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圳市铁岗石岩水库管理处 广东)
摘 要:在水利工程中泵站承担着防洪、防涝、灌溉和供水的重要任务,泵站是水利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水资源的合理调度和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抵抗不利的自然条件,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泵站的安全运行时泵站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了保证泵站的安全运行,本文将详细分析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以实现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关键字:泵站;安全生产;运行;管理
泵站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各个部门甚至是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了不可低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很多的泵站出现老化的现象,影响了使用的效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何使泵站在安全运行管理适应新的形式要求,如何提高管理水平是当前广泛面临的问题。
一、泵站在安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设计不合理
当前广泛存在着泵站施工不合理、安装质量低劣的现象,甚至有些单位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应的规划进行设计,从设计开始就留下不少的隐患。还有的单位对电气设备、机组的安装不按相应的规程操作,对国家的相关规定了解甚少。少数的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马马虎虎,敷衍了事。
(二)没有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要求安装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但是有些操作人员由于对操作规程了解不透彻,对于规程没有仔细的学习,片面的认为规程不重要,怕麻烦,图省事,不按规程进行相关的操作。
(三)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在泵站运行期间的值班人员经常是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对机组监测比较马虎,甚至出现有些人在值班的时候睡觉,没有建立充分的责任感,总是认为不是出事,不认真巡回检查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是机电设备的故障前兆不能及时的发现。没有按照工作人员的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当前多数泵站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是内容过于笼统、不够细化,可操作性不强,或是岗位责任制不明确或缺失,无必须的泵站运行操作规程,造成运行管理无章可循。再就是,即使部分泵站规章制度已公布上墙或装订成册,且很细很全,但执行不力,存在虎头蛇尾现象,致使运行管理混乱。这些都会导致泵站在运行中可能出现安全问题。
(四)技术人员水平低下
操作运行的人员文化程度比较低,这些职工在上岗前通常只是进行过一般的操作培训或者是有关的安全知识教育,而对泵站的理论知识掌握的不多,一旦出现问题不知如何解决。相当部分泵站的管理队伍中技术人员比重偏低,整体技术素质不高。另一方面,虽然国内已经开始了泵站经济运行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但由于起步较晚,有些成果仍停留在科学研究阶段,要付诸实施还需进一步论证和试验
(五)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水平不高
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长期存在着重视前期的建设,而对于后期的管理问题就不那么重视,尤其是对于那些使用频率不太高、作用不太多的泵站。另外,很多的泵站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管理经费偏低,很难引进专业的管理人才参与泵站的管理工作,造成管理的水平不高。管理制度不完善,内容相对死板,没有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也不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在管理的过程中,执行力度不够,造成管理出现混乱的现象,无法跟上现代化的步伐。
(六)机械设备老化
当前我国很多水利工程中泵站已经运行了很多年,其主机严重老化,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下降,导致设备的可靠性大大降低。一些本来应该淘汰的设备没有淘汰反而还在运行。这些因素的存在给泵站的安全可靠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由于泵站建筑的年代久远,运行事故经常发生,导致维修的周期越来越短,进一步造成安全隐患,这给泵站的运行和安全管理造成了很不利的影响。
(七)水利多种经营发展不够,经营方式单一
通常情况下,泵站属于季节性的水利工程,一般除了汛期以外,大部分时间的工程设施、设备处于闲置的状态。很多的泵站管理单位对多种经营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且经营的方式比较单一,对于抵抗市场因素和自然条件冲击的能力比较差,不少的单位根本就没有其他的经营项目,对泵站的管理长期处于一种看护的状态,从而造成整个泵站管理人员工资待遇偏低,工作条件比较差,大批的骨干技术人才流水,给泵站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八)其他问题
用电的调度方面没有配合好,电、水调度方面有时存在不能正常协调的现象,机组在运行时,不预先同时停电,而往往是突然停电。对泵站机组和建筑物造成很大的危害。泵站的安保工作没有做好,有时会出现偷盗泵站机电设备的现象。
二、泵站安全运行管理办法
(一)提高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随着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先进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的劳动强度逐渐降低,但这就对操作人员的责任心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级领导要进行分工协作,建立岗位责任制,保证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顺利进行。
(二)加强技术练兵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大力加强技术培训,努力开展岗位练兵,多层次、多渠道组织泵站工程全体人员尤其是一线操作人员进行电工基础知识讲座,泵站运行工与维修工的机械基础业务知识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管理队伍中中级和高级技工的比例,有条件的单位可以鼓励进行学历教育。严格运行人员上岗证制度,通过培训考核.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持证上岗率达100%。组织参观交流和进行专业劳动竞赛,培养勤学技术常练兵的良好风气。通过学习培训.使广大干部职工业务技能和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具有独立处理应急突发事故的能力。
(三)完善管理制度
实行“用制度管人”,坚决杜绝“以人管人”的管理模式,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一是制定切实可行、易于操作的规章制度。如泵站运行操作规程、检修运行人员岗位职责、检修运行班长岗位职责、工作票制度、奖惩制度以及考勤制度等。二是强化各项管理措施,狠抓制度落实。要按照“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干”的原则,细化岗位责任,明确事故追究制度,层层落实岗位目标责任,彻底扭转“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的管理局面。
(四)积极参与隐患工程的整改
整改隐患工程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在泵站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存在多工种的配合,交叉作业的现象,难免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处理,那么就会酿成大的安全事故。在管理的过程中,仅仅靠几个安全管理人员是不能够实现的。因此,要求每一个作业人员都能够识别安全隐患,并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甚至是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泵站的安全运行。
结束语
泵站的安全运行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们的生命菜场的安全,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利益。因此要把这项工作重视起来,管好机械设备,定期进行维护。相应只要加强管理,坚持维修保养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加强教育,及时消除隐患,减少事故的发生,最终确保泵站的安全运行,确保国家和人们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 孟广清,杨晓久,李迪平.中小型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江苏水利,2007(5).
[2] 乔守江,晋心乐.泵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3] 杨建军.泵站经济运行管理问题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3).
[4] 赵乐诗. 我国泵站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和任务[J].农田水利与小水电,2002
[5] 李少化.泵站管理技术[J].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3.
摘 要:在水利工程中泵站承担着防洪、防涝、灌溉和供水的重要任务,泵站是水利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水资源的合理调度和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抵抗不利的自然条件,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泵站的安全运行时泵站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了保证泵站的安全运行,本文将详细分析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以实现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关键字:泵站;安全生产;运行;管理
泵站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各个部门甚至是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了不可低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很多的泵站出现老化的现象,影响了使用的效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何使泵站在安全运行管理适应新的形式要求,如何提高管理水平是当前广泛面临的问题。
一、泵站在安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设计不合理
当前广泛存在着泵站施工不合理、安装质量低劣的现象,甚至有些单位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应的规划进行设计,从设计开始就留下不少的隐患。还有的单位对电气设备、机组的安装不按相应的规程操作,对国家的相关规定了解甚少。少数的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马马虎虎,敷衍了事。
(二)没有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要求安装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但是有些操作人员由于对操作规程了解不透彻,对于规程没有仔细的学习,片面的认为规程不重要,怕麻烦,图省事,不按规程进行相关的操作。
(三)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在泵站运行期间的值班人员经常是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对机组监测比较马虎,甚至出现有些人在值班的时候睡觉,没有建立充分的责任感,总是认为不是出事,不认真巡回检查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是机电设备的故障前兆不能及时的发现。没有按照工作人员的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当前多数泵站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是内容过于笼统、不够细化,可操作性不强,或是岗位责任制不明确或缺失,无必须的泵站运行操作规程,造成运行管理无章可循。再就是,即使部分泵站规章制度已公布上墙或装订成册,且很细很全,但执行不力,存在虎头蛇尾现象,致使运行管理混乱。这些都会导致泵站在运行中可能出现安全问题。
(四)技术人员水平低下
操作运行的人员文化程度比较低,这些职工在上岗前通常只是进行过一般的操作培训或者是有关的安全知识教育,而对泵站的理论知识掌握的不多,一旦出现问题不知如何解决。相当部分泵站的管理队伍中技术人员比重偏低,整体技术素质不高。另一方面,虽然国内已经开始了泵站经济运行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但由于起步较晚,有些成果仍停留在科学研究阶段,要付诸实施还需进一步论证和试验
(五)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水平不高
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长期存在着重视前期的建设,而对于后期的管理问题就不那么重视,尤其是对于那些使用频率不太高、作用不太多的泵站。另外,很多的泵站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管理经费偏低,很难引进专业的管理人才参与泵站的管理工作,造成管理的水平不高。管理制度不完善,内容相对死板,没有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也不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在管理的过程中,执行力度不够,造成管理出现混乱的现象,无法跟上现代化的步伐。
(六)机械设备老化
当前我国很多水利工程中泵站已经运行了很多年,其主机严重老化,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下降,导致设备的可靠性大大降低。一些本来应该淘汰的设备没有淘汰反而还在运行。这些因素的存在给泵站的安全可靠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由于泵站建筑的年代久远,运行事故经常发生,导致维修的周期越来越短,进一步造成安全隐患,这给泵站的运行和安全管理造成了很不利的影响。
(七)水利多种经营发展不够,经营方式单一
通常情况下,泵站属于季节性的水利工程,一般除了汛期以外,大部分时间的工程设施、设备处于闲置的状态。很多的泵站管理单位对多种经营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且经营的方式比较单一,对于抵抗市场因素和自然条件冲击的能力比较差,不少的单位根本就没有其他的经营项目,对泵站的管理长期处于一种看护的状态,从而造成整个泵站管理人员工资待遇偏低,工作条件比较差,大批的骨干技术人才流水,给泵站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八)其他问题
用电的调度方面没有配合好,电、水调度方面有时存在不能正常协调的现象,机组在运行时,不预先同时停电,而往往是突然停电。对泵站机组和建筑物造成很大的危害。泵站的安保工作没有做好,有时会出现偷盗泵站机电设备的现象。
二、泵站安全运行管理办法
(一)提高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随着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先进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的劳动强度逐渐降低,但这就对操作人员的责任心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级领导要进行分工协作,建立岗位责任制,保证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顺利进行。
(二)加强技术练兵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大力加强技术培训,努力开展岗位练兵,多层次、多渠道组织泵站工程全体人员尤其是一线操作人员进行电工基础知识讲座,泵站运行工与维修工的机械基础业务知识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管理队伍中中级和高级技工的比例,有条件的单位可以鼓励进行学历教育。严格运行人员上岗证制度,通过培训考核.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持证上岗率达100%。组织参观交流和进行专业劳动竞赛,培养勤学技术常练兵的良好风气。通过学习培训.使广大干部职工业务技能和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具有独立处理应急突发事故的能力。
(三)完善管理制度
实行“用制度管人”,坚决杜绝“以人管人”的管理模式,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一是制定切实可行、易于操作的规章制度。如泵站运行操作规程、检修运行人员岗位职责、检修运行班长岗位职责、工作票制度、奖惩制度以及考勤制度等。二是强化各项管理措施,狠抓制度落实。要按照“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干”的原则,细化岗位责任,明确事故追究制度,层层落实岗位目标责任,彻底扭转“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的管理局面。
(四)积极参与隐患工程的整改
整改隐患工程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在泵站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存在多工种的配合,交叉作业的现象,难免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处理,那么就会酿成大的安全事故。在管理的过程中,仅仅靠几个安全管理人员是不能够实现的。因此,要求每一个作业人员都能够识别安全隐患,并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甚至是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泵站的安全运行。
结束语
泵站的安全运行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们的生命菜场的安全,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利益。因此要把这项工作重视起来,管好机械设备,定期进行维护。相应只要加强管理,坚持维修保养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加强教育,及时消除隐患,减少事故的发生,最终确保泵站的安全运行,确保国家和人们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 孟广清,杨晓久,李迪平.中小型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江苏水利,2007(5).
[2] 乔守江,晋心乐.泵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3] 杨建军.泵站经济运行管理问题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3).
[4] 赵乐诗. 我国泵站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和任务[J].农田水利与小水电,2002
[5] 李少化.泵站管理技术[J].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