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纸堆长出66万棵大树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yixu13543078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北京这个超级城市里,废纸有了新的旅行故事。
   故事从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办事处开始:位于二楼的复印间里,三台打印复印机并排而立,旁边摆置着办公废纸“白纸类”投放袋。
   再生资源回收员利落地抱起废纸扔进回收袋。偶有三两张报纸或复印纸包装袋“鱼目混珠”,他顺手“二次分拣”、分类投放。
   印有“北京回收”字样的厢式货车将回收纸质资源运至郊外的分拣中心,经废纸打包机捆装定型,成为体积约1立方米、重约800公斤的“废纸砖”。
   40吨“废纸砖”集结完毕,便被运至河北或山东的造纸企业作再生处理。
   不久,重70克、每包500张的可再生复印纸下了生产线,重回体育馆路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案头。
   再生资源回收员是31岁的王进步,来京务工14年,做回收员已有8年。
   他所供职的北京天龙天天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天洁公司”)已在北京全城设立了470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其中居民社区、学校13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340个。
   这个打造“资源再生低碳办公体系”的企业,2013年亏损400万元。
   如果北京市东城区的废纸资源都被如此再利用,相当于每年少砍66万棵大树。但是因为收购废纸没有增值税发票,天天洁公司无法提供可用于抵扣进项税的凭证。
   卖几斤废纸,谁会给回收员单开张发票呢?
  保密文件“谁都不许看”
   2014年12月19日上午10时,王进步和同事开着已有8年“工龄”的福田厢式小货车,抵达体育馆路街道办事处的六层办公楼外。
   “白色尼龙编织袋用来分类回收废纸、报纸、杂志、饮料瓶等,绿色帆布袋用来回收保密文件。”王进步走上楼梯,对记者解释道。
   他收拢废纸时,有保洁人员想翻拣几本杂志看看,被他微笑拒绝:“绿色帆布袋中是客户要求销毁的保密文件,谁都不许看。”
   王进步一边向记者展示事先复印好的“机关、单位内部文件资料回收证”,一边指导同事用带编号的黄色封条将绿色帆布袋封口。“这些保密资料当天统一送到五环外机场第二高速公路附近的分拣中心,存至专门的保密文件库房。”
   在分拣中心,这些文件大约以每20吨一趟的频率运输至北京造纸七厂——北京市定点销毁单位。
   东城区办公区域废纸年产生量超过3.9万吨,其中商务楼宇约3.49万吨,机关事业单位约为4306.8吨。
   仅复印纸一项,全区每年消耗量就达1.05万吨。其中机关、事业单位为1896吨,办公楼宇内企业全年复印纸耗废量8676吨——这是2013年民盟北京市东城区委《办公区域废纸回收再利用情况》课题组的调查结果。
   事实上,东城区的废纸资源如果得以有效合理分类回收利用,每年可节约3.9万吨标准煤,节约2340万度电,节水390万吨,节约11.7万立方米的木材,相当于少砍66万棵大树。
  一年赔了400万元
   3.9万吨废纸产生量,占东城区办公区域可回收固体废弃物的80%以上。“东城位于中心城区,工厂生产性废弃物产生量很少,废纸的回收及利用,是东城区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的重中之重。”天天洁公司总经理刘权告诉本刊记者。
   起初推广“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统一运输、专业分拣、再生利用”的办公区域资源回收利用循环模式,天天洁公司打“数字牌”——用一连串回收利用数字作为推广手段。
   “客户听完反应并不积极。”刘权说,“所以我们推出了‘再生至尚’环保理念及执行标准,最终演变为以参与资源分类回收为标志的再生生活方式,为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资源再生低碳办公体系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但这显然是个赔本生意。
   以前在金融业“一万元以下的钱都不数”的刘权自嘲,现在“一分钱都得掰成厘来花”。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报纸回收价格是每公斤0.8元,回收一吨报纸需支付回收费800元;往返行程约70公里的情况下,回收车油耗100元;司机每月扣除节假日工资4000元,社区网点每回收一吨也要支付人工费200元;运到再利用工厂需运输费90元。
   这些废旧报纸卖给工厂,还得交增值税、城建税、教育附加税,每吨合计235元。
   “一般的生产企业在出售产品时需要按照17%的税率缴纳增值税,而增值税的应纳税额为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抵扣后的部分。”刘权解释说,“但是我们收购废旧商品时,往往无法获得增值税发票,也就是说没有可供抵扣的进项税。”
   这样算来,一吨报纸的回收成本约为1525元,卖到工厂能收到1450元。
   刘权说,这些成本,还不包括公司管理层的工资,分拣中心场地、办公室租金都是每年30万元,还有设备折旧……
  “2013年公司赔了400万元。”他无奈地说。
   根据《办公区域废纸回收再利用情况》课题组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东城区实际使用再生复印纸占办公用纸使用量比例仅5.3%,机关事业单位为5.7%,企业为5%。
   而东城区政府的相关要求是,机关事业单位的这个数字在2012年底应是10%以上,2013年底是25%以上,2015年底是50%以上。
  垃圾分类是“持久战”
   早在2000年8月31日,中共北京市委和市政府办公厅发文要求,党政机关政府部门带头推广使用再生纸。
   “当时的再生纸从功能上确实有很多缺陷”,天天洁公司市场部经理宋全平告诉记者,员工在推广再生纸时,经常被一口回绝,原因是“2000年前后用过,不好用。”
   事实是,中国再生纸制造技术经过10年的改进,使用功能已完全能够满足日常办公的需要。目前东城区和北京市的部分单位已100%使用再生复印纸两三年时间,并未发现有什么问题。
   再生产品规模化生产的前提是垃圾分类。
   “不同类别的废纸混杂会影响再生产品质量,降低其市场竞争力,对废纸循环利用链条形成致命打击。”宋全平说,她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耳濡目染,在家庭信息登记表中母亲职业一栏填写的是:垃圾分类。
   天天洁公司把办公区域资源再生体系简化为三个动作:白色废纸单独投放;废纸、报纸、杂志分类收集暂存;定期上门回收。
   但客户的配合程度并不理想。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有物业管理的居民区及楼宇以物业公司为责任人,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楼由本单位承担管理责任。可目前对于责任人的监督管理几乎是空白,既无监督,也无激励。
   民盟的调查显示:居民对这部已于2012年3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第一部关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地方性法规”,知晓率仅为50%。
   对于垃圾分类,北京市不可谓不重视。如正在推进设立“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指导员”,即可能有7万人戴上“绿袖标”,而每人每月约600元的报酬由区县财政承担。
   一些区县为推进垃圾分类还设立了“二次分拣员”,每人每月1200元薪酬,站在垃圾桶旁,意在促使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抛弃。
   北京市要求每80户—100户配备一个“垃圾分类指导员”。东城区“2012年为此投入500万元”,但效果并不理想——“指导员”变成“分拣工”,且普遍存在不出工或出工不出力的现象。
   刘权坦言,他更希望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社区垃圾分类指导宣传,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其他文献
许多人喜欢比较,比身上是不是穿名牌的服装,开的车子是不是BMW或是捷豹;也有人是比精神方面的,最近上了谁的课,看了哪一本书。听起来是不同的比较,精神的比较好像比物质的比较还高尚一点。   其实不一定。我认为,有比较之心就是缺乏自信。有自信的人,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是一种充满富足的感觉,他可能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会觉得羡慕、敬佩,进而欢喜赞叹,但他回过头来还是很安分地做自己。   西方
期刊
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今日辞世。从今年2月因肺疾入院以来,他的病情一直牵动新加坡乃至全球的注意力,如今终于走完一生。自1965年领导新加坡独立并出任总理之后,他担任总理25年之久,卸任后继续担任国务资政和内阁资政直至2011年,对新加坡的影响力可谓无人能及。   新加坡“国父”、强权者、周旋于大国之间的两面派,世人加诸李光耀的标签很多。这些标签反映了人们对李光耀治理新加坡方式和结果的解读:美誉之下
期刊
对于一些野生动物研究者来说,天天都是万圣节。他们装扮成各种野生动物的模样,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这当然图得不是自娱自乐或者吸引别人的眼球,而是想获得动物们的好感。  伪装不是穿上夸张的动物服装那么简单。  真正的伪装,不仅外观可以迷惑对方,连气味、习性和行动方式也会被动物视为同类。伪装成动物的至高境界是掩盖人类属性。  人类最容易在动物面前露馅的是气味。卧龙自然保护区中国大熊猫研究与保护中心的饲养员,
期刊
比尔·盖茨和妻子梅琳达一直热心于慈善公益活动,为此,他们成立了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慈善基金会,每年定期向基金会捐献15亿美元,用于帮助全球各地的弱势群体。   为了影响和吸引更多的富人加入到基金会里来,盖茨经常带着梅琳达四处开展推广活动,特别是到一些重要的场合演说。遗憾的是,收效并不明显,很多富人只是礼仪性地鼓鼓掌、点点头,一提到让他们掏腰包,便溜之大吉。   为此,盖茨夫妇很苦恼。盖茨觉得,
期刊
猎豹也许不能改变自己的斑点,但是,有些斑马可以改变它们身上的条纹:一项新研究显示,在更温暖地方的斑马有更多的条纹,这也许能有助于回答一个古老的问题——为什么斑马身上有条纹?   研究者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开放科学》的论文中指出,条纹的作用是让斑马感觉凉爽,并帮助它们抵御在炎热地区更常见的致病昆虫。   现存的三种斑马都有着显眼的黑白条纹,在其他颜色灰暗的非洲食草动物(比如水牛和羚羊)中间特别引
期刊
当我们翻开一本书,要在翻开的这本书里头寻找到什么呢?这个话题似乎要从我们刚刚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说起。当人生的这本书刚刚翻开,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在这本书里,我们又要寻找到什么呢?也许两者的答案有很多是相似的。首先翻开一本书,我们希望知道自己是谁,我的家乡在哪里,而世界又在哪里。   如果我不打开书,我会以为世界就像我生活的这座城市一样,有草原,有森林,有很多和善的人们。但是当我打开书才知道,
期刊
在刚结束不久的英雄联盟职业联赛中,赫赫有名的WE战队与皇族战队在小组战中1 :1战平收场。皇族战队同样是具有超高声望的人气战队,和该战队取得平局的战果也算可以接受,不算是折了WE战队这“第一战队”的称号。不过,赛后WE战队中一位来自韩国的队员Sin的表现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认为,战队之所以没能取得胜利,完全是因为自己作为外援没能够尽到责任,因此在比赛后他不停地向自己的每一个队友说着“sorry”,并
期刊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非常相信所谓“精读原典”的说法,觉得找到了通向学术之途的秘密门户,自以为确定了原典,照此苦读,终有一天会读懂那些伟大的书。循着几个书单,我立即扎入原典的大海,“刚日读哲,柔日读文”,花费了三四年的时间。有一天梦中醒来,回想自己读过的一大堆各类书籍,却似乎没什么所得,尤其是对西方的大部头哲学著作和先秦的思想经典。记得很清楚的是读康德,当时摘抄难懂语句的一个本子里,我差不多把整本《判
期刊
两年前,陈和丰的爷爷陈诚志去世。在家人眼里,这只是一个“平凡老实”的人。因为老人晚年脑萎缩,陈和丰与爷爷交流并不多。   直至整理遗物时,他打开一个旧盒子。这个90后大学生意外地发现,里面放着好些张爷爷手写的个人情况登记表:“1940年—1945年浙江温州家乡讨饭”,“1953年—1956年参军”,“1970年—1985年上海后方312长汽机班长”……   这些陌生的历史信息让这个上海大学历史
期刊
“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粮食和种子的重要意义,曾做过这样的评价。   过去许多年,中国粮食生产都“很争气”,到去年,中国粮食生产已实现“十一连增”。在粮食增产的背后,是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是科技人员的辛勤汗水。与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