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篮球专家认为:“现代篮球比赛的取胜,60%靠思维,40%靠体力”。而且水平越高,这种趋势越明显。本文采用文献法对篮球意识的概念、内容、影响因素、提高途径等进行阐述,希望可以为提高青少年的篮球水平尽一份绵力。
【关键词】篮球意识 影响因素 提高途径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1
篮球意识是运动员根据场上的情况,通过感觉、观察、思维、判断来支配自己采取合理行动的心理过程。其内容包括:技术的目的性、行动的预见性、判断的准确性、动作的隐蔽性、配合的集体性;观察能力训练、技战术训练等;篮球意识的提高应从文化学习、观察能力培养、战术思维训练、技战术意识训练相结合、实战与观察、教练员主导作用等途径入手。
1 篮球意识的概念
篮球意识是指篮球运动员在从事篮球活动时,遵循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对发生在篮球比赛中的客观情况做出应答反应,它是运动员的心理活动,也是通过大脑积极的思维而产生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规律性的特殊机能,它是在篮球实践中形成的。其形成过程,带规律性。即从感觉到概念、判断和推理阶段的过程。反映在心理学上,就是从感觉到知觉的过程。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在发挥技术的过程中,支配自己的行动并带有一定战术目的的心理过程。在全面观察场上情况的基础上,迅速做出了正确的判断,通过及时思维活动采取相应的恰如其分的对策,合理运用身体和技战术的配合,以便更有效地发挥已长,制约对手。这种应变动力是由意识和技术动作组成的。是一个综合的思维过程。
篮球意识的形成,从心理学观点来看篮球意识是运动员自觉的心理活动,是对客观现实自觉的反映。它表现在具体动作转向思维,并由思维再转向具体行动的过程。实际上它是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动作技能由泛化、分化到自动化的不断渐进过程;更是一个在篮球实践中反复地运用、总结、分析、提高的过程。
对篮球意识定义的描述,认为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感知阶段、实践阶段和理性阶段。
感知阶段包括感觉、知觉、触觉以及表象等感性形式;实践阶段包括模仿、操练、运用以及比赛等实践形式;理性阶段包括判断、推理、综合分析以及形象思维等理性形式。比如运动员的篮板球意识,它的形成过程是运动员从投篮后球的反弹落点感知开始,经过实践练习的亲身体会和比赛的实际运用,然后又经过理性上的综合分析,进而掌握不同距离、不同位置和不同方向投篮落点的基本规律,以及进攻篮板球的不用技巧,在实践中经常反复地运用和总结,形成了自己的篮板球意思,并在篮板球的对抗争夺中得心应手。所以说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形成是正确技能与成功的经验进行不断的积累、储存,从而使得自己的篮球意识不断丰富、提高。
2 篮球意识的结构
到目前为止可能大家对篮球意识仍然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为了能使大家对篮球意识有一个形象直观的感受和认识。篮球意识的结构分析应该建立在哲学、逻辑学、系统理论和篮球运动实践的基础上。由于篮球实践的客观存在包括各个方面,并有层次之分,因此,篮球意识也包括各个方面,其结构也有层次可分。可将篮球意识的结构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所谓宏观结构是指运动员对篮球实践客观存在局部而言的主观反映;所谓微观结构是指运动员的篮球实践客观存在具体方式而言的主观反映。
3 篮球意识的内容
人的意识是不能直接看到的,必须从实践的过程来体现。运动员的篮球意识,应从比赛中的战术行动表现出来,这里把篮球意识的内容概括为:
1)技术的目的性。任何技术的掌握与运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为了正确地运用技术、战术,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就必须头脑清晰,目的明确,力求使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带有一定的战术目的。
2)行动的预见性。比赛双方对抗激烈,球场情况瞬息万变。运动员在比赛中为了取得最佳行动效果,采取相应对策,就必须洞察情况的变化,并预见未来的发展,准备好多种应付的办法。
3)判断的准确性。判断准确是正确发挥技战术的前提,必须把一切行动建立在仔细观察和准确判断的基础上。预见和判断,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预见是估计可能发生的情况,判断是根据已发生的情况,采取相应的行动。
4)行动的应变性。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对于场上主观情况的变化,需要迅速地采取应变手段,变换各种进攻和防守战术。例如,裁判判罚较严时,应注意防守动作不要太大,避免犯规;而裁判判罚较松时,则可大胆贴上防守,动作也可大些,以限制对方的行动。
5)动作的隐蔽性。运动员为了有效地攻击对方,争取主动和优势,必须善于运用各种娴熟的动作技巧,去扰乱与迷惑对手的判断,以造成其错觉;不过早暴露自己的战术意图,赢得比赛的主动权。
6)配合的整体性。篮球比赛是集体性很强的项目,运动员应该积极与同伴配合,努力为本队创造进攻的机会和组成严密的防守。
4 篮球意识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的篮球水平和他个人的篮球意识的好坏高低是密切相关的。要有好的篮球造诣必须得从个人的篮球意识开始训练,以形成好的利于篮球运动的意识。而影响篮球意识形成的因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因素包括:专业的知识的掌握、智力水平、技术水平、对待学习训练的态度都是影响运动员的战术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其它如文化程度、神经类型等,也会影响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客观的因素:正式的比赛的实践,以及学习训练的环境、场地、器材、时间等,也都会影响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5 篮球意识的提高途径
是不是一个人的“篮球意识”一旦形成就无法改变了呢?当然不是,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及我们对此问题的认识,认为提高篮球意识应主要从以下几个途径着手:
1)文化学习。采用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写训练日记、训练小结、比赛分析、开总结会、上文化课。
2)观察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是形成篮球意识的前提,因此必须重视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两个以上技术动作组合与衔接练习中,培养运动员的观察能力,提高用眼的余光观察的能力。
3)战术思维的训练。球场上的各种信息进入运动员的大脑后,需要运动员经过自己的思维立即做出判断,只有判断才能采取合适的技术战术运动。因此,要重视战术思维的训练。要求运动员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想练结合。
4)基本技术训练与篮球意识训练相结合。在基本技术训练中,不是孤立地练基本技术,而是贯穿篮球意识的内容,把基本技术训练与培养篮球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5)实践与观摩。创造条件让运动员参加实际的比赛,不断提高战术意识。
6)教练员的主导作用。教练员要把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本质特点、关键环节等用形象正确的示范、准确简明的讲解传达给运动员,从而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战术意识。
一个人篮球水平的高低和他的篮球意识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对篮球意识的研究和探讨,我们已经知道提高运动员篮球意识应主要从文化学习、观察能力培养、战术思维训练、基本技术训练与战术意识训练相结合、实践和观摩、教练员主导作用几个途径入手。
参考文献
[1] 王选琪.篮球技战术兼备意识的分析与培养[J].渭南师范院学报,2003,5.
[2] 李宇载.篮球技战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3] 谢泽新.青少年篮球意识训练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篮球意识 影响因素 提高途径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1
篮球意识是运动员根据场上的情况,通过感觉、观察、思维、判断来支配自己采取合理行动的心理过程。其内容包括:技术的目的性、行动的预见性、判断的准确性、动作的隐蔽性、配合的集体性;观察能力训练、技战术训练等;篮球意识的提高应从文化学习、观察能力培养、战术思维训练、技战术意识训练相结合、实战与观察、教练员主导作用等途径入手。
1 篮球意识的概念
篮球意识是指篮球运动员在从事篮球活动时,遵循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对发生在篮球比赛中的客观情况做出应答反应,它是运动员的心理活动,也是通过大脑积极的思维而产生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规律性的特殊机能,它是在篮球实践中形成的。其形成过程,带规律性。即从感觉到概念、判断和推理阶段的过程。反映在心理学上,就是从感觉到知觉的过程。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在发挥技术的过程中,支配自己的行动并带有一定战术目的的心理过程。在全面观察场上情况的基础上,迅速做出了正确的判断,通过及时思维活动采取相应的恰如其分的对策,合理运用身体和技战术的配合,以便更有效地发挥已长,制约对手。这种应变动力是由意识和技术动作组成的。是一个综合的思维过程。
篮球意识的形成,从心理学观点来看篮球意识是运动员自觉的心理活动,是对客观现实自觉的反映。它表现在具体动作转向思维,并由思维再转向具体行动的过程。实际上它是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动作技能由泛化、分化到自动化的不断渐进过程;更是一个在篮球实践中反复地运用、总结、分析、提高的过程。
对篮球意识定义的描述,认为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感知阶段、实践阶段和理性阶段。
感知阶段包括感觉、知觉、触觉以及表象等感性形式;实践阶段包括模仿、操练、运用以及比赛等实践形式;理性阶段包括判断、推理、综合分析以及形象思维等理性形式。比如运动员的篮板球意识,它的形成过程是运动员从投篮后球的反弹落点感知开始,经过实践练习的亲身体会和比赛的实际运用,然后又经过理性上的综合分析,进而掌握不同距离、不同位置和不同方向投篮落点的基本规律,以及进攻篮板球的不用技巧,在实践中经常反复地运用和总结,形成了自己的篮板球意思,并在篮板球的对抗争夺中得心应手。所以说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形成是正确技能与成功的经验进行不断的积累、储存,从而使得自己的篮球意识不断丰富、提高。
2 篮球意识的结构
到目前为止可能大家对篮球意识仍然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为了能使大家对篮球意识有一个形象直观的感受和认识。篮球意识的结构分析应该建立在哲学、逻辑学、系统理论和篮球运动实践的基础上。由于篮球实践的客观存在包括各个方面,并有层次之分,因此,篮球意识也包括各个方面,其结构也有层次可分。可将篮球意识的结构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所谓宏观结构是指运动员对篮球实践客观存在局部而言的主观反映;所谓微观结构是指运动员的篮球实践客观存在具体方式而言的主观反映。
3 篮球意识的内容
人的意识是不能直接看到的,必须从实践的过程来体现。运动员的篮球意识,应从比赛中的战术行动表现出来,这里把篮球意识的内容概括为:
1)技术的目的性。任何技术的掌握与运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为了正确地运用技术、战术,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就必须头脑清晰,目的明确,力求使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带有一定的战术目的。
2)行动的预见性。比赛双方对抗激烈,球场情况瞬息万变。运动员在比赛中为了取得最佳行动效果,采取相应对策,就必须洞察情况的变化,并预见未来的发展,准备好多种应付的办法。
3)判断的准确性。判断准确是正确发挥技战术的前提,必须把一切行动建立在仔细观察和准确判断的基础上。预见和判断,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预见是估计可能发生的情况,判断是根据已发生的情况,采取相应的行动。
4)行动的应变性。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对于场上主观情况的变化,需要迅速地采取应变手段,变换各种进攻和防守战术。例如,裁判判罚较严时,应注意防守动作不要太大,避免犯规;而裁判判罚较松时,则可大胆贴上防守,动作也可大些,以限制对方的行动。
5)动作的隐蔽性。运动员为了有效地攻击对方,争取主动和优势,必须善于运用各种娴熟的动作技巧,去扰乱与迷惑对手的判断,以造成其错觉;不过早暴露自己的战术意图,赢得比赛的主动权。
6)配合的整体性。篮球比赛是集体性很强的项目,运动员应该积极与同伴配合,努力为本队创造进攻的机会和组成严密的防守。
4 篮球意识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的篮球水平和他个人的篮球意识的好坏高低是密切相关的。要有好的篮球造诣必须得从个人的篮球意识开始训练,以形成好的利于篮球运动的意识。而影响篮球意识形成的因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因素包括:专业的知识的掌握、智力水平、技术水平、对待学习训练的态度都是影响运动员的战术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其它如文化程度、神经类型等,也会影响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客观的因素:正式的比赛的实践,以及学习训练的环境、场地、器材、时间等,也都会影响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5 篮球意识的提高途径
是不是一个人的“篮球意识”一旦形成就无法改变了呢?当然不是,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及我们对此问题的认识,认为提高篮球意识应主要从以下几个途径着手:
1)文化学习。采用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写训练日记、训练小结、比赛分析、开总结会、上文化课。
2)观察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是形成篮球意识的前提,因此必须重视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两个以上技术动作组合与衔接练习中,培养运动员的观察能力,提高用眼的余光观察的能力。
3)战术思维的训练。球场上的各种信息进入运动员的大脑后,需要运动员经过自己的思维立即做出判断,只有判断才能采取合适的技术战术运动。因此,要重视战术思维的训练。要求运动员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想练结合。
4)基本技术训练与篮球意识训练相结合。在基本技术训练中,不是孤立地练基本技术,而是贯穿篮球意识的内容,把基本技术训练与培养篮球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5)实践与观摩。创造条件让运动员参加实际的比赛,不断提高战术意识。
6)教练员的主导作用。教练员要把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本质特点、关键环节等用形象正确的示范、准确简明的讲解传达给运动员,从而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战术意识。
一个人篮球水平的高低和他的篮球意识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对篮球意识的研究和探讨,我们已经知道提高运动员篮球意识应主要从文化学习、观察能力培养、战术思维训练、基本技术训练与战术意识训练相结合、实践和观摩、教练员主导作用几个途径入手。
参考文献
[1] 王选琪.篮球技战术兼备意识的分析与培养[J].渭南师范院学报,2003,5.
[2] 李宇载.篮球技战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3] 谢泽新.青少年篮球意识训练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