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生命教育”可休矣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222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到一所学校听了节情趣作文课,发现“别开生面”得十分另类:班级事先组织了一件实践活动——“饲养”水珠娃娃,就是让学生人人购买一种特殊的塑料球浸泡在水中,让其随着时间流逝而膨胀、分裂,渐渐变成为一个更大的胶体状物,甚至还会衍生出一两颗小的球状物。目的在于通过对这类生长、繁殖现象的观察,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培植其对生命的爱心。
  课后,本人对这种做法大有感慨。其一,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不就是一坨塑料泥巴在那坛死水中个头发福颜色变浅吗?这同一团卫生纸掉进水里的景况有什么不同呢?有没有让全班集中观察的必要呢?其二,生命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生命过程的观察,去感悟生命的美好与脆弱,从而体会生命的意义。如果用毫无生命体征的死物腐变去虚拟生命生长繁殖的灿烂过程,不只是滑稽,而且是误导学生乃至是亵渎生命!其实,在生机勃勃的现实世界里,要组织观察真实生命现象的活动也并不难,记得儿时在花盆里种南瓜,那种子破土、子叶脱壳、卷须攀援、枝头始花的鲜活过程,曾让一群的孩子跟着动心。我不禁想起,每当初春学生在校门口争购雏鸡雏鸭,春游时带回小龟小蟹的情景,这不正是施教的难得契机吗?确实,现代学生沉溺于虚拟世界太久了,也有返朴归真的心理需求。如果教师能够相机地引导,不仅能丰富观察体验的创作源泉,而且还能增长真知才干。必竟,“千教万教”要“教人求真”。
其他文献
小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渗透德育知识,这是我国教学改革的明确要求,也是基础教育必须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选
现在的少年儿童受传统教育和现代优越物质条件的影响,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比如:责任心不强,劳动观念差,心胸狭隘、自私;撒谎,欺骗家长、老师、同学;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小学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每一堂课,都是我和孩子们一起缔造这门艺术的过程,我们一起教着、学着、快乐着--我的教学宗旨是让孩子“快乐学英语,学英语快乐,学快乐英语”
学生在学校学习固然重要,但是让学生学会做人更重要,我认为作为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然后再去教学生如何做学问.学会做人,到底教学生做什么样的“人”?
当下,在新课改大环境下,教育部门对学生道德意识的构建的着重度增加.在小学授课中,相关教职人员应当还原学生主体性,增加对学生的尊重度.在小学阶段,相关教职人员应当采用科
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获得的实验资源在数量、质量、 深度、广度以及创新性等方面皆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①学生在家动手少:初中生上世纪90年代初出生,大多家境富裕,较少接触生产、手工和家务,缺乏动手体验;②学生在校动手少:学生读书做题多,获取理性资源富余,但观察实验和综合实践较少,感性资源缺乏;③新课程改革后,物理实验教学资源的丰富和创新还需要一定时间.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提升.
有这样一句话:“不是聪明的学生常受表扬,而是表扬会使学生更聪明.”的确,老师及时而适度的表扬往往是促进学生转变和前进的催化剂,它会使学生尽力将事情做得更好,更重要的是
被人欣赏是每个人的愿望,无论是大人或小孩都喜欢被别人欣赏.被人欣赏可以成为一个人前进的动力,自信的源泉.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学中要充满爱心,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每一个学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人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取得成功的内动力.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
素质教育,德育先行,讲文明、懂礼貌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一言一行,基本上都是学校、家庭合作教育的结果.我们应教育小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