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汤剂的正确煎煮方法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tye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治疗中最常采用的剂型,并且大多由患者自行制备。由于大部分患者缺乏中药知识,在煎煮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了药材浪费,影响了临床疗效,甚至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而危及生命。因此,必须从煎器的选择、药材的加工、煎药的用水量、浸泡时间 、煎煮火候、煎煮次数、 特殊处理方法几方面全面加以了解,才能够掌握中药汤剂正确的煎煮方法,从而提高中药汤剂的质量,以此保证更好地发挥其临床疗效。
  【关键词】中药汤剂;煎煮方法;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143-01
  
  中药汤剂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剂型。它具有制备简单易行、溶媒来源广、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等优点,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原则。中药汤剂的煎煮直接关系到中药的临床疗效,历代医家都对此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明朝药学家李时珍就曾说过“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可见,只有了解和掌握了中药汤剂的正确煎煮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临床疗效。现就中药汤剂煎煮的正确方法浅析如下。
  1 煎器的选择
  在选择煎煮器具时应以不与药物中所含各种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煎出药液质量好、器具传热均匀、缓和为宜。一般以陶器、砂锅最佳,玻璃、搪瓷器皿亦可。忌用铁、铜、铝器具,以免中药中所含的复杂成功与金属起反应而改变药性,降低药物疗效。
  2 药材的加工
  一般制备汤剂的中药材大多加工为饮片,也有患者要求将药材加工成粗颗粒后再煎煮,认为颗粒较之饮片更易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煎出。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药材切制成饮片的过程中所破坏的药材组织细胞比粉碎成颗粒所破坏的药材组织细胞少,这样可使煎煮时浸出的杂质少,从而保证煎出的药液质量好。因此煎煮汤剂时,药材应加工成适中大小和薄厚的饮片为宜。
  3 煎药的用水量
   用多少水应根据药材的用量、性质、吸水量、煎煮时间、 蒸发量及病人所需量而定。一般头煎加水至高出药物表面3~5 cm为宜,二煎加水至超过药渣表面1~2 cm为宜。加水量太多会影响药物的浓度且不宜服用,反之会限制药物有效成分充分浸出。
  4 浸泡时间
  饮片在煎煮前须用冷水在室温下浸泡,这样有利于有效
  成分的溶出。浸泡时间依药材性质而定。
  4.1 花、叶、茎类药材,如金银花、大青叶、桑寄生,一般浸泡20~30 min。
  4.2根、根茎、种子、果实类药材,如知母、黄连、决明子、连翘,可浸泡60 min。
  5 煎煮时须注意的问题
  5.1 煎煮火候一般在未沸之前用武火,沸腾后改用文火,且保持微沸状态。通常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宜武火急煎;厚味滋补药宜文火久煎;毒性药宜慢火久煎[1]。如在煎煮过程中出现药物焦糊,应弃之不用,重取药材煎之。
  5.2煎煮次数汤剂煎煮以多次煎比一次长时间煎煮效果佳。一般煎煮两次能使药物中80%的有效成分溶出,因此汤剂一般以煎煮两次为宜,滋补药可煎3次。注意服用时要将分次煎的药汁混合后再分次服用[2]。
  5.3煎煮时间 具体煎者时间为一般药物头煎20~30 min,二煎15~20 min;解表药头煎10~15 min,二煎10 min;滋补药头煎30~40 min,二煎25~30 min。
  5.4特殊处理方法:
  5.4.1先煎矿石类、贝壳类、龟甲类药物应先煎,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有毒药物应先煎可达到减毒、去毒的目的。部分植物药只有先煎才有效,如石斛先煎久煎得到的水解产物才起作用。
  5.4.2后下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应在中药汤剂煎好前5-10min入煎;不易久煎的药物,如钩藤、大黄等一般在煎好之前10-15min入煎。
  5.4.3包煎花粉类药物因质轻浮于水面不能于水充分接触,须包煎;含淀粉、粘液质多的药物为防止粘锅糊化,故包煎;附绒毛的药物,为避免绒毛脱落混入药液而刺激咽喉,引起咳嗽,需包煎。
  5.4.4烊化对一些胶类、糖类药物,应烊化服用以避免浪费。
  5.4.5 另煎兑入对人参等贵重药材可另煎,并将其汁液兑入已煎好的汤剂中服用。
  5.4.6生汁兑入一些入药的新鲜汁液,如生藕汁、鲜竹沥等可不入煎而直接兑入已煎好的汤剂中服用。
  5.4.7冲服难溶于水的贵重药材,如三七、麝香等应研粉与药液同服。
  5.4.8煎汤代水[3]:对于质地泡松、用量较大,或泥土类不易滤净药渣的药物,可先煎15-25分钟,去渣取汁,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如灶心土。
  总之,中药师只有从上述几方面给予患者具体的指导,使他们掌握汤剂煎煮的正确方法,才能保证药效及临床疗效。从而使中医中药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更好的服务于广大患者。
  参考文献
  [1] 周睿娴. 中药汤剂的正确煎服方法. 传统医药[J],2008,17(18):62
  [2] 梅全喜.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4,150,151
  [3] 崔宝华,刘树峰,段丽琴. 中草药煎服方法分析.临床合理用药[J],2010,3(17):134
  作者单位:831100 新疆昌吉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129-01    1 临床资料  患儿,巴某,男,11岁,哈族,学生,农村人。以“心悸气短1年余加重伴咳嗽,发烧1个月”为主诉入院。查体:T37.8℃,P140次/min,R40次/min,BP11/kPa。神志清,精神差,面色稍红,呈二尖瓣面容,呼吸促,自动体位,鼻扇,口唇紫绀,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
期刊
【摘要】目的:对临床检测的67例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结果统计分析,观察检测的结果在中风各采三次血样即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的意义。 方法:采集67例临床中风患者的空腹静脉血5ml,肝素抗凝,男34例,女33例,年龄40~63岁,平均50岁。其中对照组体检51例。年龄36--60平均年龄48岁。男21例,女性20例。采血后3h内在普利生全自动血流变仪上测定指标如下:全血粘度(3个切变率)、血浆粘度、全
期刊
【中图分类号】R3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121-01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它可以活化B细胞,促进B细胞的分化,并在Th2亚型淋巴细胞的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Th2型细胞因子,如IL-4、IL-6和IL-10,可刺激相关抗体的产生,在癌症病人血清中的含量明显增多。在机体中,IL-4抑制炎
期刊
【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硬膜外麻醉期间引起局麻药中毒原因。方法 分析1986年6月至2010年8月行连续硬膜外麻醉1924例,发生局麻药中毒68例,对于资料完整的68例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 连续硬膜外麻醉发生局麻药中毒3.53%,其中32.35%为导管误入血管所致,67.65%为其它原因及血管壁损伤。结论 硬膜外麻醉中预防局麻药中毒首要问题是避免导管误入血管及血管损伤。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52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整体护理;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整体护理后,干预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倍他乐克和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室上性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将158例高血压合并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和倍他乐克等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加用稳心颗粒,1 袋/次,每日3 次口服,6 周后进行评价。结果 稳心颗粒治疗组治愈40例,显效20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治愈19例,显效19
期刊
【摘要】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该病所引起的外阴瘙痒、灼痛往往让病人难以忍受。我院采用阴道中药擦洗及局部用药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外阴瘙痒;中药擦洗  【中图分类号】R3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141-01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门诊妇科的常见病,主要是由假丝酵母
期刊
【摘要】本文就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引出创伤急救提出应对性管理策略。指出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急诊医学的发展,二级甲等医院的护理管理越来越突显其问题的严重性,对急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急诊护理;护士素质;创伤急救  The status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and traumaemergency care strategy  Guiyu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髌骨骨折21例患者,采用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经随访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21例髌骨骨折患者全部一期愈合,经过X放射拍片复查,没有骨折块分离移位的发生,关节面平整无粗糙。在随访的19例中,最长5年,最短10个月。骨折一般在8-10左右愈合,均全部愈合。关节功能获得良好恢复,无关节僵硬发生,无创伤性关节炎发生。内固定取出时没有发现松
期刊
【摘要】门诊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是直接对患儿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保健的场所。而预检分诊是门诊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如何加强预检分诊的管理,坚持以人为本,保证就诊患儿按病种准确快捷得到就诊治疗和及时抢救,传染病人得到有效隔离管理,做到规范制度和规范服务并重,规范预检分诊流程,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分诊率,既满足患儿及家长的需求,又调动预检分诊护士的积极性。  【关键词】儿科;预检;分诊;管理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