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病床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及其防治对策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oci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3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142-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正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迫切需要加强对老年人的疾病防治和健康保健,社区家庭病床的建立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举措之一,而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有效的措施之一。但家庭静脉输液一般都在远离医院的医疗环境下进行,因此,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1]。医务工作者既要有效的保护自己,又要为广大患者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这是社区护理工作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社区护理风险防范中的重中之重[2]。现将家庭静脉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治对策综述如下。
  1家庭静脉输液安全隐患
  1.1 静脉输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1.1 输液故障 溶液不滴是最常见的,如针头滑出血管外、针头的斜面紧贴血管壁、压力过低、针头阻塞、静脉痉挛等都会引起溶液不滴。因为输液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让患者持续保持不变的体位,故而导致输液故障的发生。
  1.1.2滴速过快 滴速过快最常见的是引发急性肺水肿。社区护士上门输液,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无法做到全程观察。但是输液的速度不可能始终保持不变,如体位的改变、陪护人员的调节不当等等都会引起滴速的改变。
  1.1.3输液反应考虑到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病人体质的特异性,病人在输液过程中可能发生输液反应,一旦发生以后,会非常危险。由于现场缺少医务人员和抢救设备,极易错过最佳抢救时机,发生意外。
  1.2陪护人员及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缺乏由于家庭病床静脉输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护士不可能一直守护在旁,不可能提供连续的服务,也就不能及时的观察病情变化。而陪护人员一般都是患者的家属,他们缺乏对疾病知识的认识,也缺乏对护理知识的认识,一旦病情发生变化,或在输液中发生意外都无法第一时间做出应急处理,而因此耽误了最佳的抢救时间。
  1.3制度不健全,操作不规范到目前为止,社区护理还没有标准的操作规程,一些制度和操作规程在家庭静脉输液中也无法执行。社区护理的监督管理较薄弱,家庭静脉输液从准备到操作,从实施到评价都是靠护士自己把握。家庭静脉输液缺乏规范化的护理记录,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就很难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很难举证责任倒置[3]。
  1.4护士缺乏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社区护士在上门输液时对工作缺乏主动性,服务态度冷漠,语言生硬,工作时不能与患者或陪护者做好有效沟通,不能做好药物不良反应与输液注意事项的指导和健康宣教。由于社区护士与患者的接触最早,机会最多,因此如果缺乏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未能规范执行规章制度,专业技术不熟练,宣教失误等都会引起护理纠纷。
  2家庭静脉输液的防治对策
  2.1全面评估患者的状况 全面评估患者是实施护理计划的第一步,社区护士在执行护理操作前不能忽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神志等不同情况有计划的选择合适的静脉,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性质调节滴速,尽可能的让患者体位舒适,确保输液的安全顺利。
  2.2签订《上门静脉输液协议书》和《上门静脉输液告知书》 凡是家庭病床输液者,在办理好常规的手续后,均要签订一份《上门静脉输液协议书》和《上门静脉输液告知书》,一式二份,一份交给患者,一份留医院存档。协议书的内容包括:护士的职责,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教会陪护人员如何观察滴速,输液结束后如何拔针,在输液过程中如发生输液反应和输液故障时的处理,在输液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以及输液结束后一次性医疗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等。加强健康教育的宣教工作,做好有效沟通和指导。
  2.3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范 建立和健全各项社区护理的规章制度,制定家庭病床静脉输液适宜的规章制度和规范操作,尽可能规避社区护理中的医疗风险。护理人员应该不断地学习法律法规知识,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认真执行相关操作规程,在输液瓶贴上记录药名、起始时间、滴速控制等重要内容,并签署全名,提示患者和家属不得随意调节滴速,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4]。
  2.4加强社区护士培训,建立质量监控系统 加强对社区护士的培训,使他们具备丰富的全科护理知识,具备相关的专业技巧,具有足够的耐心、爱心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同时,社区护理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家庭病床输液的监督和指导,把家庭输液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使家庭病床输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人性化。管理人员对家庭病床工作做不定期的随访,督查,让家属填写质量反馈和建议书,以确保护理质量的提高,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的服务。
  3小结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社区护理工作已越来越重要,而家庭病床输液是治疗疾病不可缺少的工作,如何做到让患者满意、家属满意、社会满意,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对社区护理的管理,制定相关的制度,建立急救预案,以减少家庭病床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存亮.梁万年,家庭病床作用,管理和存在问题的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2.5(3):206-208
  [2] 任群彩,加强家庭输液管理,防范医疗护理纠纷[J].中国社区医生(综合版).2008.6(18):83-84
  [3] 贺建玲,郭萍,浅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家庭输液护理安全与质量[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4,,1(5):50-51
  [4] 李亚洁,张立颖,李瑛,等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18
  作者单位:200435 上海市闸北区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临床检测的67例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结果统计分析,观察检测的结果在中风各采三次血样即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的意义。 方法:采集67例临床中风患者的空腹静脉血5ml,肝素抗凝,男34例,女33例,年龄40~63岁,平均50岁。其中对照组体检51例。年龄36--60平均年龄48岁。男21例,女性20例。采血后3h内在普利生全自动血流变仪上测定指标如下:全血粘度(3个切变率)、血浆粘度、全
期刊
【中图分类号】R3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121-01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它可以活化B细胞,促进B细胞的分化,并在Th2亚型淋巴细胞的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Th2型细胞因子,如IL-4、IL-6和IL-10,可刺激相关抗体的产生,在癌症病人血清中的含量明显增多。在机体中,IL-4抑制炎
期刊
【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硬膜外麻醉期间引起局麻药中毒原因。方法 分析1986年6月至2010年8月行连续硬膜外麻醉1924例,发生局麻药中毒68例,对于资料完整的68例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 连续硬膜外麻醉发生局麻药中毒3.53%,其中32.35%为导管误入血管所致,67.65%为其它原因及血管壁损伤。结论 硬膜外麻醉中预防局麻药中毒首要问题是避免导管误入血管及血管损伤。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52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整体护理;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整体护理后,干预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倍他乐克和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室上性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将158例高血压合并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和倍他乐克等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加用稳心颗粒,1 袋/次,每日3 次口服,6 周后进行评价。结果 稳心颗粒治疗组治愈40例,显效20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治愈19例,显效19
期刊
【摘要】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该病所引起的外阴瘙痒、灼痛往往让病人难以忍受。我院采用阴道中药擦洗及局部用药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外阴瘙痒;中药擦洗  【中图分类号】R3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141-01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门诊妇科的常见病,主要是由假丝酵母
期刊
【摘要】本文就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引出创伤急救提出应对性管理策略。指出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急诊医学的发展,二级甲等医院的护理管理越来越突显其问题的严重性,对急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急诊护理;护士素质;创伤急救  The status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and traumaemergency care strategy  Guiyu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髌骨骨折21例患者,采用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经随访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21例髌骨骨折患者全部一期愈合,经过X放射拍片复查,没有骨折块分离移位的发生,关节面平整无粗糙。在随访的19例中,最长5年,最短10个月。骨折一般在8-10左右愈合,均全部愈合。关节功能获得良好恢复,无关节僵硬发生,无创伤性关节炎发生。内固定取出时没有发现松
期刊
【摘要】门诊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是直接对患儿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保健的场所。而预检分诊是门诊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如何加强预检分诊的管理,坚持以人为本,保证就诊患儿按病种准确快捷得到就诊治疗和及时抢救,传染病人得到有效隔离管理,做到规范制度和规范服务并重,规范预检分诊流程,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分诊率,既满足患儿及家长的需求,又调动预检分诊护士的积极性。  【关键词】儿科;预检;分诊;管理  【
期刊
【摘要】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治疗中最常采用的剂型,并且大多由患者自行制备。由于大部分患者缺乏中药知识,在煎煮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了药材浪费,影响了临床疗效,甚至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而危及生命。因此,必须从煎器的选择、药材的加工、煎药的用水量、浸泡时间 、煎煮火候、煎煮次数、 特殊处理方法几方面全面加以了解,才能够掌握中药汤剂正确的煎煮方法,从而提高中药汤剂的质量,以此保证更好地发挥其临床疗效。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