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审视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f10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有序推进,新时期中国大学体育课程教育改革正在有序推进,改革前后大学体育课程在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只有全面结合新变化加強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现代化机制建设,并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才能切实提高育人成效。该文围绕大学体育教学,分析了大学体育教育课程的内涵,探究了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前后的变化,最后针对如何提升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成效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体育  课程改革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3(a)-0144-03
  A Survey of the Reform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China
  LONG Hui  ZHU Xiaoho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Province, 416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orderly progress of the reform of the liberal education system, the reform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s being carried out in an orderly way in the new period, before and after the reform,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objectives,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Only by comprehensively combining the new changes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teaching mechanism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and constantly innovating ways and means can w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probes into the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he reform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Problem; Measures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体育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在高校体育课程教育活动中,现代化体育教学改革进程也在有序推进,面对国家新形势下体育教学的新要求,如何构建更加现代化的、科学的体育教学人才培养机制,成为目前摆在高等院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加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审视与开展对策探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
  1  大学体育课程的内涵分析
  大学体育课程作为大学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阶段明确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要求[1]。从本质上分析,大学体育课程应当全面结合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认知基础,通过加强相关体育理论的教育,并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积极参加相关的体育活动,从而更好地提升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的公共课程体系。大学体育课程的对象是大学生,所以需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才能切实提高体育课程教学成效。
  大学体育课程作为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构成要素和基本的内容,体育课程的建设不仅仅应当包含相关的体育实践,同时还应当加强体育理论方面的融入。对于大学生来说仅仅进行体育锻炼,不利于激发他们学习体育的热情,也不利于引导他们系统地学习相关的理论并加以研究和实践探索。只有全面加强体育理论和体育实践教学综合课程体系建设,才能更好地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体育逻辑思维能力和基本素质,进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体育文化,实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大学体育课程的设计应当充分体现时代性、科学性、综合性的特点,学生只有在掌握系统的体育技能和运动方法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将体育理论和体育实践融为一体进行探究,全面促进自身素养的综合提升,为中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2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前后的变化及遇到的困境分析
  2.1 体育大学课程改革前后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高等教育非常重视,新时期对于大学体育课程方面的改革力度也不断加大,改革前后,大学体育课程主要发生的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前的情况。在大学体育改革前,在辛亥革命时期,学校开展体育教学的目标主要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军事人才,让他们成为士兵,进而更好地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体格。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各项事业逐渐开始新的探索,大學体育的教学目标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来进行相关的教学探究[2]。在辛亥革命时期,大学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主要是一些普通体操以及游戏、兵式体操等训练内容,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度开展和形式的变化,一些兵式体操逐渐去掉,增加了田径类以及球类相关的体育项目。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逐渐向苏联地区学习借鉴,出台了相关的高等教育体育教材大纲,明确了体育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教学的具体内容,文化大革命时期,体育教学一直停滞不前,没有取得良好的成效和较大的突破。改革开放以来,在体育课程内容方面逐渐融入了更多的现代运动技术,并在中等和高等教育体系衔接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探究。此外,在教学方法方面,在民国时期教师主要是退伍的士兵较多,他们在教学等方面不够专业,新中国成立以后教学方式逐渐开始多元化探索。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做出了较大的调整。一方面,在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开展基础教学的基础上融入了情感教育,提出了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目标和基本的人才培育要求[3]。另一方面,在课程内容方面体育教学也更加突出综合性的特点,既注重课程的科学性设计,同时又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既突出选择性同时又强调时效性,既突出健身性的特点同时又讲求和文化性相融合,既突出民族性的特征同时又赋予了世界性的内涵,教育部门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方面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探索范围也更加深度广泛。此外,在教学方法方面也更加体现个性化的特征,注重学生体育潜能的挖掘,并突出师生互动性,进而引导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基础教学,以此为基础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来进行差异化教学,打造特色化教学育人机制。
  总体上看,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发生了一些实质性的变化,更加突出全面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原则,但是依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2.2 目前的困境分析
  (1)大学体育课程目标设计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加强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深入推进教学体制改革,应当明确大学体育教育的基本培育目标,这样才能切实推动体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但是目前在体育课程改革方面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大学体育课程目标的设计方面依然考虑还不够全面,课程目标设置没有充分体现综合性的特征,对时代性、与学生自身的成长规律等方面的关联度不够紧密,从而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畅开展,也阻挡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教学模式还需要不断优化。大学体育课程改革,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创新,结合新时代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究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他们体育素养的综合提升。目前,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相对比较单一,虽然增加了对学生情感以及个性化方面的教学课程设计,但是采用的教学模式依然以大班制教学为主,课程的内容设计以及资源开发等方面关注度不够,体育教学还需要进行深化和深度探究。
  3  加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优化措施
  为了切实提升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成效,更好地促进大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探究。
  3.1 加强大学体育课程目标的深度探索
  要明确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高校应当对目前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在目标体系设计方面要进行全面思考,要充分和时代的发展要求以及社会需求等结合起来进行探索。一方面要注意体现层次性,高等院校体育课程的目标要和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相衔接,这样可以更好地为学生开展体育课程的学习和体育技能的提升等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体育课程的目标设计要体现个性化,要和中学课程的目标相区别,注重考虑大学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在认知、技能、情感以及目标体系设计的逻辑层次等方面进行充分论证,以此进行充分调研,为基础确定相关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循序推进,指导教学活动的有序顺畅开展[4]。
  3.2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大学体育课程的系统设计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程发挥着重要的指导和基础保障作用。所以一方面,应当围绕教学目标,对不同学段、不同专业大学生体育课程公共类和选修课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课程设计存在的重复性、不合理性以及缺乏个性等方面的不足,以此为基础进行大学课程的优化设计。要在必修课、选修课以及专业课程的设计方面充分体现良好的市场导向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形成针对性的教学课程资源,便于学生更好地进行选择。另一方面,要在课程内容的设计方面不断加强与时代的融合探究,不断扩充新的教学资源,在体育教科书内容的设计方面不断加强选编,融入更多的新内容,在体育课程实践项目方面要突出更多的个性化体育训练项目,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5]。
  此外,学校应当加强体育课程资源硬件和软件体系建设,在校内引进先进的体育设施,并注重校外资源的合作开发,从而争取更多的专业体育资源为大学生所用[6]。
  3.3 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教学评价机制的优化
  一方面,要对教学模式方面不断进行创新,立足人才培养要求和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构建更多的校本特色课程和专业性教学模块,通过比赛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以及小组合作学习法等不同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他们的潜能。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进行全面考核评价,鼓励学生加强自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加强多维度的测评与反馈,从而不断提升大学体育教学综合育人成效。
  总之,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只有全面结合形势的变化加强育人机制优化探索,才能切实提高体育教学改革成效。
  参考文献
  [1] 朱文华,寇健忠.国内外高校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审视与启示[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9,37(3):58-62.
  [2] 潘佳.新时期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3):172,174.
  [3] 周倩.对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审视[J].时代金融,2016(24):339,349.
  [4] 刘颖辉.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解读与审视[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0):71-72.
  [5] 范叶飞,谢军.改革开放以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课程文件的历史嬗变与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3):67-71,92.
  [6] 周倩.对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审视[J].时代金融,2016(24):339,349.
其他文献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的获取也越来越方便。但在遥感影像分类中,并不是空间分辨越高,分类精度就越高。以SPOT5 HRG影像和高分一号影像为数据源,进行多尺度分类实验。首先,采用立方卷积法对两种影像进行尺度扩展,利用变异函数计算影像中各地类的最优尺度;其次,采用最大似然法对其进行多尺度分类;最后,利用混淆矩阵、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对其分类精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多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3-5042-2081  摘 要:施工行业竞争激烈,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承接项目非常不易。企业要想提高经营质量和效益,必须不断优化内部管理。施工企业通常设置3~5个管理层级,包含总部和项目,总部为决策中心和利润中心,一线项目为成本中心。总部肩负“引领、指导、服务、监督”的职能,项目通过落地执行相应的制度规范,推动施工生产经营,完成工
随着新常态的到来,对生态环境监管提出更高的需求与期盼,相关职能部门也应制定相对应的管控措施,强化环境监管质量,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该文以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内容为切入点,从多元性、连续性、可追溯性,阐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应具备的属性,指出对我国环境监测管理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摘 要: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随着职业技术人才国际化交流的发展以及地方经济国际化发展趋势,外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针对传统双语教学的弊端,该文通过“1+1”双语教学模式将专业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的授课时间、空间零距离衔接,统一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项目考核,解决了双语师资困难、学生兴趣缺乏等问题,以期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积极地推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国际化进程。  关键词:高职院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3-5042-3695  摘 要: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相较于其他化学消毒剂具有显著的优点,在消毒领域日益受到重视而广泛应用。臭氧的制备方法有紫外线辐射法、电晕放电法、电解法,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电解技术的快速发展让臭氧的使用变得更经济方便。臭氧对细菌、病毒、真菌、原虫有很强的杀灭能力,该文介绍了近期臭氧消毒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同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3-5042-6822  摘 要: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自身具备很强的专业性,现阶段,社会各界对该类管理工作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虽然建筑工程数量和规模越来越高,但管理工作依旧存在一些问题。该文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内容进行总结,并从降低施工能耗、控制好施工噪音污染、材料和水资源管理、引入先进的绿色施工管理技术、其他污染防治5个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3-5042-7930  摘 要:该文深入探讨了新时期下电子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利用管理方式的创新工作特点、创新发展策略,以有效促进我国各个企业电子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利用管理创新工作的平稳健康发展,推动新时期下的企業管理单位生产经营档案管理工作的高层次质量化和可持续发展。将档案管理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在技术应用、信息服务、资源整合等方面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3-5042-8206  摘 要: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小娱乐、小作坊与小档口三类单位,即三小场所数量不断增多,近年来三小场所出租屋安全隐患较多,火灾事故时有发生,火灾事故虽火情不大,但是也对生命、财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为此,做好三小场所出租屋消防管理工作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该文重点分析了三小场所出租屋消防隐患及其存在原
摘 要:该文通过查阅文献,运用Excel等软件对2014—2018年内蒙古农业大学和广州大学共4 917份在校本科生的体质测试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比较法等方法进行研究。根据结果提出以下建议:从提升学生锻炼意识入手,将大学体育课和课余锻炼结合;内蒙古农业大学应适当引导男生改善饮食习惯;在大学体育课中内蒙古农业大学可适当增加能够提高速度、上肢力量、腰腹力量的练习,广州大学可适当增加提高耐力、柔韧、爆发力
摘 要:针对贯通培养基础物理课程没有完善课程标准的问题,在对课程标准内涵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基础物理课程标准设计依据的3个方面:社会依据、学科知识依据与学生依据。该文从建立经验本位课程观、构建课程内容联系专业发展的培养目标、理清教育价值取向不同内涵3个方面明确了社会依据;通过归纳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与各专业的联系构建了学科依据;通过对该阶段学生学习特点与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总结得到了学生依据。该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