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跳远教学中介入摆臂技术的教法探究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跳远技术中不能忽视摆臂技术,摆臂技术的好坏与否,对于协调下肢活动,维持平衡,保证方向性,创造好成绩起着重要的作用。摆臂技术应受到重视并尽早介入到跳远技术教学中,让学生及早了解摆臂技术的作用和要领,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跳远运动;摆臂技术;介入
  在体育教学中,一般认为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阶段中腿的摆动是跳远技术中的关键。因此,无论在教学还是训练中都非常重视腿的摆动技术。但是,作为跳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摆臂,也同样是跳远技术中的关键因素,合理的摆臂技术是跟正确的腿摆动技术是密切相连的。根据对教学训练的经验体会和优秀运动员做技术情况分析,笔者认为在跳远技术中不能轻视摆臂技术,这对于协调下肢活动,维持平衡,保证方向性,创造好成绩起重要的作用,摆臂技术应受到重视并尽早介入到跳远技术教学中。
  一、摆臂技术于跳远技术中的作用
  摆臂技术是跳远运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摆臂的方向、速度、力量直接影响下肢摆动的效果,影响跳远方向的轨迹。正确的摆臂技术对跳远运动(以蹲踞式跳远为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首先,助跑时正确的摆臂能维持身体平衡,保证摆动腿前摆方向准确,着地于人体用力方向和跑速方向,避免着地脚的偏离而影响跑速,有效减少脚着地时的制动,使人体迅速过渡到后蹬阶段,加快跑速;其次,起跳时的摆臂能减轻起跳脚着地时的冲撞力,两臂用力上摆时能加大起跳腿的负荷,达至跳得越高、跳得越远的目的;其三,腾空时两臂向上举,加大了上肢与身体重心之间的距离,加长旋转半径,从而减少身体前旋的角速度;最后,落地时两臂前摆,使身体迅速移过落点,避免后坐。因此,摆臂技术对跳远的成绩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跳远教学与训练中要充分重视摆臂技术的介入与训练。
  二、跳远摆臂技术教学的介入时机
  在跳远教学中,摆臂技术教学的介入时机是一个应引起注意的问题。笔者在小学跳远教学中做了如下实验:把学生分为三组,在不同时机介入摆臂技术,观察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在跳远教学中摆臂技术的介入时机越早越好,在教学腿摆动作之前就要重点讲解摆臂技术,对初学者更要加大摆臂技术的教学和训练比重,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摆臂技术概念,防止错误动作的产生和形成定势。
  三、跳远摆臂技术的教学方法
  在摆臂技术的教学和训练中,应多观看优秀运动员的比赛,从理论上分析讲解跳远摆臂技术要领,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摆臂技术概念。在讲解示范摆臂技术的作用时,可用一些直观的方式或方法加深学生的直观感觉,如高位坐姿向上摆臂让身体腾起等等,让学生更了解摆臂技术的作用和要领。
  通过对应的训练,强化各阶段上下肢的协调统一,有效利用摆臂技术和腿摆动技术的发挥达至身体各部位积极地完成跳远技术的过程,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综上所述,在跳远教学中摆臂技术和腿摆动技术同样重要,摆臂技术教学介入的时机越早越好,并且应在对应训练中强调摆臂技术,建立起正确的摆臂技术概念。强调上下肢的协调,以顺利完成跳远技术的全过程,取得更好的成绩。
其他文献
摘要:建设书香校园,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且能使学生的品行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得到润泽。“建立师生良好沟通桥梁,及时指导…‘营造浓郁书香氛围,每周一诗词”“精选优秀书目,由浅入深”“丰富书香校园活动,展示有平台”等是建设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能让学生在浓郁的书香氛围中丰富学识、陶冶性情。  关键词:小学;学校文化;书香校园;建设策略  最近几年,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许多特点鲜明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已经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共识。教师可以合理利用智慧阅读平台功能,在主题阅读的引领下开展教学活动,最后拓展延伸,进一步总结阅读方法。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阅读体验指明方向,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关键词:智慧阅读平台;小学高年段;整本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推进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心中有学生,眼中有资源”的原则,善于发现和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努力营造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资源生成;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是开启学生智慧、展示学生个性的重要场所。走进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不再以“预设
摘 要:美术与音乐是实施美育的两大学科,前者通过线条和色彩诉诸人们的视觉感官,后者通过音响诉诸人们的听觉感官。在新课改的前提下,为了把音乐引入美术的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科的整合,可利用美术的“美”和音乐的“音”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丰富情感,提高感悟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他们的艺术创造水平。  关键词:新课改;美术与音乐;学科整合;艺术素质  还记得
摘 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够有效地提升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为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通过数学文化打开学生的视野,养成学生自主思考的良好习惯,笔者以人教版数学教材“你知道吗?”栏目内容——《恩格尔系数》阅读栏目为载体,就其阅读素材、阅读时机以及组织方式开展课例研究。  关键词:数学文化;恩格尔系数;课例研究  一、案例背景分析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上,我们
摘 要: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小说篇目共27篇,主题多样、风格不同、内涵丰富。课堂时间40分钟依靠教师讲解很难兼顾知识讲解和学生阅读情感培养。“研学后教”理念下的翻转课堂模式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学生的阅读个性化,弥补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不足。翻转课堂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中根深蒂固的知识获取的范式,实现教育人性化,和“先研学,后教导”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真正实现从知识获取到能力提升的转变。  关键词:
摘 要: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是结合学段阅读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和语文的素养。然而由于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且识字量不大,所以他们的阅读注意时间短,容易中断阅读。文章结合了教师的教学经验,就如何进行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提出四点建议,与低年级语文教师分享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开展策略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
摘要:字源识字法用直观思维感受形象生动地将汉字的产生和演变历史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在图文并茂的情况下识记汉字。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字源识字法在小学二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运用象形字的演变过程剖析汉字构字特点;借助动画演示会意字的构字原理,编写顺口溜牢记难记、易错部件;图文展示形声字组合方式,编制猜字游戏激发识字兴趣;引用字源文化辅助理解生字词义。  关键词:字源识字法;识字教学;教学应用;小学语文
摘 要:作业是教师为完成教学活动而向学生布置的任务,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总和,是课程的一部分。学生知识的掌握、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因此,合理有效的作业安排,是体现“轻负高质”的重要标准。文章从随堂作业、作业布置、作业批改三方面论述作业环节体现“轻负高质”。  关键词:作业环节;“轻负高质”;随堂作业;作业布置;作业批改  无论是高中,还是小学,“轻
摘要:文章对小学一至六年级中的68个策略性知识典型错题的错因进行分析,其因有受身心发展制约,未发现新旧情境中的细微差异导致错误;由于认知结构的缺陷,导致解题策略的错误推广;学生对解读问题中的一些特殊要求存在困难,导致解题策略错误;概念图式不够丰富,导致解决应用策略的错误。通过实践提出三个干预策略:提前干预策略;过程性干预策略;错误发生后的干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策略性知识;典型错题;错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