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重点,巧表达,显特征

来源 :快乐作文(7.8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ov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生聊一聊】
  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选了《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梦回繁华》《蝉》四篇说明性文章,本单元写作练习侧重于“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这一说明文写作要求。本次的“师生谈”就围绕着单元写作要求展开,希望同学们畅所欲言,积极提出相关问题,踊跃表达自己的看法,以期能为我们今后的说明文写作助力。
  生:学习本单元的几篇文章,感到收获还是很大的,也对说明文这种文体有了更多了解。相对于叙述类文章,平时我们读过的说明文要少一些,作文选择该类文体的机会就更少了。
  师:记叙文以叙述为主,重在形象感人,真情动人;议论文以论述为主,重在阐明主张,批驳谬误;说明文以说明为主,重在客观介绍,传播知识。平时我们经常接触的各类说明书就属于说明文,一般科技读物大多是说明文,政治读物、文艺读物也有不少是说明文。说明文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文体,了解和掌握该类文体的写作是很有必要的。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说明文所占比例就很大,可以看出对实用性文体的重视。
  生:既不像记叙文那样记述身边的人或事,也不像议论文那样对所触及的人或事发表看法,说明文在平时作文中单独训练不多,“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该怎样理解?有哪些具体要求呢?
  师:是的,说明文的主要特点是说明性、知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这就决定了无论表达方式还是思维形式,都不同于记叙文和议论文。说明文是与记叙文、议论文并列的一种文体,由于平时写作训练缺乏重视与强化,在心理上大家似乎与该文体有一定“隔阂”。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即使是看起来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说明事物一定要抓住它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某一事物所具有而别的事物不具有的特点,它是事物之间相互区别的标志。说明文是对客观事物或事理作解说和阐释的,明确说明对象的独特之处,在说明中突显出对象特征,才能使读者对所说明的事物有清楚、深刻的了解。
  生:抓住事物的特征是写好说明文的前提,如《苏州园林》,文章主要从亭台轩榭、花草树木、门窗雕刻等方面进行介绍,突显出苏州园林区别于其他园林的鲜明特征,让人深刻感受到作为各地园林标本的苏州园林独具特色的匠心。
  师:说得很好!写说明文首先要细致观察、深入研究说明对象,找出并把握说明对象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獨特之处,从而在说明中突显出事物的特征。一般来说,解说事物主要是介绍事物的性状、特点、构造、功能和用途等;阐释事理就是把事物的概念、特征、来源、种类、变化等内容讲述清楚。当然,明了事物特征,一要慧眼观察,善于辨别;二要学会比较,找出差异;三要区分主次,明确重点。特征在不同事物中得以呈现,尤其应关注不同说明对象的要求,比如写某个动物可抓住其形状、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等,写某种植物可抓住其长势、生长环境和用途价值等,写某类器具可抓住其功能、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等。
  生:老师,我明白了,事物的特征首先要考量说明对象的特点。比如写某处园林风景,就像《苏州园林》那样,可以抓住亭台楼阁的布局,假山池沼的搭配,花草树木的栽种,以及远景、近景的映衬等特征。
  师:很聪明,你所说的正是园林风景的特征体现。不过,这些方面可以说是从大处着眼,有时还需要在细节方面多考量。比如园林风景中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和角落的图画美等,这些往往更是事物特征的突出表现。还要给同学们强调一点,以上我们所谈都侧重在事物的外在特征,要做到有深度、有趣味地解说事物,还须关注事物的内在特征。比如历史内涵、文化意义等,这些需要我们通过收集相关材料来考察分析。
  生:写说明文先要把说明对象的特征理一理,做到事物特征鲜明才能把文章写好。那么,使事物特征在写作中得以突显,在行文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或是有哪些写作手法呢?
  师:哈哈!问题提得很好!这就叫“得寸进尺”,我们接着往下聊。
  生:老师,我知道。说明中采用列数字、打比方等方法,能够突显事物的特征。如《梦回繁华》,“纵25.5厘米,横525厘米”,“画中人物达500之多”,“正店72户”,这些具体数字突显出巨幅长卷《清明上河图》人物复杂、场景繁多的特点;“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有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 的回味”,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不仅使说明充满了生动形象性,而且突显出宏大、优美而富有变化的特点。
  师:说得太好了!教材就是典范,我们应当学会借鉴教材中的写作手法,做到活学活用。把特征说清楚,把事理说透彻,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本单元四篇文章涉及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等多种说明方法,这些方法在不同程度上起到突显事物特征的作用,希望大家认真分析品味。说明文写作要善于运用说明方法,至于采用何种方法,应根据事物特征和写作意图来恰当、灵活运用。
  生:老师,我很喜欢法布尔的《蝉》。文中有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说蝉是“门外的统治者”“可怜的母亲”“黑暗中的苦工”,写其“沐浴阳光和空气”“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等,这种手法不仅突显出写作对象的特征,而且生动细腻,很能引发情感共鸣。
  师:法布尔的《蝉》是一篇科普小品文,这类文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知识性中强化了文学性,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类说明文。你所说的正是我想给同学们强调的,说明文要想做到既能突显事物特征,又能增加趣味性和文章内涵,有三条途径可谓便捷实效:
  一是运用修辞。像比喻、比拟、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都可以达到突显或强化事物特征的效果,而且还能增添文章的趣味性,使语言表达散发文采的光辉。如《苏州园林》中对树木的说明,“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等,形象的比喻和情感化的拟人,突显出苏州园林树木栽种与修剪注重“画意”、别有意味的特点。
  二是善于比较。即拿另一事物与说明事物对比,以突显说明事物的特点。有比较才有鉴别,无论正面衬托还是反面对比,都能达到使说明对象特征更鲜明的目的。如《中国石拱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通过对比突显出石拱桥的坚固;再如《苏州园林》,文中拿图案画与美术画进行比较,从而突显出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征。
  三是恰当引用。恰当引用相关资料,不仅有利于彰显事物特征,而且可以增添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给人以历史文化的美感,可谓一石二鸟。如在《中国石拱桥》中,写到《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提到马可·波罗推崇卢沟桥,这些史料突显出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的特征。再如《中国石拱桥》中引用唐朝张鷟“初月出云,长虹饮涧”的语句,《苏州园林》中引用“鱼戏莲叶间”的诗句,既有利于突显事物特征,也涂抹了几分诗情画意的色彩。
  师:“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是说明文写作的重要要求,要写好说明文还有言之有序、详略得当、语言准确等要求,这些问题我们下次再聊。
  生:今天的聊天儿话题让我受益颇丰。谢谢老师!
其他文献
①人皆有弱点,但弱点不同于缺点。缺点是行为道德上的不足之处,然而弱点大都是心理性格上的不如人处,若说缺点可以改正,可以克服,那么弱点不仅与生俱来,还要伴人一生。  ②事物本身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据说海南岛的柏油路面很抗热,零上40摄氏度以上也不熔化;哈尔滨的柏油路面能抗寒,零下30摄氏度不会裂开。反过来说,海南岛的柏油路最不抗寒;哈尔滨的柏油路最禁不得热。这个事例说明什么呢?事物某方面愈强,它的反方
期刊
①我在十七岁的时候,爬火车从我的家乡佛罗里达州来到了纽约。很多天,我都找不到工作,后来我觉得我快要饿死了,就斗胆向一幢开着门的房子靠近,里面没有人,我蹑手蹑脚地走进去希望能找到一些食物,但就在我穿过客厅的时候,后院门口突然出现了一个中年男子,他端着步枪厉声地问:“小子,你想干什么?”  ②“我……我……”我正不知如何回答,这时我无意中看见院子里的火炉正冒着浓烟,于是我大声对他说:“我看到有浓烟,就
期刊
莎士比亚曾说过一句话:“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我以前对这句话不怎么理解,随着时间的流逝,后来对此深有感触。  那是一个周末的晚上,我在家里复习功课。妈妈走了过来,笑笑说:“妈妈现在要去楼下散步。你好好写作业,不要偷懒哟!”“好,我会认真学习的。”我嘴上这样答应,心里却是开心极了。没有妈妈的监督,我终于可以开个小差了。  随着妈妈脚步声的远去,门啪的一声关上了。我立刻放下书本,打开电
期刊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题记  春,清浅,安然。碧樟凝翠,翠绿含香。青山绿水,水村山郭,炊烟袅袅,安静祥和。“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在花开得云蒸霞蔚的日子里,偷得浮生半日闲,赏花、吟诗、练书法,过着采菊东篱下的詩意生活。  群花荟萃扑鼻香  清风推开浮云的遮掩,阳光洒向壮美的河山。庭院,馥郁芬芳袭面。海棠、虞美人、杜鹃、山茶、牡丹,无不开得云蒸霞
期刊
春含着笑来了,气温在慢慢回升,景色一天比一天美了。  快看,我家门前那片碧绿的草地里,夹杂着几朵可爱的小花,黄的,白的,蓝的,嫩嫩的,轻轻一碰,就会掉落。嘿嘿,它们是弱不禁风的小姑娘。再看那边田野里,好大一片油菜花,金黄金黄的,微风轻轻一吹,花香飘荡开来,让人心旷神怡,仿佛进入梦境一般。走进那片油菜花丛,细看那金黄的花朵,花瓣有四片,像金黄色的蝴蝶。侧耳倾听,耳边似有时隐时现的嗡嗡声。寻声细看,哈
期刊
文从生活来,烟火气息浓;思自心底出,流响方能远。  王君:小伙伴们好!我们的聊作文又与大家见面啦!上次我们聊到真才真情才能真流行,这次我们来聊点儿别的。话说前段时间,有个十二岁的女孩儿用文言文写了篇关于二胎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大家一路围观,一路点赞。  艳平:是啊!我也看到了,這娃真是要思想有思想,要表达有表达,把文字玩得团团转呢!  晓东:这个孩子的文言功底,真叫人赞叹,难怪有网友说:“读罢此
期刊
精确指导明要求  河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写作实践是“姿态万千的大自然”。这是在学习了《周庄水韵》《密西西比河风光》《小石潭记》《岳阳楼记》后的写作练笔。作为八年级学生,我们不但能欣赏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还应尝试拟写写景文章。  对于写景文章,同学们并不陌生,七年级学过《春》《济南的冬天》《黄陵柏》,但写景能力尚有欠缺。具体表现为:①所写景物特征不明显;②景物描写笼统不细致;③写景思路混乱不
期刊
《邹忌讽齐王纳谏》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
期刊
又是一个周末,太阳公公老早就和我打招呼了。可我是有床有被子的人,哪儿有空去搭理它哟。这下惹太阳公公生气了,于是乎,它便派来了我的“损友”来惩罚我。哐哐哐……心疼我家的门三秒钟!“谁啊?”还在睡梦中的我很不耐烦地喊到。  “還能是谁?我是玉树临风风流倜傥人见人爱的老孙!傻妮子,都几点了,还不起床,上学要迟到了!”  闻听此言,我立马惊醒。抬眼一看表,乖乖,都快8点了。坏了,要迟到了!我以迅雷不及掩耳
期刊
名师导航——孙小圣谈选材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写作指导是“怎样选材”。“写作文就像缝制衣服,选材很关键。如果选的布料质地上乘,缝出来的衣服自然美观大方;如果布料低劣,就算手艺再好,缝制的衣服也没法穿。”孙小圣清清喉咙,“所以说写作文,三分靠技巧,七分靠选材。选材如何,决定着一篇作文的成败。”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选材呢?”猪小能问道。  孙小圣瞄瞄书,说:“很简单,只要掌握六字诀,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