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东北部磁静区深部构造及成因模式

来源 :上海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c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7-8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的二级课题《中国边缘海前新生代基底特征及其构造格局》与两岸合作课题《南海东北部与台湾间的构造及地球物理研究》合作在南海东北部地区开展了重、磁、震资料的海上采集航次,获取了大量珍贵数据,其中973NH-01与MLTW测线垂直穿越了南海东北部传统意义上的磁静区。以这两条测线的重磁资料为主,结合地震解释剖面,对磁静区的重磁异常特征、重磁基底及深部构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前人工作对磁静区的成因模式提出了新的解释,认为磁静区位于南海北部被动大陆边缘
其他文献
2011年12月,《上海国土资源》先后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Index of Copurnicus)正式收录。
常规地震勘探理论无法完全解释复杂多变的地质特征,较难达到高精度地震资料处理的目的,因此必须发展适应复杂非均匀介质的地震波场传播理论,以更好地刻画真实的复杂构造、岩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和上海市地质灾害防治政策,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等单位根据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的要求编制了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对上
摘要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便于文献检索系统收集利用。
文章阐述了三轴深层水泥土搅拌加固桩在浦东机场地道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并针对深层水泥土搅拌桩各个施工环节,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根据国家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要求,结合上海规划和土地管理中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对地理市情监测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法的认识和思考,分析了上海地区开展此项工作的基础以及存在的主要难点。
随着世博会的临近,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近年来城市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而在这一进程中,地质工作服务城市发展、保障城市安全的作用也日益凸现。日前,记者从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
针对上海地区淤泥质粘土的原状土样(具有凝聚型结构)和重塑土样(具有分散型结构)进行一维压缩试验,探讨结构性对上海淤泥质软土次压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分散型结构重塑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