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导”游:单元导图和引言的教法初探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wa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材每单元开头的单元导图、引言是编辑老师付出辛勤的劳动而完成的,是难得的教学资源!有效的单元导图、引言对教学目标的落实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我们应该积极开展单元导图、引言的教法,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将单元导图、引言融入其单元的教学中。本文从单元导图及引言被忽略的缘由、意义及教学中的处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尝试性的初探,为单元导图、引言的有效教学提供可资借鉴的意义。
   关键词:单元导图;单元引言;作用及处理
  
   一、当前的现状
   初中数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学科,其基本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展示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做到让学生从现实中学数学、做数学。单元导图及引言不仅很好地诠释了生活中的数学,而且形象地引入本单元要学习的核心内容。然而,笔者参与的各项听课、教研活动中发现,我们很少有老师在关注这部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为何会忽视呢?可能不少教师认为单元导图及引言只是一个“开场白”,没有实际的价值,花费课堂上宝贵的时间进行这部分教学,还不如把这段时间用在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上。因此,在开始每一单元教学时,习惯单刀直入,对单元导图及引言要么简单说明,要么推给学生,要么弃而不管。教师不理睬,学生又如何重视呢?另一部分教师或许认为单元导图及引言与考试并无直接关系,因此视为摆设,编者的良苦用心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用好这些素材,大有好处
   (1)观察单元导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是学习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单元导图将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画面呈现出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进行知识描述,它们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最好素材。
   (2)借引言设问题、铺情境,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形式逻辑的奠基人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问题惊讶开始的。”单元开始的引入环节就像电影的序幕一样重要,如果设计合理,运用得当,就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奇效。引言中常常提供众多有趣且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能引发学生思考。
   三、单元导图和引言教学的几种处理方法
   (1)先引单元导图,再导出引言。因单元引言内容涉及一些尚未学习的概念,因此,第一课时教学可以介绍单元导图的一些具体生活场景,引入一些必要的概念,并由此引发本章学习内容的话题。比如七上教材第一单元《从自然数到有理数》中,单元导图形象地展示了珠穆朗玛峰的最高海拔:8844.43米,历史最低气温:-60℃,最低点海拔:-155米,历史最高气温:49.6℃。图中表示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发数的范围进行扩充的必要性,从而引入负数的概念,然后建立有理数的概念。实际上,这个过程就是单元引言中的内容。学生在看书时能够体验到“数系的不断扩充体现了人类在数的认识上的深化。就像人类进入太空实现了对宇宙认识的飞跃一样,负数的引入是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飞跃”。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让学生能够听懂老师在说什么,将来我们可能要研究哪些问题,学习什么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追求自然的过程,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不能让学生感到莫名其妙、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2)通过类比,导出引言。通过与以前学习内容的类比,导出引言,提出本单元学习的任务。例如,在学习第三单元《实数》时,单元导图提供了一幅一批跳伞运动员跳离飞机后非常漂亮的图片,顺势说明在打开降落伞前,下降的高度d(米)和下降的时间t(秒)之间有关系式d=5×t2(不计空气)。请求出跳伞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前下降875米所需的时间。如何求t呢?这时,就必须建立新的数的概念:无理数,从而很自然地引出本章需要學习的内容:实数。这样的介绍使得学生能够基本了解今后学习哪些内容,对整单元学习具有引领作用。同时,促使同学们怀着对这一单元知识期待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
   (3)引入数学史,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文化应尽可能有机地结合初中数学课程的内容,选择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反映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七上第三单元《实数》中的单元引言,是与数学文化有机结合的一个重要体现。在学习“实数”之前,可以简单介绍无理数的发现过程。因为实数概念主要是因无理数的发现而产生的。此时,老师就可以告诉学生:公元前6世纪,有个数学权威叫毕达哥拉斯,他曾断言,任何两条线段相比都可以用两个整数之比来表示,由此推导出自然界只有“整数”和“分数”两种数,不存在其他的数。但他的学生希伯斯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其对角线和边长不能成为整数比,既不是整数,又不是分数,而是一个当时人们还未认识的数。这种新数如同圆周率一样,在自然界大量客观地存在着,于是人们将它取名为“无理数”。这引起了所谓数学史上的第一次危机,建立了“无理数”,扩大了数域,为数学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上内容的简单介绍,展现了实数发展的过程,对提高学习兴趣,进入实数的学习都有很好的激励作用。
   总之,单元引言的教学要设置恰当。单元引言毕竟是“引言”,不是对全单元内容的全面概括。因此,把握好“度”,做到“恰当”二字就显得十分必要。单元引言的教学,内容涉及面往往较广,时间跨度往往较大,知识储备往往要求较多。因此,应该是“虚”的多一些,“实”的少一些;宏观的多一些微观的少一些,宜粗不宜细。这样,教师就能够更好地挖掘出教科书的含义,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去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把学生培养成新世纪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
   版社,2002.
   (乐清市城南一中)
  
其他文献
摘 要:《機械制图》课是当前职业技术学校师生普遍反映较难的一门课程,课程的难点是学生识图、绘图技能的培养。在复杂的立体转化为平面和平面转化为立体的空间认识立体的思维活动中,大多数学生都存在难以适应的情况。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需要和《机械制图》课程的特点,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上对《机械制图》课教学进行改革研究,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
【摘 要】思維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可以运用于识字、背诵、习作等学习领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它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对中心字词和关键字词予以强化,让文字以图形的方式储存在脑中,使学习内容直观形象,便于理解和记忆,有助于思维的条理化,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思维导图;语文;识字;背诵;写作  语文在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
一、注重基础、突出重点,加大对主干知识的复习力度  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数学中一些隐含的知识点、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第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因此建议学生要先把书本吃透,要先把书本上的常规题做好(近几年有很多高考题都来源于教材),在教师上课前要预习,必须在自己的头脑里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做小结和归纳。上课要把教师解题的方法学到手。每个学
【摘 要】童话是一种复杂的文体,具备的特质相当多。对童话特质的认识不清晰,容易出现一些教学偏差。其实,童话是要用来讲的,让孩子讲述童话意义非凡,其次,童话还是适合表演的,在讲述或者表演的同时来发现童话的叙事特点。  【关键词】童话教学 讲述 表演 叙事特点  我相信一种说法,儿童的成长实际上“复演”着人类的进化。千万年前,人类在童年时代,面对日月星辰、天光云影困惑不解,于是用神话来解释。相对应的,
【摘 要】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儿童文学样式,已越来越受教师、家长的青睐。但要拉近绘本与儿童的距离,必须摒弃将绘本教学“训练化”的倾向,以“趣”字为先,通过引导儿童读图画来叩响绘本阅读之门;引导儿童听故事来开掘绘本阅读之泉;引导儿童动起来体验绘本阅读之妙。  【关键词】绘本阅读 回归 儿童本位  绘本图文合奏——用图画和文字共同讲述故事。加拿大著名学者佩里·诺德曼在《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中说:“一
【课程名称】走近千古诗圣——杜甫  【课程类型】语文拓展性课程  【课程简介】  杜甫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尊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将比较系统地了解被誉为“诗圣”的杜甫曲折的人生经历、一生中遇到的主要朋友及对他的影响,了解被誉为“诗史”的经典诗歌作品;开展生动有趣的文化活动:对诗、写诗,为杜甫“找工作”,制作微信朋友圈,跟着杜甫去旅行……在充分的合作
“世界上唯一能吸引少年,使他们感到钦佩,有力地启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是那些智慧过人、智力丰富而又慷慨大度的人。”这是前苏联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诸多名言中的一句话。这句话启发着我去反思、去探求语文教学的要义。怎样能做一个吸引学生,受他们爱戴,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力的教师呢?   一、与书本打交道,做一个博闻强识的教师   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教师应该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五湖四海,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