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影响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及营养护理分析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2006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影响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及营养护理分析。方法:根据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进行治疗的老年院内感染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互联网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后对68例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影响因素进行评估,比较老年患者院内感染情况的构成比率、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影响单因素分析、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分析。结果:在老年患者院内感染情况的构成中发现,下呼吸道感染的感染率最高,皮肤感染的感染率最低;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是否存在侵入式、是否使用抗菌素、是否利用免疫调节剂及激素、季节、糖尿病、营养不良、睡眠质量、心理状况(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表明: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影响因素与年龄、住院时间、是否存在侵入式、是否使用抗菌素、是否利用免疫调节剂及激素、季节、糖尿病、营养不良有较大关系(P<0.05)。结论:年龄、住院时间、是否存在侵入式、是否使用抗菌素、是否利用免疫调节剂及激素、季节、糖尿病、营养不良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老年患者出现院内感染,因此对老年院内感染患者实施营养护理干预十分重要,有利于降低患者院内感染,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影响多因素Logistic分析;营养护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3-0011-02
  院内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1-2]。院内感染按其病原体来源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其中内源性感染是指当各种因素引起人体抵抗力降低时人体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或致病菌引起的感染,而外源性感染是指来自人体外的病原体所引起的感染。目前,老年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比率远远高于其他患者。老年人年纪大了之后,身体器官衰老,免疫力下降,身体更容易受到细菌侵袭出现感染,并且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吞咽功能和咳嗽反射功能都会下降,在吞咽食物过程中,老年人会出现呛咳,继而诱发感染的可能性就会增大,会嚴重影响老年患者病情恢复,严重时甚至会危及老年患者生命安全[3-4]。而营养护理为患者提供营养上的供给,可以有效的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患者免疫力,有利于缓解患者感染状况。因此,本文以老年院内感染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探讨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影响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及营养护理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根据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进行治疗的老年院内感染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互联网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后对68例患者院内感染状况进行评估,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特征,多元化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68名患者均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判定[5];②通过检查确诊为院内感染的患者;③均能接受营养护理的患者;④患者及家属同意研究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具有心肺功能不全患者;②具有重大疾病患者,如心脏病等;③家属及患者不同意研究者。
  1.3方法 ①医疗小组成员介绍调查的目的和意义,指导患者完成调查,并利用互联网微信平台在线填写问卷进行调查,对文化程度低、对问卷内容理解困难的患者,逐一讲解,然后引导其完成。问卷第一部分:将老年院内感染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分类。第二部分:首先对老年院内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是否存在侵入式、是否使用抗菌素、是否利用免疫调节剂及激素、季节、糖尿病、营养不良、睡眠质量、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其次将调查问卷中的问题发送到互联网微信平台进行填写;最后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概括出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②对患者给予营养护理,患者培养良好的膳食习惯,控制患者每日营养的摄入,一定程度的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针对患者感染状况合理使用抗生素,并进行一定的肠内营养干预。
  1.4观察指标 ①对老年患者院内感染情况的构成比率进行分析,包括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皮肤感染感染率的分析[6];②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影响单因素分析。分别从十一个方面进行分析,包括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是否存在侵入式、是否使用抗菌素、是否利用免疫调节剂及激素、季节、糖尿病、营养不良、睡眠质量、心理状况;③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分析。分别从八个方面进行分析,包括年龄、住院时间、是否存在侵入式操作、是否使用抗菌素、是否利用免疫调节剂及激素、季节、糖尿病、营养不良。
  1.5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例(%)”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_ 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老年患者院内感染情况的构成情况分析 在老年患者院内感染情况的构成情况中发现,下呼吸道感染的感染率最高,皮肤感染的感染率最低(P>0.05),详见表1。


  2.2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影响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结果表明: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影响因素与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是否存在侵入式、是否使用抗菌素、是否利用免疫调节剂及激素、季节、糖尿病、营养不良、睡眠质量、心理状况有较大关系(P<0.05),详见表2。


  2.3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多因素Logistic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影响因素与年龄、住院时间、是否存在侵入式、是否使用抗菌素、是否利用免疫调节剂及激素、季节、糖尿病、营养不良有较大关系(P<0.05),详见表3。


  3 讨论
  院内感染指患者在入院时既不发病,也不处于疾病的发病期,是指在入院超过48h后发生的疾病,常见的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有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7-8]。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老年患者感染后会出现耐药菌的发生,例如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以及耐超广谱药物的耐药菌感染,如果老年患者耐药菌发生情况较为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9]。因此一旦确诊院内感染后需要进行隔离治疗,还需要进行有效的抗菌强度比较大的抗感染治疗,同时完善药敏的检查,根据药敏检查结果进行抗生素的调整。
  在本研究中,在老年患者中下呼吸道感染的感染率最高,皮肤感染的感染率最最低;多因素Logistic结果表明: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影响因素与年龄、住院时间、是否存在侵入式、是否使用抗菌素、是否利用免疫调节剂及激素、季节、糖尿病、营养不良有较大关系(P<0.05),说明老年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是否存在侵入式、是否使用抗菌素、是否利用免疫调节剂及激素、季节、糖尿病、营养不良都是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营养护理为患者提供临床营养输注,对需要恢复和维持健康的患者提供了营养支持,增强了患者身体供给,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有利于缓解老年患者感染状况,促进患者病情恢复[10]。
  综上所述,年龄、住院时间、是否存在侵入式、是否使用抗菌素、是否利用免疫调节剂及激素、季节、糖尿病、营养不良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老年患者出现院内感染。因此,老年院内感染患者实行有效的营养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患者院内感染,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唐荣芳, 董敏, 伍志梅, 等. 老年多发性骨髓瘤化疗病人医院感染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 实用老年医学, 2020, 34(2): 125-129.
  [2] 潘桂群, 章建龙, 龚少波, 等.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9, 29(7): 1035-1037, 1041.
  [3] 孔羽, 崔嬿嬿, 韩月玲, 等. 老年肺癌根治术后患者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 癌症进展, 2019, 17(21): 2589-2592.
  [4] 甄鹏, 胡明. 老年人血流感染多重耐药菌的耐药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0, 39(4): 443-447.
  [5] 王军艳, 陈建婷, 张婷, 等.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院内获得性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9, 22(1): 106-109.
  [6] 赵亚娟, 张振红, 张晓彦.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 27(S1): 70-72
  [7] 栾仲秋, 穆琢莹, 阚凤芝.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院内感染的相关风险因素及病原菌分析[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9, 37(2): 180-181, 184.
  [8] 吴清权, 张勇, 吴淼, 等. NSTE-ACS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和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9, 29(1): 52-55.
  [9] 黃星, 高晓东, 袁征. 老年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护理[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9, 29(2): 308-311, 320.
  [10] 刘国樑, 秦明照. 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影响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及营养干预研究[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9, 34(4): 392-395.
  基金项目:东莞市社会科技发展项目(编号:202050715068663)
  作者简介:游秋萍(1977.09-),女,广东兴宁人,大学本科,主管护师,院感办主任,研究方向:医院院感管理。
其他文献
目的:饮食控制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糖尿病患者病情改善中的重要的措施。为更好的开展糖尿病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本文设计一款糖尿病患者饮食监控微信小程序,实现对糖尿病
目的:探究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对孕妇产前焦虑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60例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同时接受为期4周,每周1次
过敏性休克严重患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进而发生急性心跳骤停,围手术期死亡率较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麻醉科在手术室内对一名患者进行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a(N2)期适形调强放疗区域淋巴结累及野照射和预防性照射的临床效果,探究最佳放疗范围。方法:以我院收治的适形放疗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a(N2)期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研究病例选择60例,依据照射方式不同,分为累及野照射组(观察组)、预防野照射组(参照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远期生存率、毒副反应情况
目的:探析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近期及预后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期间分娩的产妇110例进行分组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表法,对照组55例,实验组55
【摘要】目的:分析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开展家庭医生模式的效果。方法:将本社区86例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2月至2020年6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A组和B组,A组43例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管理,B组43例患者均实施家庭医生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护理管理前后的甘油三酯(TG)、血肌酐(Scr)、血尿酸(UA)水平变化情况,并分别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
【摘要】目的:研究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据此探讨相关防控措施的效果。方法:从从我市第一中心医院获取324例血清和脑脊液样本进行试验,得出疑似乙脑患者的确诊数量。结果:在性别方面,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年龄>45岁的人群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在季节方面,夏秋季节的患病率高于其他季节,以上分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脑的发生和传播具有流行性疾病的基本特征,要做好我国流行性乙型脑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高校应对疫情防控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分析高校在疫情防控下面临的困难和挑
目前肝疾病患病率存在着不断增长的趋势,肝切除术量也随之增加,多数临床医生比较关注患者术后生存率的提升情况,肝作为人体内重要器官组织相对较为脆弱,人体肝部血管分布相对
目的:以姬松茸-灰树花-蛹虫草制成的复合多糖,以免疫抑制小鼠细胞免疫功能为主要指标,探究比较复合多糖与各单一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调节功能影响的差别。方法:通过检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