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探微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mxfy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引刘向、扬雄之言,赞扬《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所谓“其文直,其事核”,即文笔端正客观,叙事确凿有据;所谓“不虚美,不隐恶”,就是说不虚夸其美,不隐讳其恶,对人物做到善恶必书,公正而完整。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把“不虚美,不隐恶”界定为《史记》的史家传统,节选了《高祖本纪》和《李将军列传》两篇文章。
  我們对《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教学探究时,不可浅尝辄止停留在“对人物既写优点,又写缺点”的层面,需点拨学生悟读出以下几个层次的含义:
  一、表其美,现其恶,本真呈现
  司马迁《史记》给人物作传,能够做到对传主既表其美,又现其恶,本真地呈现历史人物的真实。例如,《高祖本纪》塑造刘邦这一形象,司马迁如实刻画了其身上高瞻远瞩,有谋有略,虚心纳谏,善于用人驭人,能屈能伸,随机应变,头脑清醒,坚决果断等政治才干与优点。
  同时,司马迁又非盲目歌功颂德,没有把汉代的开国之主描绘成“圣君”的形象,而是如实暴露了他本性中好逸恶劳、好酒好色、奸滑无赖、粗俗鄙陋、睚眦必报等毛病与弱点,还之以凡夫俗子的“人”的本相,做到了不隐讳其恶。
  由此可见,作者如实叙事,如实写人,既表其美,又现其恶,还人物以历史的本来面目,本真地呈现历史人物的真实,不为尊者讳。
  二、表美而不虚,现恶而不过,恰如其分
  司马迁在《仲尼弟子列传·赞》中,明确反对人们对历史人物“誉者或过其实,毁者或损其真”的偏颇臆断。《史记》作传,表现人物身上的优点,绝非虚夸其美,而是恰如其分地以真实的史事来呈现。正如《高祖本纪》,用史实刻画刘邦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的形象,但又没有把他描绘成无瑕的“圣君”,可谓美而不虚,褒而不过。
  同时,表现人物身上的缺点,又绝不过分贬低,而是分寸恰当地以真实的历史细节来表现。《高祖本纪》虽然暴露了刘邦本性中好逸恶劳、好酒好色、奸滑无赖、粗俗鄙陋等毛病与弱点,做到了不隐讳其恶,但作者也只是以“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等简介及诈称“贺钱万”、举杯噱父等细节点到为止,绝不过分贬低,可谓现恶而不过,分寸恰当。
  三、爱而不虚美,恶而不毁功,情史分明
  司马迁作《史记》,其本人对笔下的某些人物是怀有深厚的爱憎情感的。然而,他却能够始终秉持着作为一个史官公正无私、求是存真的高尚史德,做到爱而不虚美,恶而不毁功,个人的情感爱憎与历史的客观公正泾渭分明。
  《李将军列传》,李广是司马迁心中一个理想名将的形象,对其射技高超、作战智勇等卓越才干,对其廉洁爱士、为人简易等优秀品质,作者都寄寓了高度的欣赏与赞扬;对其有才不得施展、立功不得封侯、年老受辱于刀笔之吏,则寄寓了深深的同情、悲愤与痛惜。然而,作者的情感爱憎,高度尊重历史的真实,没有因自我情感去掩盖李广身上的缺点,而是如实记述了他杀害霸陵尉的史实,暴露其公报私仇心胸狭窄的一面。再者,作者虽写到李广机智善射,能冲锋陷阵、令敌生畏,却并没有把他美化成统帅三军之才和具有百战大功的形象,谨遵历史的真实。
  又如,司马迁虽鄙弃刘邦性情中的奸滑无赖、粗俗鄙陋,却能够做到恶而不毁其功。《高祖本纪》充分肯定了他雄才大略的政治才干,肯定了他“汉行德功,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的事功,肯定了他作为西汉开国皇帝统一天下,“继五帝三皇之业,统理中国”的历史作用。这都可见司马迁爱而不虚美的分寸,恶而不毁功的公正,都可见其对人物对历史“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
  四、“明是非”,“寓褒贬”,“采善贬恶”
  司马迁不仅做到善恶必书,还在书的过程中“明是非”,“寓褒贬”,做到“采善贬恶”,自觉地表明对史事人物的褒贬爱恨,且做得恰如其分。比如《高祖本纪》中肯定了刘邦的超凡才干和开国之功,但也以讥刺的笔调否定其举杯谑父的粗俗鄙陋,采善贬恶地辨明是非。也就是说,司马迁实录的不仅仅是历史与人物,还有自己对历史与人物的公正的褒贬与论断,从而真正让历史成为一面镜子,成为后人之鉴。
  从《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我们看到,司马迁突破了历代史书褒贬不及君亲的讳饰藩篱,敢于“述汉非”,敢于“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敢于据史事史实秉直书,不为尊者、亲者、贤者讳,开拓了史书直笔与实录的更高境界,在史书的创作史上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同时,也可见司马迁坚守了作为一介“良史”求是存真的高尚史德,其勇气与胆量,人格与气魄,都彰显了一个伟大史学家的无私精神和卓越品质。
其他文献
面对新的统编高中教材,老师一时不知用什么样的方法落实教材教学,尤其是诗词的教学。我在实践的基础上,以群文议题的方式,结合文本的互文性能够助力生成我们的课堂。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三单元中的三首词的教学设想为例,谈谈群文与互文性的应用。   一、问题缘起   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以来,“学习任务群”这个新概念脱颖而出,并成为统编教材的重要的教学形式。   “学习任务
英国小说理论家福斯特说“小说的基本面是故事”。与一般记叙文相比,小说的情节显然更应该受到重视。小说知识和理论如何转化和表征为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备课上的难点。在碎片化,浅显化阅读盛行的当下,课堂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将文章读深读透?本文就《祝福》一课,浅述我在突破小说主旨与人物形象这两个教学重难点上做出的尝试。   在解读前我基于小说文本内容做出了如下梳理与解读:   孙绍振先生说,《祝福》的故事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更应该把传统文化等相关内容纳入教学中。这样不仅扩充了语文知识面,更符合语文作为母语的一面。   一、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解读   1.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内涵。教育教学是传递文化、弘扬文化的一种形式,所以由此可以得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实际上就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换言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推动中国古典文化体系、中国社会历史顺利
学校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基地,语文课堂则是主阵地。学习古典诗词,是传承文化经典,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孩子觉得古诗词很难学很难背,很多孩子并不能品读到诗词之美,那么古诗词教学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呢?2018年2月央视推出《经典咏流传》节目后,我们发现,班上很多孩子竟然会唱节目中的曲目,甚至连白居易的长篇《琵琶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都能一字不差的唱出来。受到启发
《当兔子撞上树桩》是一篇关于“等待”的话题作文,出现在高考模拟卷中。作为考场作文,该文却先后被《作文报》、《作文评点报》、《三峡青年》、《双语作文》、《作文导报》等多家报刊杂志刊载,这实属不易。作为学生临场发挥之作,该文没有生动华丽的语言,没有使用新颖的材料,也没有运用什么特殊的艺术手法,但文章却令人百读不厌。不少编辑打电话询问文章的写作过程,交谈阅读的感受。那么,该文为何能被反复转载,其魅力与秘
相比于小学教育而言,初中阶段不仅在科目数量上有所增加,其教学内容的难度也有了明显提升。而语文学科因其特殊性,不仅在中考分数里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更承担了宣讲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帮助学生养成高尚品德的重要任务。用心研究初中阶段语文科目的教学内容可以发现,其中大量增加了与古诗词有关的篇幅,并在古诗词的选材上有着严格标准。这就为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许多素材,若教师能够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融入更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当中,收录了著名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著名作品《致云雀》。能够收入高中语文教材,足以说明其教学价值,也因此,关于这篇课文的解读在许多杂志及平台上随处可见,而即使是在非教学专业的杂志上,也能看到不少名家的观点,这使得对这篇课文的解读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状态。那么是不是说对这篇课文就没有了解读空间呢?答案显然并非如此。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思考出发,让学生在课文解读的过程当中领会课
【备课思考】   人教社最新版统编本教材与旧版人教社教材相比,有很多改变,其中,中学起始阶段汉语词类知识点拨也由过去的在七年级下册最后几页附录罗列知识点,变为现在的结合文本具体讲解,以小方框的知识补充形式呈现在七年级的课文后,教师可以有指导地进行随文教学。对于词语的语法知识点教学,即便是放在随文教学中进行,更多也只是停留在辨析层面,这不禁让我产生了疑问:能不能打破分析与写作之间的壁垒?能不能从认
在语文语用教学中,文本“言意”中的“言”指的是语言和语用,是语文的工具性属性;“意”指的是文本的主旨与情感,代表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属性。语文老师要在教学活动前,全面了解与掌握教材内容、教学重难点,把对文本意象的深入探究作为“言意”理解的切入点,进行精导、善导,从而帮助学生梳理“言”“意”之间的关系,提升语用认知。   一、以导促学,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一)阅读指导——提升“言意”认知体
新课标特别强调了“思维发展与提升”。但是以往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课例,提出的问题多是循规蹈矩、老生常谈,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为什么以往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究其原因,是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够新颖有趣。教育心理学认为,新颖有趣的问题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本文的创新点是设置了新颖有趣的教学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以及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本课例包括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