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三位老艺术家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ww1980ww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三位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同是94岁的陈强、张瑞芳和86岁的黄宗洛相继离去;除了家人好友,几乎所有的影视大腕明星都赶来为他们送行。在送别的队伍里,更有许许多多泪眼婆娑默默无闻的普通市民。
  人们悲伤不已,唏嘘一个时代结束了。
  然而,最引人深思的是演艺圈外的老百姓为何也是那样地伤感,那样地不舍?我想,三位老演员无论在艺术造诣还是做人做事上,都给我们的演艺界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而他们身上一定还有某种共同的东西深深地触动了老百姓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那么,到底是什么触动了那么多老百姓的心底呢?
  据人称“龙套大师”的北京人艺著名表演艺术家黄宗洛的二儿子黄海波回忆,黄宗洛一生饰演小角色,在生活中,他把与每个小人物的相遇都当做一种缘分。出身高级知识分子的他为人随和,从来对钱啊待遇啊都不计较,总是乐观接受。他家住筒子楼时,没有人打扫楼道,老人就自己拿着拖把擦楼梯,每天都乐呵呵地从四楼一直拖到一楼。
  做事果断利落、性格爽朗泼辣的农村妇女李双双是张瑞芳留给大家的银幕形象。鲜为人知的是,在生活中她和李双双的原型——林州市城郊乡黄华村妇女刘凤仙也是好朋友。当年,刘凤仙任大队妇女队长,白天,张瑞芳跟着刘凤仙去开会、派工、学习组织生产劳动,还跟着刘凤仙参加田间劳动,晚上,她们促膝谈心,学习纳鞋底儿、缝被子、擀面条……五十多年里,戏里戏外两个“李双双”,虽然身隔两地,但友情不减。张瑞芳回上海后,给刘凤仙寄过漂亮的发卡。2000年,张瑞芳的作品集《瑞草芳华》出版后,她还给刘凤仙寄去一本,并在扉页上写下了“凤仙老友留念”。后来,她又给刘凤仙寄去了眼镜、丝巾等物品。而刘凤仙亲手给张瑞芳做了两双绣花鞋垫,张瑞芳舍不得垫,当成工艺品珍藏。有网友回忆:大约10年前,张瑞芳还开了一家老年公寓,她用自己的影响、用自己的钱,给那些晚年孤独、无处安身的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家,虽然艰难,但一直坚持着,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回忆起银幕上最“坏”的好人、电影大师陈强,曾北漂十载的济南市民谭强感慨不已:“最难忘老爷子亲手做的牛肉炖萝卜,配上大油饼。我那时候年轻正长身体,一顿就能吃一整张饼,老爷子看我吃得香,连连说,多吃一点,好啊,真好。”就是这位“很节俭,不爱乱花钱”的陈老爷子,让漂泊在外的北漂青年有了家的感觉。
  无论是小角色还是大人物,不管是农村妇女还是反派角色,三位老演员惟妙惟肖的表演,当然源自他们精湛的表演艺术,更缘于他们的表演“接地气”,才能反映出最底层普通民众的愿望、渴求,才能以真正的艺术滋养大众;而在生活中,无论是大事还是小情,他们不虚不套,本本分分,因而与平民百姓心有灵犀,息息相通。“接地气”,传达的正是老一辈艺术家身上永不退色的平民色彩。
  毋庸讳言,近年来,人们也常常看到一些年轻的影视大腕在银屏上虽风风光光,说着空洞华丽的大话;但在私底下的生活中却极其猥琐——或酒醉驾车出手伤人,或一掷千金吸毒嫖娼……热衷于旁门左道的他们和三位德艺双馨的平民艺术家的情怀犹如天壤之别!
  如此这般,面对三位老艺术家的谢世,老百姓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潸然落泪?他们,是平民百姓记忆中最可宝贵的一部分——这大约便是三位老艺术家能够征服草根百姓的真正原因所在吧。
  (责编:田茵)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期刊
期刊
1 创新实验的目的rn在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生物进化的原因”一节中,有一个“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的探究实验,学生非常感兴趣,但由于教材选用的背景材料布料易皱折,“猎物”
期刊
作为中国安防出入口控制领域的黑马力量,深圳市道尔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32966;股票简称:道尔智控)以“让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品质更安全、更便捷、更满足”为企业使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一、视频图像在公安领域的应用现状视频监控系统作为"辅助决策、引领实战、指导防范"现代化城市防控体系的技术支撑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一些已经初步建立了视频联网平台的城市,在实际使用中逐步发现了存在平台视频回放下载权限区分不清、运行维护管理难、存储空间浪费大、视频图片检索难、计算速度慢等问题,尤其是对视频数据的应用主要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我们满怀收获的喜悦,送走了难忘而不平凡的2015年,迎来了充满希望而富有挑战的2016年。值此辞旧迎新之际,谨向本刊所有读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