,岩石物质向固定的内部中心持续聚集。结构均匀的岩浆,其收缩中心呈均匀等距离排列,而且相互之间呈等边三角形排列,当彼此之间的裂隙裂开之后就形成了规则的六边形石柱。结构不均匀的岩浆,则会形成不太规则的四边形、五边形甚至七边形石柱。大面积的火山岩柱不仅是古老火山口存在的重要证据,同时也十分完整地向我们展示了火山地貌的原始形态。面对这片壮观的岩柱,你一定能感受到数千万年前那次火山大爆发的震撼威力。
  山海相连的海蚀地貌
  在临海市桃渚镇东约8千米的海岸线上,有一个著名的海滨,名为龙湾海滨浴场。海岸边怪石嶙峋,海湾中间部分则是细腻的沙滩。眺望大海,碧水蓝天,山海相连,美不胜收。
  这里也是临海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典型的流纹岩海蚀、海积地貌景观,海蚀崖、海蚀台地、海蚀柱、海蚀壁龛、海蚀洞穴、岸礁、岛礁等随处可见。
  朱门沙、北沙和南沙都是这里的海滨沙滩,海水的侵蚀将坚硬的岩石打碎,然后搬运至此,形成质地细腻的沙子,故有“浪淘金沙”的说法。在北沙至朱门沙这一带的海边礁石上,存在着古火山的熔岩流纹构造。所谓的流纹构造就是岩浆流动时,不同颜色的条纹和拉长的气孔形成的定向排列,它真实反映了当时熔岩流动的方向。这些礁石形态各异,很多人喜欢将其作为假山盆景的石材。海岸边还有诸多大大小小的海蚀洞穴,它们都是海水常年冲刷侵蚀的结果,“以柔克刚”的道理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亿万年前的临海翼龙
  1986年的一天,一位农民正在山上开采石料。突然他在岩石中发现了几块看起来像是动物骨骼的石块,他把这些破碎的石块拼接在一起,惊奇地发现这竟然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动物化石骨架。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没过多久,这位农民在开采石料的过程中又陆续发现了几具同样的动物化石。相关专家经过仔细研究后认为,这是一种生活在晚白垩纪的翼龙新种,也是我国南方首次发现、临海独有的翼龙化石,最终被定名为“临海浙江翼龙”。
  
  翼龙,生存于三叠纪晚期到白垩纪末期(约2.1亿年前到6550万年前),身上长有翼膜,展开之后能够飞行,是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能够飞行的大型动物之一。“临海浙江翼龙”的翼展达5米以上,喙细长尖锐,没有牙齿,属于一种以鱼类或浮游动物为食的翼龙,但它的飞行距离有限,所以只能生活在海边或湖泊沼泽附近。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地质学家可以推测当时翼龙生活的古地理环境,这对科学研究而言意义重大。
  
  令人陶醉的桃江十三渚
  在临海市桃渚镇的西面约3千米处有一片水域,从上空俯瞰,这里就好像是一片海洋,其中又散布着几个大小不等的岛屿,好似漂浮在水面上的几片荷叶。而身临其境时我们才会发现,这里竟然是一处世外桃源,人称“桃江十三渚”。
  渚,古意“小洲也”,即水中的小块陆地。桃江十三渚原本是山前河道的冲积平原,周边是高低起伏的山峦。河流自西向东蜿蜒流过,河道曲折迂回,纵横交错,形成网状,将平坦的土地分割成十三块,中间是农民耕种的土地,青山、绿水、红花相映成趣,季节不同,风光各异,一年四季美景变换,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美丽田园风光。驾一叶扁舟,便可真实地感受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其实,临海不仅是地质资源的宝库,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为了防御倭寇入侵,人们在紧邻桃江十三渚的西侧,修建了抗倭卫所。后又于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修建了带有城墙、城门、瓮城的城池。现如今,桃渚古城已成为人们研究明代海防军事的重要古迹。
  曾有人写了一副对联来赞美临海的地理风物,上联曰:“火山岩柱,冷凝收缩,雄伟百态;流纹台地,八千万年白垩纪,剥蚀风化,面目全非,沧海桑田无字书。”下联曰:“水海相连,精心耕种,锦锈十分;桃渚古城,六百余年朱明代,战乱洗礼,风韵犹存,社会前进有证据。”这真可谓临海奇特地质和历史遗迹的真实写照。
其他文献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是指利用计算机及其图形设备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智能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的,一般应包含知识获取、推理机制、知识库、数据库管理机制、显示系统等部分。  智能概念提出之后,一大批专家和学者开始关注它的应用潜力和经济意义,并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计算机科学家们相继对集成电路、建筑物外形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甲型肝炎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常呈周期性暴发。传染源是急性期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多为生活接触传播,主要通过粪口途径感染。甲型肝炎病人自潜伏末期至发病后10天传染性最大。我国是甲型肝炎病毒的高发区,甲肝位列我国各型肝炎发病之首。克敌疫苗大获成功为了预防甲型肝炎,各国科学家纷纷进行疫苗研发。浙江普康生物技术股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我国有8亿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水稻产量的稳定与持续增长,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杂交水稻的优势利用1973年,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首次在世界上实现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而后杂交水稻在我国迅速大面积推广种植。1980年代以来,杂交水稻的种植占全部水稻面积的一半,产量占到60%。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使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提高了15%~20%。杂交水稻的原理是对水稻杂
在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兰娟院士领衔,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汕头大学、香港大学、复旦大学等11家单位共同完成的“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项目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标志着我国新发传染病防治工作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新发传染病始终是全球安全的重大威胁和人类
工作中的李兰娟浙江是海洋大省。海洋能研发事关国家海洋战略、海上国防建设、国家能源战略,对重点产业领域如高端装备制造、海岛能源供给、海洋特色经济等具有深远意义。2016年1月,装机容量3.4兆瓦的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总成平台在浙江秀山岛南部海域安装,并成功实现兆瓦级大功率发电、稳定发电、发电并网三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海洋潮流能发电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掌握规模化开发利用海洋能技术
潘德炉,1945年12月26日出生于浙江东阳,海洋遥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动力环境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其主要学科研究方向为遥感模式识别和应用。潘德炉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一次,一等奖五次。2000年获国家科技部“863”项目重要贡献奖;2002年获国际光学工程学会遥感科学成就奖。科学创造的机缘,总是偏爱善于积
杨小牛,1961年6月17日出生于浙江衢州,1982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系,1988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信号处理技术专家,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嘉兴洪兴路,该市第一个工业开发区的中枢,也是嘉兴容纳最初一批内迁工厂的地方。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简称三十六所)就在那里。嘉兴人几乎都知道三十六所,但除了知道它
智库,即智囊机构,也称“思想库”或“智慧库”。现代意义上的“智库”一词最早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指那些从事预测军事计划或以军事为主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及政策咨询机构,如美国的兰德公司等。到了20世纪60年代,“智库”这个词汇成为政策分析领域的专业术语,且被广泛应用于独立研究机构。由于国内外政策制定过程存在差异,智库的定义也有所区别,综合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智库是以政策影响为主要目标的一种稳定
根据要求,省科协、省教育厅确定杭州第二中学、杭州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杭州外国语学校作为浙江省中学生“英才计划”试点高中,尝试用新的方式培养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作为我省唯一一所参与“英才计划”的试点高校,浙江大学在诸多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拜师仪式: 增强学员归属感  “英才计划”学员选拔结束后,头一件大事就是拜师仪式。 拜师仪式后,各学科导师分组与学员及家长会谈,简单介绍“英才
南极,曾经是多少人心中的梦想。之所以说它是梦想,因为它在遥不可及的世界尽头;因为抵达它的困难重重;当然,还因为它的冰清玉洁,不染尘垢;更因为它的与世无争,淡定地抵御着世间的喧嚣嘈杂。几乎所有人都把南极想象成一帖万能良药,来到这里,似乎就可以搽拭伤口,抹去血污;可以忘掉烦恼,摒弃欲望;更有甚者,希冀着能在圣洁的冰雪世界里邂逅美丽爱情。尽头去南极的船很少,除了有科考任务的各国科学工作者以外,真正能装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