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漏电常闭型光电隔离开关设计

来源 :半导体光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be_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低漏电常闭型光电隔离开关。介绍了该光电隔离开关的工作原理、参数设计。通过特别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对微小漏电流的控制, 并对其进行了工艺改进, 提高了器件可靠性。器件测试结果显示, 参数指标达到设计值, 从而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为实现对激光雷达回波峰值的测量,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激光雷达接收机的回波峰值检测量化电路, 采用对电压回波脉冲采样保持的方法配合低速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 ADC)来实现回波峰值的高精度量化。电路采用SMIC 0.18 μm工艺设计, 仿真结果显示, 该电路采样电压动态范围为800 mV, 采样3 ns脉宽的脉冲保持电压误差小于3.16%, 实现10 bit的量化精度。整体电路采样周期由外部使能信号和复位信号控制, 可满足不同场合下激光雷达接收机回波峰值采样
Carbohydrates on cell surface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a wide variety of biological processes, including cell adhesion, recognition and signaling, viral and bacterial infection, inflammation and metastasis. However, owing to the large diversity and complex
增加激光导星的散射层采样厚度可以提高波前探测器的探测能量,但是存在探测光斑弥散问题.针对该问题,分析并设计了动态聚焦系统.首先分析了采样厚度对波前探测能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波前探测能量随着采样厚度非线性增大,当采样厚度为4 km、激光脉冲能量为10 mJ时,望远镜子孔径接收到的光子数为120,满足探测精度要求.然后分析了光斑弥散对波前探测精度的影响,当采样厚度为4 km 时,波前探测误差约为0.5 λ,探测误差较大.为了实现精确探测,依据分析结果设计了动态聚焦系统,将聚焦反射镜的移动距离由111 mm 缩
苏联莫斯科国立大学核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CO2激光器的组合激励实验中用脉冲核反应堆作为大体积气体的电离源。反应堆中心通道中的热中子流密度为~5×1016中子·厘米-2·秒-1,脉冲宽度为~1毫秒。激光器置于反应堆的中心通道上,内充几个大气压的CO2 N2 He3混合气体。激光脉冲能量约1焦耳。可以认为,在几微秒量级的气体加热时间内实现振荡。电流对时间的依赖关系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很好地符合,并且证明了关于振荡过程中放电体积变热的假设。
期刊
期刊
便携式防空系统 (MANPADs)、各类红外制导导弹等红外热寻的武器是民用、军用飞机重要的威胁。随着红外成像探测器被广泛用于热寻的制导武器,传统的红外干扰机、曳光弹难以形成有效对抗, 以红外波段激光作为光源的红外定向对抗(DIRCM)系统是目前对抗热寻的武器的有效手段。文中回顾了目前有代表性的红外定向对抗系统, 分析阐述用于红外定向对抗系统中的激光器关键技术, 给出红外成像探器致眩区域计算方法, 并讨论展望红外对抗激光器技术的发展趋势。
借助于数值对角化方法,研究了非旋波近似下J-C模型中原子的压缩效应,结果表明,在近可积区能观察到此种效应及其周期衰变与回复现象,而在远离近可积区这些特征消失。
期刊
目前,基于光纤技术的通信系统已拥有各种性能和广泛等级的产品。这些产品已应用于声音、数据和图象的传输,几乎占领了以往铜导线、微波和卫星通信占据的每个市场。近年来,造成市场销售急速增长的原因有两个:第一,现有的电话公司和长途载波装置在更新换代和扩展计划方面越来越依赖于光纤中继线路;其次,因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解体而受到剌激的市场,促成了各种雄心勃勃的光纤网络计划的提出。
期刊
设计了基于FPGA的图像实时处理系统,利用FPGA中IP核的内置缓存模块,通过乒乓结构读写,实现了图像数据在FPGA内部的缓存和提取。同时利用FPGA数据并行处理的特点,实现了图像的二值化和边缘提取等预处理,将图像预处理的时间由原来在DSP内的1s缩小到50ms以内,使实时图像处理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