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icade调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滑膜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zs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克隆抗体Remicade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前后的膝关节滑膜细胞的基因谱变化,筛选出Remicade效应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探讨其在AS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用5例活动期AS病人在Remicade治疗前和3个月后(每次5 mg/kg,第0、2、6、12周静脉注射,以后每8周用1次)的膝关节滑膜细胞,提取总RNA;微阵列基因检测用含1 176个基因的cDNA芯片进行;数据用GeneSpring 5.1软件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和聚类分析.结果 5例AS病人在Remicade治疗前后滑膜细胞基因差异表达和变化趋势总体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基因谱相关性强.用K-mean聚类分析,其中第5组与炎症相关密切的基因主要包括细胞因子、金属蛋白酶、黏附分子、与凋亡和致癌有关基因、受体、信号转导有关基因等.再按基因功能聚类,其中在致癌基因组共有10个基因.比较AS病人治疗前后的关节滑膜细胞基因表达差异有显著性的基因(P《0.05)共45个,其中下调基因44个;治疗后下调的基因主要包括三组:①Th1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②黏附分子(VCAM-1、ICAM-1,Integrin β4);③金属蛋白酶家系成员3、7、8、11 (MMP-3、7、8、11)和金属蛋白酶抑制体(TIMP)-1.多数致炎基因包括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2R和MCP-1也呈下降趋势.结论基因芯片技术能有效筛选出Remicade治疗AS后的受调节的基因,为进一步研究AS发病机制和致病相关基因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对人胆管癌的作用及γ-干扰素(IFN-γ)对TRAIL抗瘤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透射电镜、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FCM),研究TRAIL对人胆管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IFN-γ对TRAIL抗瘤活性的影响.结果透射电镜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到典型细胞凋亡特征.FCM分析显示:浓度为0、1、10、100、1000μg/L的TRAIL 24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戊型肝炎病毒(HEV)的抗原表位特点. 方法以HEV基因工程重组蛋白p166Bur、p166Mex为免疫原,制备单克隆抗体(McAbs).采用间接ELISA法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所制备的McAbs与7种不同基因型和亚型p166(p166Bur、p166Pak、p166Mor、p166Mex、p166Us、p166Nz和p166Chn)的交叉反应性. 结果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搏癌丸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细胞药理学和血清药理学方法,对比观察(阴性无药血清对照、阳性药5-氟尿嘧啶血清对照)搏癌丸诱导H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并发症的影像学与临床的相关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182例临床确诊SARS病人的X线胸片及CT所见 ,对肺内空洞 ,胸水 ,气胸、纵隔和皮下气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靶向性寡核苷酸(ODN)"圈套"策略对创伤性炎症大鼠肝脏损伤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96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创伤性炎症组、"圈套"ODN组和变异"圈套"ODN组,各组动物分别于术后3、6、12、24、48和72h分批处死.运用凝胶迁移变动分析(EMSA)检测创伤性炎症术后肝脏组织NF-κB的活性及合成"圈套"ODN的体外竞争抑制试验.检测血清转氨酶水平,在光
1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概述rn1.1 TIMPs的分类与结构rnTIMPs存在于多种组织中,是一种内源性低分子量蛋白质,是一种多功能因
目的:乳腺癌所造成的心理影响和冲击,受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式、病程与分期、症状和功能反应的不同而各异;尤其是术后的放化疗对患者精神心理障碍和躯体的损害、性身份和性功
Halo-Vest架被用于临床以后,成为颈椎损伤安全、有效、实用、易行的治疗方法.1997年8月~2003年5月,我科对18例Hangman骨折病人应用Halo-Vest架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护理体
目的研究草栽和段木栽培灵芝的多糖性质和含量;考察以草代木栽培灵芝的可行性的研究.方法提取、分离、逆相透析方法研究二者子实体多糖.应用气相色谱、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