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插图瑕误举隅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a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用了较多的插图,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增强了文章的直观性、形象性,有利于语文的教与学。但有几幅有关古诗文的插图存在某些瑕疵,现试举三例予以辨析。
  
  一、《醉翁亭记》的插图喧宾夺主
  
  本课的插图是一幅“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写意画。虽具有古画的韵味,但突兀于画面的“蒙古包”易使人产生错觉。某些粗心的学生会认为它就是醉翁亭,或因不识画中的建筑为何物,而据它的形象称它为“蒙古包”。由课文“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一句可知它绝不是醉翁亭,醉翁亭应该是“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而插图中居于泉水上边的是个大圆顶的建筑物,它上面大部分盖的是草,边檐是小瓦。笔者多方查阅资料才知,这大圆顶的建筑是宋时建于山间供行者歇息的凉亭。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花和尚”大闹五台山时,画面中就出现过这样的亭子。
  课文的题目是“醉翁亭记”,而插图中占主要位置的是“凉亭”。这既冲淡了文题,又容易造成错觉。按课文要意高踞于泉上的应是醉翁亭,而并非是突兀于画面中的“凉亭”。所以,如果与文章脉络密切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为插图立意,那么应考虑让醉翁亭取代“凉亭”临于泉上,或让醉翁亭掩映于山水之间;最好要“有客来饮于此”,既避免画面呆板没有生气,又切合了课文,增加了山水之间景致的深度。
  
  二、《如梦令》的插图失真失调
  
  (1)违反生活常识而失真
  这首《如梦令》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追叙一次酒醉乘船回家误入荷塘的情景,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生活情趣。给词所配的插图中画有两女子在藕花深处划船。不可想象的是,左边的那个女子手中的桨拿反了。从她所处位置分析她应该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桨在船弦边的水中划。而画面上的她,却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桨在船上划。
  (2)人物面部线条不准确而失真
  右边的那个女子,无论怎么看,都是一副老妪的面容,而且面目有些狰狞。上课时曾有学生问:右边的那个是老头儿还是老太太?词抒写的是青春游乐的情趣,不知为何老妪能参与其间?而且这次“沉醉不知归路”也不一定就是两个人。
  (3)人与舟比例失调
  且看画面上的人体大于船体,并排的两个人硬是挤在船上,看了让人总是担心那船快沉了……词所描绘的画面总有一种说不尽的沉醉美,而欣赏这样的插图,却无法得到美的享受。阅《古诗词曲八首》中的第五首《水调歌头》(宋 苏轼)中的插图,图中的人物大于背景中的竹子、树木,这样的小背景更能烘托词人旷达、高远的情怀,而《如梦令》却不能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
  
  三、《西江月》的插图自相矛盾
  
  先看插图上方画有一弯月牙和七颗星星,大概是为了切合“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词意吧。“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正是骤雨来临的前奏,无论是夜行人还是纳凉者,都会急于寻找避雨的地方。因此,词中才有了“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的心情描写。“忽见”二字具体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焦急后惊喜的心情。试想此时的夜行人,谁不行路匆匆?而画面上的人物,还挺直身子,驻足细“说丰年”。这与词所表达的环境明显不符。
  再说,“七八个星天外”时的夜空,能见度不可能好,不然“旧时茅店”为何要“路转溪头”才能“忽见”?可是,画面上远方山间的庭院却清晰可辨。近处的老者手握锄头是在锄地吗?那他怎么看得见?是给稻田排水吗?那稻花飘香的季节,稻子早就拔节抽穗高过田埂了;若是归耕吧,那“清风半夜鸣蝉”,这“半夜”时分怎么还没到家?
  总结以上三幅课文插图,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没有吃透教材、把握文意;二是没有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关系;三是没有处理好客观生活中的问题。阅览文言文的插图,便会觉得这些出自同一手笔的画,所透出的“古韵”与“古文”难以相得益彰。但个人认为,无论哪种画风,哪种流派,都要注意到:这是教材中的配图,不同于画展中的画,画展中的画是供欣赏的,课文中的插图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一要切合课文,二要有利于教与学,三要适合初中学生的鉴赏能力。
  诚然,笔者不才,并非丹青高手,以上仅为教学中的点滴体会。目的只是希望苏教版教材中的插图日臻完美,真正做到图文并茂、图文相宜。
  
  吴奇,男,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江苏通州。
其他文献
1990年,我们海安县教科室曾对全县小学生的书写姿势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小学生书写姿势不正确者较为普遍,其中坐姿错误的约占50%,握笔姿势不正确的约占60%,造成错
“政”“学”相通是儒家对“为学”与“为政”关系的基本看法,“通”是“通向”“打通”和关联反应。身为儒者的王阳明在继承这些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又把“为学”“为政”分别
导入新课是物理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环节。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学导入课,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故事
近年来,随着我国计算机事业的迅速发展,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对于幼儿园来说,它毕竟是一个新事物,再加上现实中的各种原因,致使幼儿园的 CAI 起步艰难,发
1.不等式的三条性质不等式的性质是对不等式进行变形的重要依据,是学好不等式的基础和关键.(1)不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不等号方向不变.如果a>b,那么a+c>b+c,a-c>b-c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传统观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唯有教师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完成角色的重新定位,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教书育人的重任。  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促进者是新课改下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首先,物理新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本文通过大东港住宅楼工程实例,阐述了振冲碎石柱的加固机理,及用碎石桩处理大东港住宅楼地基的设计原则、方案和施工上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以便能为大东港工程建设的地基处理
很多老師认为,有些优秀的学生,在解物理题目时所出现的错误,归咎于他们粗心,其实,并不都是由于学生的粗心造成的,有些错误是学生的思维障碍造成的。而让学生跨越思维障碍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我们的学生掌握破解常见思维障碍的方法,从而使学生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将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遇到的几种思维障碍做了以下总结,供大家参考。  一、因缺少生活知识而无法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