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水土保持-生态循环农业耦合联动开发的探索与实践——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

来源 :亚热带水土保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wumi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南方丘陵山地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之一,尽管多年来各地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新时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本文提出了山地水土保持—生态循环农业耦合联动开发的理论框架,总结分析了南方红壤区水土保持与循环农业耦合开发的技术模式,并结合区域生产与山地开发实际,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进一步推动水土保持与绿色农业联动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其他文献
以杨溪源湿地公园为例,按照生态优先、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以饮用水源地湿地保护为出发点,规划建设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管理服务区4大功能区,目标建成集保护管理、资源利用、科普宣教、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湿地公园.
为提升红树林生态修复成效,结合工作实例与跟踪监测,以海南花场湾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的 成功经验为例,全面梳理了海南花场湾红树林生态修复工作路径与各阶段的工作要点.研究表明,严格按着“详实的背景调查→系统的评估认定→因地制宜制定修复方案→精细的施工与管理”这一工作路径,是科学保障红树林生态修复成效的重要手段.
根据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施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在对云南省富源县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地开展详细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剖析保护地存在的空间重叠、现实矛盾冲突、历史遗留问题、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提出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建议:①建议空间重叠区域保留为富源十八连山省级自然保护区;②非重叠的一般控制区,即十八连山国家森林公园北面,因矛盾冲突和历史遗留问题较突出,建议调出国家森林公园范围;③将县城周边资源禀赋较好,具有一定保护价值且尚未
在梳理1999-2020年国内森林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森林文化内涵体系、森林文化建设、森林文化价值、森林文化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促进森林文化的创新发展、推动森林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方向.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森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情感智能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与发展方向,为人机交互系统充分理解人类意图、发挥陪伴与抚慰功能提供了依据。目前的情绪分析系统通常存在情绪粒度粗、可解释性差等问题,难以支持人机交互系统应用需要。因此,本文设计实现了基于知识图谱的复杂情绪感知系统,借助知识图谱结构化数据高度融合、关系路径推理易于泛化的优势,实现细粒度、可解释的复杂情绪融合感知。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设计了基于知识图谱的复杂情绪感知
服务计算是一种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兴计算模式。它通过设计和运用计算和信息技术,对各类信息服务与商业服务进行设计、操作、管理和优化,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随着服务计算系统的不断扩张和演化,系统中服务供应商和用户规模急剧扩大,服务计算系统的组成结构愈发复杂,系统逐渐呈现生态化趋势。在生态化的服务计算系统中,多用户/服务供应商共同参与到服务计算系统的运行,并形成相互竞争的态势。对于用户而言,需要面对来自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