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中奔跑的官渡小鹿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ch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天微雨,虹发来信息问,明天是否去官渡?
  我一时不知怎么回复。
  因为手机卡卡卡,想是积存了太多的信息,我也不知道是否信息都有用处还是都有趣味。因为没有及时删除,我看不到新的信息,错过了太阳的重新升起,都是有可能的。
  我没有看到王老师的信息,错过了会议名额。当看到官渡是会址,我心生遗憾。
  千年的渡口,历史的渡口,渴望一见。我不只是错过了见面王老师和其他师友们。
  官渡,官渡,似一头小鹿,在我心上,奔突,跳跃,我看见了那头美丽的小鹿,穿越历史丛林,跨过千年史册。
  我说,我想去,见到师友,我想闻一闻官渡气息,看一看梅花鹿奔跑着的地方。
  官渡,小鹿,当年的那只,它还在奔跑,阳光下,史册里,新时代。
  我想看,可是,我错过了名额了。不去了。
  我想,如果是我,当年肯定不会去追赶那一头逃跑的梅花鹿,我不追,那想跑的东西,可能是物,是时,是机,也可能是心,梅花鹿想跑向哪里,就让它跑去哪里好了。
  如果不去追赶,就不会有大将被捉,就不会是这样的官渡了吧——其实,不管结局如何,官渡依然如此模样,只不过,可能会改了它的名气与声望。
  想随曹操,就让他随曹操,愿跟袁绍就让他跟袁绍呗。如果是这样的心态,哪还有官渡以少胜多,历史应该无趣多了,也许是另一种趣味了。
  虹解劝,去吧,不占名额,自己来往,听会,见师友。
  好的。去官渡,跨桥,进村,巡营,见小鹿。
  细雨中,出发,车行,如小鹿。
  奔跑,奔跑,在细雨里……

[2]


  细雨里奔跑的官渡小鹿,它从哪里来?从营帐里来,从深草里来,从大地深处来。
  何为细雨,何为官渡,何为小鹿?
  谁心上,哪最重。
  细雨飘洒,官渡在细雨中;小鹿奔跑,奔跑在官渡,官渡在细雨中;小鹿,奔跑在细雨中的官渡。
  官渡桥,官渡,逐鹿营——三个村,车抵官渡桥村,在大军过桥的地方,我喝下一碗胡辣汤,吃了一根油条,我仔细的审视,看一看哪一位是当年为曹操牵马的血脉。他的手掌,他的身影,他的目光,可有印记,关于刀光剑影,关于歲月更迭,关于潮涨潮落;我仔细辨识,瞧一瞧哪一个是当年为袁绍扶过马镫,提过马灯,抄过马粪,呈过文书,他的血脉,可有流淌着鹿当年温热的气息、呦呦的轻鸣,流萤一般的岁月,滴水似的代代无穷已的性命里,流转,轮回。如风,在细雨中,呼喊。
  历史的天空下,细雨,微洒,落满衣衫。
  粉的、白的、紫的、蓝的……一棵棵,玉立着,清秀俊拔的蜀葵们,陪伴着官渡桥村、官渡寺、官渡村、逐鹿营。村村,桥桥,路相联,细雨漫漫,向天边洒,把大地上的村村落落,连成一片,望不尽的平原,无边的天空,是历史,也是当下。
  我的思绪是那头小鹿,在细雨中奔跑,似曾相识的雨燕,在绿檐下呢喃,向我讲述:三国、英雄、星空和太阳。
  等待开会,在村办跟负责人聊官渡痕迹,他向我讲起拴马槐。从多老多老的老人,那些老人,我辈也没有见过,那些老人们就说,他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那槐树就在,那时的大人们也是这么告诉村里的小孩子的。大槐树是官渡之战时候,曹操拴马的槐树……
  心上立刻生出一棵大槐树来。
  我想去看看,来不及了,要开会了。
  合影,与官渡合影。
  天空不空。天空里,奔跑着千年前的那头小鹿。
  大槐树,是官渡历史在大地上的存在,它生长着。我想去看看。大地上,会生长的时光。
  坐下开会,现实与历史打通,三国人物走出来,站立在会议的桌案上,与众文友、大家、大师,相谈甚欢,思接千载来,视通万里去,三国风雨来眼前,古今声响聚耳畔,文心就在脚下的古代战场上,一跃升起。在心头,在桌案,在脑海,在话谈中,奔窜,跳跃,是那一头小鹿,当年官渡之鹿。奔着,跑来中原文坛。

[3]


  细雨中,参观官渡寺,虹撑了她的伞,罩晴了我俩头上一方天。
  天晴着,我们行走在官渡寺,寺里,无雨水,雨水顺着檐牙流淌,屋檐也许是新,雨水确是旧时常新,雨水呀,流淌多少年了?见证过一千八百多年前官渡的剑影与喧嚣,更看到过之前与之后的光影,绚烂与斑驳,流淌,流淌。
  寺内一位瘦弱的女尼,映入我的眼帘,她那么羸弱,让我心生疼惜,她在官渡寺侍青灯,佛在她心上,她其实是数千年来,中国女性之一,是那个瘦小的身影,我的疼惜,随雨水飘洒。
  小鹿飞奔的时候,意识到方向了吗?知道是去了哪里、谁的阵营吗?不得而知。或许,她知晓,或许她不明了。瘦瘦的小女子,身影秀气,是难舍官渡,俨然那年的小鹿,回身,转形,来守候这一片热土吗?官渡寺里收着官渡热土上的光阴,光阴里,奔跑着那一枚小鹿。
  思绪在雨里,飞奔,如那一枚千年前的小鹿,花儿一样,跳跃,舞蹈。
  千年之后的我,只是默想,想跑的东西,干嘛去追呢。
  生命的过程,时光的流淌,顺势而为,不好吗?
  热爱顺其自然的美好,会少了许多纷纷扰扰,也不必追来赶去,还是交给时光,那小鹿,风日里来去,身上挂了谁的功与名。
  星与月,掩尘埃,尘埃淹没光华。
  光华,大地,河流,行走大地,我崇尚诗意栖居的美好。
  虹的伞,是我的心空里一颗白天的星星,如草蛇灰线,近廿年,骋一际时光,沿岁月走来,一如,我们一同正在行走的官渡,这史里的、这雨里的、这冰冷成追忆的官渡、这温热在足下的官渡,官渡的初夏里行走,虹与我,我俩共撑一把小伞,伞,那么小,已足够宽敞,此时,罩晴,我们的天空与心空。
  花开官渡,官渡开着花。
  人是大地上的花朵,水在林中流,人在古村行,官渡人在时代里开着花;   文友们来,徜徘笔墨间,开一串文字的花。
  吾与虹与众友,人类与自然,一份情意,驰骋,如鹿,开时光的花。

[4]


  阳光下,拎着官渡公元2018年初夏的新蒜,行走在繁华的郑州街头,我看到大街上,处处是官渡与小鹿,有隐,有秀,历史的原野,是一轮一轮崭新又崭新的碧绿色,葳蕤,生光。
  天空大智慧,大地大包容,生命的轮回里,鹿是美好,是前行的热念与向往。
  细雨里的官渡,每一个人,每一颗心,如沃野,奔跑着一只鹿,它是有形,也许无形。是追逐的功与名、希冀的利与碌、生命前行的热爱与美好、阳光下的大自然和大自在。
  我热爱顺其自然的美好,写字给予心灵自由,蓝天下,谁的心上没有一只小鹿,奔跑,奔跑,虽然时日匆匆,想做的喜欢的都还没有来得及就老了,就如同我想望一望那一株官渡的拴马槐没有来得及就返回了,其实,世间小鹿,天底下奔跑,谁喜欢是谁的,在谁的心上,就是谁的,如风,如细雨,不必抓住,也不需握紧,他只风行,我只相望,目光的注视里,我豢养了我的风,他便是我的。我的小鹿,你尽管奔跑,你有你的方向,我有我的目光,紧随的时候相随相行,你奔向我不想去也到不了的远方,许以我的目光如水,愿逐月华流照,拥有你,是世俗煮雨的好,没有你,是神曲弹雪的妙。
  喜欢着自己的喜欢,安详,悠然,自在。
  小鹿,奔跑,在细雨中,奔跑,奔跑……
  那流经大中原的黄河水,如带,从时光里来,到时光里去,闪闪,有光,有鹿,随行。

[5]


  我惦记着看曹丞相的拴马槐树,惦记了,又惦记,那槐树,在心上生长起来。
  村支书是位退伍军人,他对老槐树情有独钟,他说他童年常在树下玩耍,听老人讲官渡故事,种下英雄情结,是他沿着童年的故事和向往走进军营,还是沿着英雄情结与少年襟怀又走回生长的小村庄。全心全意建设官渡村,看好老槐树的根。
  他说,他没文化,不懂历史,但是他的根扎在这里的泥土里,就跟那棵老槐树一样,把根扎在大地上,生长起来。
  我不禁赞叹,这就是你的文化,你热爱,而且在践行你的热爱,还要怎样有文化?
  这村支书,壮壮实实,引领着作家们走官渡路、过官渡桥、饮官渡水,句句话蘸着官渡情,不就是活脱脱一棵行走着的有文化的官渡大槐树吗?
  “根深才能叶茂,我们官渡人扎根时代沃土,建设好美丽乡村,人与自然和谐幸福,要让梦开花!”皱纹如刻,脸膛黝黑,话语无多的他,多像是一棵拴馬槐,每一个脸上的褶皱,分明是心上的一朵花,被阳光雕刻着。
  时间里往往有太多来不及,官渡匆匆,没有看到那棵曹操的拴马槐,在惦记里生长起来一份想像,这想像跟官渡的村支书相像,他应该是一棵土生土长的官渡槐——那么多的官渡人呢,是不是,阳光下,都是一棵树?一棵棵,长成林,是一片槐树林,茂密,繁盛。

[6]


  官渡,也和其他一些美妙的景点一样吗,去了就不再离开,它泊在人心上。其实,它在史里,今人的心头,存留几多它的光与影呢。
  红日,碧空,白云朵。
  光与影里,我看到那槐树,一棵,一棵棵,它站在光与影里,生长着——风,吹,花,落,雪,飘,月光似霰。
  蓝天,长河,黄土地。
  一枚小鹿,在中原沃野上奔跑。
其他文献
老树有一种沧桑的美,穿越时空;老树有一种静默的美,净化心灵;老树有一种从容的美,荡涤灵魂。  那是一棵栗子树,是整个云梯山谷的栗王,我用双手抱抱她,仅仅环绕半圈。她那么壮,又那么弱,根部上方大约20厘米处,有一空隙,是为了让阳光穿越,温暖树下小溪里的鱼儿吗?我不知道,但是那裂痕斑斑的树身,像经历了风霜,经历了雨雪,被岁月雕刻的老人的脸。一种沧桑的美,让我肃然起敬。即使有阴霾,有雷电,有冰雹,生命自
我是一个孤儿,自父母相继去世后,我开始踏入社会,没有文凭没有背景的我,扫过大街,当过服务员,洗过厕所,做着最苦最累最卑微的工作,在积累了一定的阅历和资金之后,我毅然的远离喧嚣的繁华都市,远离忙碌的鼓点和光怪陆离的人群,隐身于江南的一个小镇,开了一家客栈,一边写作,一边经营生意。  客栈常年招聘打扫的店员,包吃住,但没有工资,许多在大都市里厌倦了工作的人们都会放一个假期来到这里,住上十天半个月。在这
《晋书·左思传》上记载,晉代文学家左思写成文学巨著《三都赋》,但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京城洛阳的纸张因此供不应求,纸价大幅上升,成语“洛阳纸贵”由此而来。  我们再看一个现代的例子,一个名叫斯蒂芬·金的美国著名恐怖小说家在网上发布并发售他的新作《骑弹飞行》,每本两个半美元。两天内它的下载次数就已经达到了50万人次,一个月后,斯蒂芬·金宣称已获得45万美元的收入。
凌潇肃1980年5月22日出生于陕西西安,自幼生活在西安电影制片厂的他从小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中学时代进行过专业五年短跑训练。高二时,身为国家一级运动员的他觉得自己的理想还是表演。1999年,凌潇肃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凌潇肃的名字不好记。早年,他的名字叫凌肃。他的体育老师觉得这个孩子天赋很好,就自作主张地在他的名字里加了个“潇”字,希望他以后成为一个潇洒的人。凌肃就改名叫
一、注重目标引导,形成导师带徒的浓厚氛围  油田党委青工委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青工导师带徒活动的指导意见》后,结合全厂工作实际,通过“三个明确”,层层发动、层层落实领导责任,认真制定活动方案,周密安排、积极组织实施。通过召开基层干部大会和团支部书记会议,深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形成了团委带头抓,团支部具体抓,广大员工踊跃参与的导师带徒工作新局面。  在查找不足中明确方向。开展了青
三月里,去扬州。东关街熙攘如常,远远望见名为“花局里”的小巷古韵萦绕,心底生出“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的感想。江南之于我这个北国之人,是一场蓄意已久的梦,走进扬州的清灵,负累琐碎渐渐从心里剥离,一直渴望居住于草木盈花之间,徜徉纯净清芬的气息里涤荡身心,而此刻从繁芜杂章偷得浮生几日,已是了却心愿。走向“花局里”,也走进了诗的深处。  郑板桥的“千家有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道出了古时广陵的诗情画意
长沙,是一座舌尖上的城市,长沙人爱吃、好吃,能从美食中找到生活的快乐与满足。长沙是一座被美食包围的城市,热爱美食的吃货是怎么也不会忘记它的。长沙,是一座充满火辣直爽的城市,它是芙蓉国里的一抹灿烂的朝晖,是湘水之畔的灵韵所在。  古朴的坡子街两边全都是饭店小吃,到了坡子街,你可以暂时把脚落在这里,悠闲的从街头吃到巷味,长沙的风味小吃你可以在这里全尝个遍。最为象征性的就是火宫殿,是坡子街的灵魂,也是长
被誉为“雪之乡、河之源、山之巅”的雪乡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黑龙江省大海林林业局施业区内,占地面积18.6万公顷,这里现已建成旅游设施完备的雪乡旅游风景区、二浪河旅游风景区、太平沟旅游风景区、亚雪驿站风景区、海浪河漂流风景区等五大景区,其中以雪乡旅游风景区最为著名。雪乡旅游风景区坐落于长白山脉张广才岭与老爷岭的交汇处,海拔1100米。因贝加尔湖冷空气与日本海暖湿气流在此频繁交汇,以及山高林密的小气候影
“汉字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开始跟随汉语学家高本汉学习汉语之后,这个问题便一直吸引着瑞典学者林西莉,为了能找出答案,60年代初她曾到北京大学留学,后来又多次到中国访问,“每去一次跟汉字的距离就更近一步。”  在一本散本选编中,偶然看到一位作者在夸赞汉字“朵”,说它美丽、长腿、匀称,说木之上的灵魂就是“朵”,说如果让他评选汉字,最漂亮的就是这个“朵”字——用时下较流行的话总结,他喜
有人说胡安·米罗的作品,无论画的什么,只需一眼,就能让你喜欢上。或许是因为其中的天真,总能把我们带回孩童时代的梦中。  一、自然与星空    胡安·米罗在西班牙的艺术家中,是出了名的多面手,他涉猎极广,不仅仅在绘画和雕塑方面有卓越表现,更是出色的陶艺家和版画家。然而这样一位惊才绝艳的艺术家的一生却常常处于困窘之中,甚至在他年幼的时候,在艺术方面所表现出的不是非凡的天赋,而是愚钝和笨拙。  米罗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