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研究(2003-2020年):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来源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abyye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2003-2020年中国知网(CNKI) 997篇突发公共事件CSSCI期刊论文为样本,采用CitespaceⅤ工具,对突发公共事件研究文献发文量与年度分布、研究机构与作者、关键词共现、聚类与突现词等方面进行分析,梳理并探究了突发公共事件研究的热点、主题与发展趋势,为未来突发公共事件研究提供有益参考.研究发现:研究总体坚持问题导向原则;研究力量分散,尚未形成较为稳定且密集的合作网络;研究主题范围窄,研究内容有待深入;研究方法以定性居多,定量研究有待加强.
其他文献
高校“双创”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必然举措.当前,“双创”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已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但依旧存在“双创”观研究滞后、教师主体作用发挥不足、融合性课程开发难度大、综合性实践平台缺失等现实困境.对此,要从塑造学生正确的“双创”观与“三观”、组建高水平互补型“双创”教育教研队伍、构建跨学科融合型“双创”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多功能一体化“双创”育人平台等方面入手,优化“双创”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效果.
作为一种重要的归属心理与评价态度,政府信任不仅是政府合法性的基石,是社会政策运行的润滑剂,还具有维护社会稳定与秩序的显著功能.本文利用2629份问卷调查的数据,探讨了政治效能感、公共事务参与对政府信任的影响.研究揭示了政治效能感的内在结构,作为一种认知感受,内在效能感和外在效能感的指向对象并不一样,内在和外在效能感对民众的政府信任存在积极作用,且内在效能感完全通过外在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地影响民众的政府信任.更为重要的是,公共事务参与过程中所形成的对政府系统反应能力的认知感受对提升政府信任水平尤为重要.公
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是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协调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保证社会的凝聚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制度文化要达成育人目标,需历经理解与认同、传递与内化、反思与批判、觉醒与自信四个环节,并在制度文化的建构、选择、评判与执行四个方面达到一定的条件,一是以公正为首要价值前提;二是结合时代予以内省与选择;三是基于人类的普遍需求,合理引导、促进其对制度文化的道德评判与反思;四是进行主流价值引领,促进制度文化不
根据对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绩效目标的来源、设置流程的考察和抽象,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理论分析了上下级地方政府绩效目标设置的逻辑.研究表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绩效目标设置过程就是一个复杂博弈过程的结果.我们无法遏制在地方政府绩效目标设置过程中产生的系统性博弈,但是我们在思想上要认识到博弈的存在,在行动上要对其中的博弈因势利导,尽量减少容易导致不良博弈产生的环境与制度设计.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辉煌成就,实现了由以土为生、以农为业的“乡土中国”向以城乡互融、文明共生的“城乡中国”的转变.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带领中国人民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这场伟大历史变革的领导者,关键就在于其能够准确地把握、认识并利用此进程中城乡关系所呈现出的新特点与新矛盾.基于对乡村发展议题的关注,中国共产党就发展机制、发展方略以及发展理念实现了三次认识上的飞跃.总结这三次飞跃的实践历程与历史意义,并探究三次飞跃之间的内在逻辑,对确立未来乡村振兴的制度设计
党内政治文化是一个政党长期形成的“性格”,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文化,常常便会有什么样的政党现象和政党活动,是政党生存和活动的一种内在文化或党内氛围.从党内政治文化的视角观察苏共这一政治组织,发现苏共党内已经形成了制度失灵、“议行监合一”的权力结构固化和共产主义信仰代际衰退等一些糟糕的政治文化,苏共也逐渐蜕变为一个衰朽的政治组织.苏共蜕变的教训启示我们,要在百年未有的巨变中执好政,实现“三为”目标,必须确保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有足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断提高党领导的制度化水平,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斗争的长期性
社会组织作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依托,日益成为我国学界讨论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但目前研究成果多偏重于社会组织的具体功能、作用等的研究,鲜有人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视角对其起源及发展逻辑进行考察的规范性研究.本文试图基于马克思市民社会视域,在清晰定义社会组织范畴的基础上,以市场经济的发展逻辑和社会演变的内生逻辑为线索,从规范性维度较为清晰地梳理出社会组织的起源及发展,并对未来进行展望.本文认为,社会组织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和社会自主性增强的必然要求.推动社会组织建设,不仅是党和政府推行“善治”的重要依
使命的承续与再造是诠释中国共产党成长叙事的政治范式,打开理解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全新语境.“使命型政党”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和全面领导的治理轨迹,有其充分的理论基因、价值意蕴与实践逻辑,形塑于百年大党引领中华民族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不同阶段历史使命的伟大飞跃之中.中国共产党作为典型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以崇高的共产主义政治理想与追求、科学的指导思想引领与实践智慧、人民至上的伦理关怀与价值诉求、勇于自我完善和革命的批判意志等精神特质,作为其领导权威与核心地位的合法性来源,与西方国家偏执于“工具理
民族认同是由民族属性使然、历史脉络承继、现实政治建构的意识模式.虽然民族认同的形成以及发生并未脱离族性文化的内置因素联系,但是已经不能将其看作是一种原生性的认同,它所强调的认同指向和价值归属正越发表现为一种政治偏好.民族认同一直处于整体性与时代性的反复建构过程中,而现代政治生活又为民族认同的延续提供了活动场域、心理空间、政治及经济条件,使得民族认同的本质越加政治化.即使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试图进行创造性重构或者新的评价,也要受到国家政治要素的深刻影响.
权责一致是公共权力运行的基本原则.然而,权力末梢的基层政府存在严重的权责不对等现象.从基层政府的运作过程来看,压力型体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种自上而下的压力机制透过纵向组织环境和组织结构对基层政府的运行产生重要影响,并通过权力配置运行体系、任务确定及资源分配系统、问责系统塑造着基层政府权责配置.这就使得基层政府运行带有一定的结构性特征,并极易引发权责不对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