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呆气”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t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书读多了,难免有书呆子气,可有些人的“呆气”令人生爱。
   陈景润一次要到未婚妻家中去,前些天刚好有人给他带了一袋苹果来,他也就把这袋苹果带了去。尽管这些苹果又小又皱,因为当时准岳母正想吃苹果,想要的东西适时而至,对他也就大加称赞。
   陈景润并不知道如何给人送礼,而这次送苹果如同他解数学题一样,竟然一出手就是“正确答案”,让他特别高兴。此后去丈母娘家,陈景润必定是带苹果一袋,既小且皱。那天,他又要去看丈母娘了,一连跑了好几个地方,就是没有那样的苹果,他只好硬着头皮买下一袋,然后放到太阳底下晒。并说:我若不晒,怕不合岳母口味!
   把苹果晒皱,实乃是书呆子气的多此一举,但这种呆气让人感受到的却是充盈着阳光的浓浓甜香味儿。陈景润的呆气似乎总与“阳光”结缘。
   读过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的人,大约都会记得文章中说到陈景润的住房只有几平方米,床架在马桶上。那时他住的是一间“补房”,也就是利用旧建筑的剩余空间,比如地下室之类改造而成的住房。陈景润的这间房子有些不同,是由一个废弃的厕所改造成的。由于当时“臭老九”的待遇太差,而作为单身、工龄、年龄尚浅的陈景润能分到这样一间房子已算很不错了。陈景润对此房子也挺满意,小虽小点,可它清静,正好在这儿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马桶封死做床架也没什么,但有一件事有碍观瞻,不能等闲视之。陈景润的这间补房在四楼,楼下有一个公共浴室。搬进来不久,浴室便开放了。一天,陈景润伏案久了,站起来要伸伸腰,可他伸起来的手在空中僵住了,原来陈景润突然看到楼下白花花一片,用他的话来说:就像妖精在打架。那是单位的女同志在洗澡,而那“白花花一片”是从浴室的天窗进入他眼帘的——他房子的窗户正与那浴室的天窗斜对着。
   陈景润本想在自己的窗户挂上一幅窗帘,一遮了之。但转念一想,这可不行,要是哪一天有人来到家里,看到了这些,这些女同志不就惨了。按一般人的做法,只要与管理员悄悄说说,让女同志洗澡时注意点就成了。不知是陈景润没想到,还是懒得去找管理员,他写了一纸“公开信”,贴在浴室的门上。大意是:不要将浴室的天窗打开,原因是站在他窗户边,浴室内便一目了然。请大家以后洗澡关上天窗,以不让好色的登徒子有可乘之机。在信的最后,他工工整整地写上大名:陈景润。
   到了下班后洗浴的时候,这贴在门上的公开信在余晖的映照下,在女同志们看来,是何等的刺眼!于是由一位女汉子挑头,一声呐喊,气势汹汹打上陈景润的门来,她们要把他这个“臭流氓”的家砸个稀巴烂!不过他家并没有什么可砸的。于是有人要狠棒打陈景润,她们要将这个“臭流氓”打翻在地,并踏上一只脚。幸好有人叫来了领导,领导当然清楚陈景润的为人,把不爱文斗却好武斗的娘子军训斥了一番,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有趣的事,虽然闹事后澡堂的天窗关了几天,后来却依然照开不误。也许女将们压根儿就不相信有什么不怀好意的人到他那间补房里去,也不相信他这个“臭流氓”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儿来。倒是陈景润为了不致使研究分心,找来几根木条,将补房的窗帘彻底钉死。
   或许是女将们想通了,陈景润这样贴纸条,呆是呆一些,但他这也是一种对女性的尊重,担心女将们吃亏。这样一种“呆气”,让她们感到如同从天窗中透进来的阳光,明快而温暖。
其他文献
两年前,陈和丰的爷爷陈诚志去世。在家人眼里,这只是一个“平凡老实”的人。因为老人晚年脑萎缩,陈和丰与爷爷交流并不多。   直至整理遗物时,他打开一个旧盒子。这个90后大学生意外地发现,里面放着好些张爷爷手写的个人情况登记表:“1940年—1945年浙江温州家乡讨饭”,“1953年—1956年参军”,“1970年—1985年上海后方312长汽机班长”……   这些陌生的历史信息让这个上海大学历史
期刊
“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粮食和种子的重要意义,曾做过这样的评价。   过去许多年,中国粮食生产都“很争气”,到去年,中国粮食生产已实现“十一连增”。在粮食增产的背后,是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是科技人员的辛勤汗水。与此
期刊
在北京这个超级城市里,废纸有了新的旅行故事。   故事从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办事处开始:位于二楼的复印间里,三台打印复印机并排而立,旁边摆置着办公废纸“白纸类”投放袋。   再生资源回收员利落地抱起废纸扔进回收袋。偶有三两张报纸或复印纸包装袋“鱼目混珠”,他顺手“二次分拣”、分类投放。   印有“北京回收”字样的厢式货车将回收纸质资源运至郊外的分拣中心,经废纸打包机捆装定型,成为体积约1
期刊
人们总是试图把自己的感情移植给动物,而确实有些动物给人“通人性”的感觉。那么矛盾来了:动物到底有没有道德观念?它们通人性通到什么样一个程度?  动物也有同情心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有丰富的同情心,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指标——打哈欠。我们都有这样的切身体验:打哈欠是可以被传染的。科学家已经证明,那些很容易被传染打哈欠的人更有同情心,而在感知他人情感方面存在障碍的人,例如自闭症儿童,他们在一大波哈欠袭来时仍
期刊
伪装部队总是和战争并存。它就像魔术师一样,把真实和虚假一起展现给敌人,让对手无法分辨。中国伪装部队的“魔术”技巧,随着高新技术的进步,也越来越高。  沼泽地下面隐藏着指挥部   说起伪装部队,很多人觉得很遥远,可是只要你留心,说不定就有机会发现生活中有这样的情景。   北京远郊,景色迷人的群山被绿色覆盖,一座灌木不多的山坡格外醒目,这里耸立着一枚直刺蓝天的战略导弹。   一辆外国使馆的轿车途
期刊
如果你还继续爱得更多,很可能会给对方沉重的压力,让彼此喘不过气来,完全丧失了爱情的乐趣。所以请记住,喝酒不要超过六分醉,吃饭不要超过七分饱,爱一个人不要超过八分喔!你发觉到了吗?   爱的感觉,总是在一开始觉得很甜蜜,总觉得多一个人陪、多一个人帮你分担,你终于不再孤单了,至少有一个人想着你、恋着你,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能一起,就是好的,但是慢慢的,随着彼此的认识愈深,你开始发现了对方的缺点,于是
期刊
有人以为画画是很艰难的,又说要生来有绘画的天才,我觉得不然。我以为只要自已有兴趣,找到一条正路,又肯用功,自然而然就会成功的。从前的人说,“三分人事七分天”,这句话我却绝对反对。我以为应该反过来说, “七分人事三分天”才对,就是说任你天分如何好,不用功是不行的。世上所谓神童,大概到了成年以后就默默无闻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只因大家一捧,加之父母一宠,便忘乎其形,自以为了不起,从此不再用功。不进则退,
期刊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一吨水、一度电、一升汽油的价格都有清晰、统一的标准。不过,家庭主妇张女士最近却不经意地发现,在电力公司提供的电费单上,除了基本电价,还有一项“代征附加”费用:今年1月—10月,她三口之家的电费每月200余元,10个月缴纳的“附加费”约125元。  事实上,在一张张居民水、电、汽油的缴费单里,均含有多项“附加”的费用:每一吨生活用水的价格里,有公共事业费、排污费等“附加费”;每度城
期刊
有诗说:“白云深处有人家”,“藤萝深处有人家”,这样的家或许飘逸、清悠,但未必就是幸福的。一个幸福快乐的家,一定是安在内心深处的。   一次,他的小说在国内获得大奖后,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来到他们家,对他说,“你和你妻子的学识水平、文化层次不对等,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你应该勇敢追求属于你自己的幸福。”女子是来向他示爱的,他说:“你说得不错,我很勇敢,已追求到自己的幸福。”   看他一脸的甜蜜与
期刊
我从横滨出发去东京,不认得路线,问地铁站台的小哥。小哥不太会英文,日语又沟通不畅,急坏了,先拽着我去看公示牌的地图,指手画脚一番;再给我一份地图,用笔画清路线;最后把我送上站台,不断比划方向,直到我不断点头确认“OK”,他才放心,连着鞠了四个躬,回岗位去了。我乍进地铁车厢,吓一跳:时当黄昏,满车厢衣冠肃穆,大家低头看书读报看杂志玩翻盖手机,气氛谨严。后来坐过两次才发现,东京都附近的上班族坐车大多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