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产市场分析及未来趋势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nc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和房地产业持续升温,旅游地产作为二者的交叉型产业,呈快速发展趋势。旅游地产不仅能满足消费者度假的需求,还具备投资功能,市场前景巨大。本文对旅游地产的市场进行分析,通过SWOT分析,对其进行剖析,并基于此对旅游地产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关键词】旅游地产;SWOT分析;未来趋势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4.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旅游者来说,他们已经逐渐从单一的观光型旅游转向追求舒适、放松的休闲式旅游。而中国地产业发展进入瓶颈期,急于改变发展模式来寻求出路。基于这样的背景之下,旅游地产作为旅游业与房地产的结合逐渐兴起。旅游地产是以旅游区域的自然环境为核心竞争力,集旅游、居住、投资为一体的项目。
  2、旅游地产市场SWOT分析
  2.1优势分析
  2.1.1较强的投资回报属性
  一般而言,旅游项目投资收益期高于15年,而可持续回报更是超过50年,传统地产项目仅需2-3年即可收回投资,而可持续性回报有限,旅游地产项目的投资收益期在5-8年,位于二者之间。从个人投资角度来看,一方面,随着旅游业消费产业的发展,必定带来旅游地产价值上升;另一方面,当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大,不管是长期居住者还是短期度假者来说,旅游地产能够为住户提供一个相对轻松休闲的居住场所,这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回报方式。
  2.1.2资金大量涌入
  随着普通住宅市场的逐渐饱和,许多房企面临着转型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我国人民的旅游方式也逐渐发生了改变,从过去的观光旅游为主转变到如今的休闲旅游为主,并逐渐向旅居旅游为主,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和房地产业两个交叉行业未来发展前景较大,使得旅游地产成为了地产行业新的突破口。各大地产商纷纷转向主要发展旅游地产,支持旅游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
  2.2劣势分析
  2.2.1产品同质化严重、质量低下
  现实中,大多数开发商为了追求利益,毫无规划地效仿其他地方优秀的旅游地产,而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背离。最终导致全国旅游地产项目大同小异,市场缺乏创新,消费者自然不会买单。且大部分都是东施效颦,只是模仿项目立意,缺乏高质量和高品质的追求,项目粗制滥造,不伦不类,没过多久便出现了质量问题和污染问题,是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2.2.2存在“圈地运动”
  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业,通常都是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很高的地区,因此土地资源相对充沛。基于此,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经济,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投资者,旅游地产占地面积大,土地价格相对便宜,这就导致了部分违规行为的出现。部分开发商借着发展旅游地产的旗号,“跑马圈地”,炒作房地产,建设的地产偏重普通住宅地产,忽略其旅游地产的属性。
  2.3机会分析
  2.3.1宏观政策支持
  2013年,提出《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大大增加了我国居民休假旅行时间,提高居民旅行质量。2015年,《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报告》出台,着重优化旅游项目,创新融资平台,加强旅游业的投资建设。政府给予旅游业各种融资优惠政策、完善国民休假制度,各种政策措施频出,不断推动和刺激旅游地产的发展。旅游地产依附于旅游业发展,促使旅游地产行业蓬勃发展。
  2.3.2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2019年,全国旅游人数突破6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高达5万亿元,旅游消费已经成为国民的刚性需求。旅游地产作为旅游项目中重要的一项,包含住宅、酒店、会所、公园等各种形态,更是成为旅游业中一项必不可缺的消费体验。国家支持居民消费的政策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为旅游地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和经济支持。
  2.4威胁分析
  2.4.1投资过热
  据媒体报道,上市百强房企中,有90%以上都参与了旅游产行业,足以呈现出旅游地产行业的火热。旅游地产行业的过热投资,必然会导致供大于求的市场供需不平衡现象。据旅游地产行业研究报告称,目前旅游地产年投资总额已经突破万亿元,但年收益率却只达到了3%-4%,收益率极低,滞销问题严重。
  2.4.2环境污染
  旅游地产往往建设在风景优美的地方,这些地方大部分还没有经过开发利用,而旅游地产的介入必然会给自然环境带来威胁。比如在建设初期,往往存在大量建筑垃圾,在投入使用之后,更是有源源不断的生活垃圾、生活废水废气的排出,如果处理不当,必然会给脆弱的自然环境带来危害。例如有北京江南之称的温榆河一线,原本河网密布,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但随着旅游地产和旅游业的大量进驻,导致原有的生态资源受到侵害,也是对旅游资源的消耗。
  3、旅游地产未来发展趋势
  3.1旅游地产逐渐国际化、专业化
  全球化的必然性和坚韧性并不是一场突发事件(新冠疫情)所能改变的。因此,我国旅游地产不仅要抓牢国内市场,也要不断开拓国外市场,更多地吸引国际友人,朝着国际化趋势发展,向世界输出中国文化。旅游地产也应该根据其依附的周边旅游业开发相对应的旅游地产项目,精准定位客户群体,不仅要满足大众化口味,更要开发针对企业培训、旅居生活等不同的市场需求。其次,旅游地产的管理和经营也要交给专业的人士操作,从而促进旅游地产的合规合法化,提高旅游地产的质量。
  3.2注重保护生态景观资源
  未来旅游地产将会朝着绿色、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政府要对旅游地產项目的建设有统一的规划,规划内容上要以保护和完善生态景观体系作为规划的主导因素;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应该更加注意保护和完善原有的生态景观,在满足政府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开发出更优质的产品。
  3.3旅游地产开发服务由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转变
  近年来,旅游消费模式发生了质的改变,由传统的以景点观赏为目的的“观光旅游”向以休闲消费与度假为目的的“休闲旅游”模式转变。在这种新的旅游模式下,人们对旅游消费的要求将集中于旅游风景区的环境与现代休闲消费这两个因素。尤其是在远离城市的景区短期或定期居住,更成为未来旅游发展的趋势,因此,一般意义上的观光旅游已经开始向商务型、度假型的方向转化。
  小结:
  旅游地产是现今社会的一个新兴产业,是市场发展的产物。目前国内的旅游地产正在迅速发展,市场存在着较多的发展机会,但同时也有许多威胁存在,利用优势、抓住机遇、弱化劣势、抵抗威胁,才能促进地产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敏,阮亚娜,孟倩婷.中国旅游地产发展及前景研究[J].现代物业.现代经济,2015,14(3):20-22.
  [2]王志鹏.我国旅游地产开发现状、挑战与对策研究[J].产业经济,2015,4:32-34.
  [3]李辉,陈琛.我国旅游地产发展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6,5:97-98.
  [4]郑玉梁.基于供需逻辑的旅游地产发展趋势分析[J].山西建筑,2016,42(28):218-220.
其他文献
1.行业背景  1.1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自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工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到60年代终于实现。英、法、苏联等国率先作了尝试。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2017年12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
【摘要】互联网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创新和扩展,产业整合对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互联网的发展为物业管理服务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其中社区经济的植入对物业管理的优化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两者之间的跨界融合推动了物业行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文章重点就社区经济植入房地产增值服务项目展开分析。  【关键词】社区经济;共享管家;物业服务  【DOI】10.12334/j.issn.1002-853
【摘要】在当今社会中,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提升,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例如随着建筑规模、建筑数量的增加,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在建筑行业中,应当更加重视节能环保。绿色施工指的是在确保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尽量节省资源,减少对周围的环境污染。在以往的建筑施工中,废气废水排放及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摘要】文化振兴是实现中国乡村振兴提出的重要目标和要求,从文化传承积累过程和创新创造能力来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水平高低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依据。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农耕文化,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如何挖掘和弘扬地域文化并使之形成独特的氛围,再而形成发展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转地域文化优势为经济发展优势。本文依据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从发展乡村旅居康养产业所需物质文明的角
【摘要】不动产抵押合同约定的担保范围与登记的担保范围不一致,到底是以合同约定的担保范围为准,还是以登记的担保范围为准,在实务中,争议较大,对此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虽然担保物权的担保范围允许当事人之间进行约定,产生物权效力,但不动产担保物权以登记为生效要件,作为不动产抵押权内容的担保范围也需登记,使抵押合同约定的担保范围上升到行政确认的高度,成为抵押权的内容,对外产生公信力。当合同约定的担
【摘要】投资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是当前政府行政审批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范围广泛。为了确保行政审批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投资和建设项目的投资和建设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的独立决策权和投资效率,目前行政审批领域的投资和建设必须改革和优化。政府在投资建设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在简政放权的同时,如何有效制定和规范投资建设项目的行政审批,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使用管理的基
【摘要】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房地产行业增速减缓,已逐渐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房地产企业数量多,规模不一,一些小型房地产企业因经营不善或者融资结构不合理,面临着倒闭的困境。作为全国性商业文旅地产开发企业,适时开展并购重组活动,扩大企业运营规模,优化资源配置,盘活资产,以更明显的竞争优势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本文从财务视角出发讨论房地产企业的并购重组,分析了房地产企业并购重组的动因以及存在的财务风险,并从
【摘要】特色商业街区是传播城市商业文化、体现商业个性、承载商业内涵的重要载体和窗口。上海静安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锦迪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与上海大学联合设立“上海大学世界商业街区研究院”,研究特色商业街区的形成机制、管理方法,探索提升特色商业街区品位的方式、手段,充实完善上海市特色商业街区的理论基础,积累决策数据,发布评价标准,提供人才培养,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建立有竞争性和示范性的特色商业街区
【摘要】在建筑工程领域中,管理工作内容众多,并且都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节约建筑施工成本,促进施工效率的提升,从而有效的提升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此,建筑工程企业应该积极探索全新的管理模式,并以此推动建筑工程领域的持续发展。本文针对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进行分析,探索当前建筑工程企业管理模式的现状,并提出创新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促进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
本刊讯 7月6日至7日,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主办的“第12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800多名来自全国各省市房地产行业协会、房地产开发企业、设计施工单位、建筑部品企业以及金融、科研、服务机构的代表,围绕贯彻绿色健康发展理念,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展开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宜明主持了主论坛。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冯俊在论坛上表示,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