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疣埋藏联合转移因子胶囊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gha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扁平疣是皮肤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青少年,慢性病程。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不一。我科采用自体疣埋藏联合转移因子胶囊治疗扁平疣1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2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8~36岁;病程2个月~6年。皮疹个数20~100个,直径1~4mm,分布仅在颜面者为58例,仅限于双手背者6例,其余累及单侧或双侧上肢及颈前;有同形反应者26例。既往未治疗者46例,曾给予冷冻、激光、外用或口服抗病毒药物等治疗无效者74例,所有病例治疗前1个月内未采用其他方法治疗,凝血功能障碍及瘢痕体质者除外。120例患者随机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皮损程度及病程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选择新鲜疣体数个,常规消毒皮肤,用手术刀片平皮肤削取疣体,疣体较大者用剪刀剪成碎块,创面用无菌纱布压迫止血,置于75%酒精缸中备用。选择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处,常规消毒皮肤,局部麻醉后,沿皮纹方向切开4~5mm切口,深至皮下,然后用无菌镊子将备好的疣体组织埋入皮下,不需缝合,对皮后局部贴创可贴即可。治疗组术后口服转移因子胶囊6~8周,对照组单用自体疣埋藏,术后不联用药物治疗,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
  疗效判断标准:痊愈为疣体全部消退,显效为疣体消退>80%,有效为疣体消退 30%~80%,无效为疣体消退<30%或无明显变化。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
  结 果
  治疗组64例中痊愈55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4例,有效率90.63%;对照组56例中痊愈36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6例,有效率71.43%。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X2=7.351,P<0.05)。消退时间多在2~8周,快者1周,慢者近12周,其中5例消退前有增多现象,12例消退后有色素改变,6个月随访时均恢复正常。
  讨 论
  扁平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其病程与机体免疫有重要的关系,且细胞免疫对疣的防御机制起主要作用[1];通常情况下,被感染的表皮细胞受生理屏障的影响,形成一个独立而封闭的皮肤损害,使被感染的表皮细胞无法与循环免疫细胞接触而导致机体免疫系统不能产生免疫应答,从而表现为扁平疣的迁延不愈和顽固难治[2]。自体疣埋藏是人为地破坏其自身封闭状态,将感染病毒的疣体埋入皮下,使其与循环免疫细胞接触而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曹碧兰等[3]认为自体疣包埋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通过T细胞介导免疫反应使CD8+亚群发挥细胞毒性作用,导致疣体脱落。转移因子胶囊是一种安全的免疫调节剂,能增强细胞免疫,激活免疫细胞,使未致敏的淋巴细胞转化为致敏淋巴细胞,诱生干扰素等多种细胞因子,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且使用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易被患者接受。我们采用自体疣埋藏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扁平疣有效率高达90.63%;而单用自体疣埋藏组有效率为71.43%,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X2=7.351,P<0.05),因此我們认为,二者联合应用,能起到相辅相承的作用,从而提高疗效,可以作为顽固性多发性扁平疣优先考虑的治疗方法。自体疣埋藏时,取材一定要选取新鲜的疣组织,量要足够,且埋入深度达到皮下组织,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同组病例中,儿童和青少年与成年人相比,治愈率要高于成年人。
  参考文献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12-313.
  2 李秉煦,李剑敏,邵笑红.扁平疣的自愈与人乳头瘤病毒活性的关系.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18(10):587-589.
  3 曹碧兰,郭瑞珍,肖庆邦,等.自体疣植入治疗扁平疣及其相关机制研究.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9):27-29.
其他文献
近年来,煤炭工业发展迅速,采煤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伴随着带式输送机大运量、高效化、长距离和高带速的发展,对带式输送机起动过程中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已成为现代化带式输
示范区,顾名思义就是有示范效果的园区。通过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各示范区建立完善农业生产相关标准体系,引导示范区周边农户开展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农产品产量不断提升
水土流失是全球重要的环境问题,其引发的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世界水环境污染的最大污染源。降雨径流不仅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驱动力,也是土壤养分流失的动力和输移载体。当土
航天器挠性附件的振动难以直接测量且对航天器的姿态控制精度产生不利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观测器的鲁棒多目标姿态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借助特征结构配置的参数化
长春新碱(VCR)为常用的抗肿瘤药,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M期,抑制RNA的合成,干扰纺锤体的生成,使细胞有丝分裂停止于中期,剂量较高时可直接破坏染色体。VCR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