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座上的鱼龙传说

来源 :长安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benumberon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关佛教和原始崇拜的图形和纹样,在香格里拉地区流传已久,如今则具体表现在当地的旅游产品上。这些图形和纹样在过去和今天的香格里拉地区,有着不同的形制,而寓意则基本不变。
  关键词:香格里拉;旅游产品;宗教;图形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4-178-03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香格里拉地区成为滇西北主要旅游景区之一。而自11世纪起流传于香格里拉地区的佛教各派——格鲁派、噶举派、宁玛派、萨迦派等的宗教题材,以及原始崇拜的相关图形纹样等,也在当地居民中得到较深入、广泛的应用,一直到今天,成为香格里拉地区所销售的旅游产品的最大特色。
  一、香格里拉地区旅游产品图形及纹样
  香格里拉地区市面所销售的面向外来旅游者的产品,和滇西北其他旅游点丽江古城、大理、泸沽湖的洛水等所销售的品种大致近似,为各种小挂件、木雕、银器、服饰以及仿古佛像、器皿等。三者不同之处在于,香格里拉地区所销售的产品的原始、宗教气息更加浓郁。
  香格里拉古城销售的服饰品和挂件多采买自东南亚尼泊尔、缅甸、印度等佛教信仰地区,也有诸如仿造的绿松石、珊瑚、琥珀等饰品。相对传统的藏民族服装、服饰的售卖点,则散落在新城区迪庆州府附近街道,他们面对的顾客主要是当地藏族居民。较纯正的从藏族居民手中搜集来的传统藏族用品,比如销售藏式传统家具、唐卡等的店不多,散落在古城白塔附近小街上。
  木雕,有取材于藏族人物,有兼混杂东南亚、甚至非洲木雕的影子。而产自藏区的藏刀的造型和纹样装饰相对丰富,多藏族传统。
  用牦牛骨制作的日用品,诸如头梳、饰品等,多直接根据牛骨的天然形状进行生产加工,或经过简单打磨后加上底座做成装饰品。另有少数的尼西黑陶。
  1、挂件、小饰品
  香格里拉古城销售的挂件和小饰品的出产地主要是东南亚佛教国家尼泊尔、印度等,价格处于香格里拉古城产品中的较低端,零售价多在1—20人民币元之间。另有根据藏民族民间传统饰品制作。
  品种主要包括:手镯、手链、吊坠、耳环、戒指、踝饰、手机挂坠、零钱包。材质多为木、皮、羽毛、麻、锦以及玻璃;造型多仿生式,如鱼、日月星辰;装饰较繁复,手工或机器缝制、刺绣。纹样有点、线、圆等几何纹;色彩浓郁,宗教特色鲜明。
  根据藏民族民间传统造型生产的产品,材质多为仿制的天珠、绿松石、珊瑚、琥珀等,多种材质相间串联或只用其中一种,下端有或没有白铜打制的挂坠,造型仿制于藏族传统项饰“嘎乌”,上镶饰“宝石”,造型也多仿生莲花、牦牛等,也有宝盒、金刚杵等法器。
  较纯正的藏族传统饰品:琥珀、绿松石、珊瑚质地的戒指、扳指等的“A货或真货”,做工则相对精细,售价多在百元以上,有的开价上千。
  日月——太阳和月亮是佛教中重要的象征符号。分别象征男人的智慧和女性的慈悲。而莲花则出自佛教教义里的莲花宝座,寓意出污泥而不染,乘坐其上的神灵则被认为是圣洁无暇、尽善尽美的化身。
  鱼在佛教教义中,代表幸福和自主,并多子多孙。因为它们可以在水中自由游动,并繁殖迅速。
  牦牛是藏族民间的自然崇拜物、图腾之一。藏族人尤其信仰白牦牛。白色在佛教里是纯洁的象征,牦牛则被誉为“高原之舟”,有超能力。据传藏族发祥的部落之一,有名为“吐蕃六牦牛部”的,并有汉文文书记载。今日的藏族是牦牛羌系的一个部落,他们都以牦牛冠名,以牦牛为图腾。
  2、服饰
  古城销售的服饰,和小饰品一样,也多采买自尼泊尔、印度,并且多女款。品种主要有长、短袖衫,长短裙、头巾、围巾、鞋、长裤、抱枕。纹样繁复,多用手工珠绣金属或塑料亮片。根据其制作和纹样的繁复程度售价,少则几十,多则数百到千元之间。色彩浓郁、饱和度较高。纹样多为佛教题材,白象、八宝、宝瓶、神兽以及人物、植物、几何纹样,夹杂有西亚伊斯兰教地区的火腿纹。受材料的制约,整体来说,这些图形的造型相对简约。
  白象在佛教中象征佛陀自在的心境。有的白象被绘制成6条腿,意喻力量无穷。在传统的藏饰中,“华丽型”的白象则头戴华盖、身披锦缎,背驮如意宝,鼻托朱砂。“简约型”的白象则只是一头赤裸白象。白象也是佛教中金刚们的坐骑。在吠陀神话中,印度大陆是由八头大象承托的。
  佛教八宝指宝伞、宝瓶、金鱼、莲、盘长、胜利幢、金轮,白螺,分别由佛教的八种识智眼、耳、鼻、音、心、身、意、藏所感悟显现。在民间手工艺品或产品中,八宝有单个出现,比如单个白螺;有成对出现;也有八个轮序出现。造型或做些简化,或进行局部的添加。
  藏式传统服饰纹样主要有织物本身的纹样,以及服饰饰品的造型和纹样。织物纹样主要有龙、鱼、云、水等,色彩以黄、红、蓝、绿、白、紫等为基调。
  藏族服饰的花边纹样中,主要有雍仲格拜郭钦(卍字锦)、色薇梅朵格拜郭钦(梅花锦)、章嘎格拜郭钦(印有藏币章嘎图案的锦缎,又称金钱锦)、海棠锦、海棠牡丹锦、小砖缝锦、大砖缝锦、猫蹄锦、龟背锦等锦缎纹样。以及日拉曲(长城连图)、甲纳架日(汉第城墙纹,又称“丁”字纹)、噶约格赤(瓷碗上的花纹,又称“雷纹”)、雍仲(即“卍”符,连续的“卍”藏语称为雍仲拉曲)、扎西杰达(八吉祥);诺布恰顿(七政宝)、四君子(梅、兰、竹、菊)、暗八仙(宝葫芦、宝扇、渔鼓、荷花、花篮、宝剑、洞箫、阴阳板)、其那日莫(狗鼻图案)。
  主体纹样则主要是龙、凤、云、海水、礁石、仙鹤、宝相花、牡丹、梅、兰、竹、菊、蝙蝠等,以及组合图案如龙凤呈祥、海水江牙、鹏程万里、二龙戏珠等。
  日月符(上为一圆日图形,下为一缺口朝上的弯月)是藏族服饰重要的装饰图案,可单独使用,也可与雍仲符连用。
  加珞(十字符)是藏区常用纹样,按体现方式可分为十字纹和十字团花纹,以递增排序方式组织,衬以不同底色或以不用颜色的十字符排比组织,形成色条单元,简洁美观。主要流行于西藏山南一带的“裘巴加珞”(以加珞纹彩色氆氇为衣襟镶边的藏袍)。
  “卍”字符是最古老的符号之一,中国汉族道教和藏区苯教都认为“卍”是永生的象征,代表世间万物。佛教认为佛陀是毗湿奴十大化身的第九大化身,他的胸前常画着这个符号。较普遍接受的是这个符号最初是太阳和四季轮回的象征。
  3、传统饰品
  藏族传统饰品主要有发饰、耳饰、项饰和腰饰。
  A、发饰
  主要有发套、银盾、巴珠和珍珠冠。
  “发套””又叫“辫套”、“辫筒”,造型为宽约10厘米,长130厘米左右的细长方形。用各色的布或锦缎制成。上绣八宝、百结、花卉、动物、云纹、回纹等,并钉缀饰物。
  银盾用藏银制成,规格大小不一,大的直径约4-5厘米,造型为倒扣的圆碗。“碗”沿四周压花,“碗”顶镶饰一圈圆珠。
  “巴珠”是以浆模制成支架后,用布或呢料包裹,然后缀满珍珠或珊瑚、松耳石等珠宝。造型有两种,一种是三角形,一种是弓形。
  珍珠冠高20厘米,直径23厘米左右,裱布做里,冠面由珍珠穿连而成,顶部突出,镶有金珠和绿松石。是过去藏区贵妇在出席盛大节日或重要庆典时,佩戴的一种珍贵头饰。
  B、耳饰
  传统藏族耳饰大多是金银饰品,有浮雕、掐丝镂空镶嵌等形式。镶嵌物有松石、玛瑙、珊瑚等。有的直径不到0.5厘米,大的直径1.2厘米至1.5厘米。
  C、项饰
  传统藏族男女的项饰,多由珊瑚、琥珀、、松石、香料串联而成,也有用红、蓝、绿、紫玛瑙和淡黄色象牙或各色彩珠、海贝类化石等串成。项链大多还悬挂“嘎乌”。传统的藏族“嘎乌”用金、银、铜、铁等材质制作,造型有四方、八角、椭圆、鸡心形、佛龛形。上或镶嵌珍珠、翡翠、玛瑙、松石、珊瑚,或镂刻动物、花卉、宝塔、龙风、佛像、八宝等纹样。嘎乌大的高达20多厘米,小的仅4厘米。嘎乌内装佛像或佛咒,有的也装活佛、喇嘛的神物以及护身符等,正面常有一个背光形状的“窗”,可以看见里面装的佛像供物;背面可以拆下,用以装东西。
  嘎乌原是佛教“宝物”之一,由佛盒演变而来,是藏区男女的重要饰品之一。
  D、腰饰
  主要有腰刀、火镰、奶钩等。
  传统的藏族贵族腰刀的刀鞘多用金银、铜铁、鲨鱼皮,并饰龙、凤、狮虎、花草、鱼虫以及法轮、法螺、宝伞、宝盖、宝瓶、莲花、金鱼、盘长等纹样,还镶嵌有宝石、玛瑙、松石、珊瑚等。刀把用紫铜、黄铜、白银等叠镶,也有用骨、牛角、木质包镶。长有1米左右,短的只有几厘米。女腰刀小巧玲珑,男腰刀较长。
  火镰形制如斧头状,顶部为皮囊,呈长方形,外镶錾花铜、银片,有卷草、莲花、云纹等纹样。有的还镶珊瑚、松石等。下部为斧形钢片,用以击石取火。
  奶钩呈双钩形,状似小铁锚,长约40厘米左右,多为银或铜质,上刻花纹,镶嵌松石、玛瑙等。奶钩原是藏牧区妇女挤奶时用来挂奶桶的钩子,后来逐渐转变成腰饰物。
  4、藏毯
  藏毯的纹样主要分为几何纹、花卉植物、星辰、以及器皿、动物、人物纹样。几何纹主要为点、线、正方长方,三角形、菱形,以及云纹、回形纹、十字纹、万字纹、盘长纹,植物纹样主要有缠枝纹、宝相花,莲花、百合等,文字有藏文、汉文里的吉祥文“福、禄、寿”等的变体、吉祥图形松鹤等,动物主要有羊、龙凤、象、马等以及神话动物。其中佛教里的八吉祥纹样、佛教法器依然是常见纹样。结构多作对称或团花组织。
  5、木雕、家具
  香格里拉古城的木雕敦实、古朴,有的兼具实用性,多做仿旧处理。格局虚实相间,采长度的1/2或黄金分割进行造型。有浓郁的民族趣味和非洲木雕的影子:夸张女性胸,腹;另有运用佛教题材,如:大象、鱼等。
  夸张女性胸腹的造型,源自原始崇拜中的生殖崇拜,更多出现在非洲原始木雕中。中国人的生殖崇拜则更直接、平面些,比如汉画像石上伏羲女娲交媾图;大理剑川石窟(从南沼到大理国时期数百年问逐步开凿而成,距今有1100多年)第8窟“阿央白”;而国学大师郭沫若,则逢鱼必阴,遇鸟必阳。
  藏传佛教认为莲花上的经书、湖水中升起的宝剑代表文殊菩萨;双头鸭或鹦鹉则分别是观音和金刚手菩萨的象征;佛陀的智慧、慈悲和权力由这三个菩萨代表。文殊菩萨的如来部断人的“痴”、观音菩萨的莲花部断人的“欲”、金刚手菩萨的金刚部断人的“嗔”。
  另有说其中鸟儿的双眼和喙象征佛教从印度传入,也象征佛教教义从梵文译成藏文。
  6、黑陶
  尼西村是香格里拉地区出产黑陶的“专业村”。据云南省文物考古工作者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迪庆居民就已经掌握黑陶制作烧造技艺。黑陶原料采自黄河冲击下来的红胶土,土质细腻,粘性好,可塑性强。
  尼西生产的黑陶多延续传统造型,多是当地居民日常器具用品:用来烧煮、群暖用的土陶罐、装酥油茶用的茶壶等。主要有螺旋形陶罐、双耳罐、高颈瓶和仿生的鸟、鸡型壶,纹样多取材自藏传佛教的莲花、日月星辰、吉祥结(系有哈达的和没有系哈达的两种,前者更多见)、法轮、螺、鱼、龙,牦牛以及几何纹点纹、线和少许的藏文字。也有简洁流畅的造型,比如黑陶钵,没有任何装饰。吉祥结,又名盘长、盘长结,是佛教八宝之一,代表轮回,也是汉族传统图形。在藏文中意为“喜旋”,寓意圆满、永恒、无限和神秘。有做“卐和卍”。
  龙在佛教中,是大如来的坐骑,寓意创造力,有说源自中国皇帝的龙座。藏文中的“龙”指雷鸣的意思。佛教有八大龙王的传说,群龙升腾则是藏传佛教中最吉祥的征兆。
  法轮是如来的手持器物,也是众多神灵的手持或礼仪器物。轮在佛教中是太阳的象征,寓意创造、精神和物质的持续性变化。由轮毂、轮辐和轮圈组成,中央的轮毂寓意伦理规范,轮辐代表思敏和禅定,轮圈代表佛教教义的光芒无边和传播。
  螺是佛教吉祥八宝图形之一,也是佛教众神左手手持器物。寓意骁勇战斗和胜利,是力量、权利、权威的意思,并可以驱邪避祸。和佛陀的头发右旋一样,白螺也右旋。
  7、唐卡
  唐卡是藏区文化承载媒介中非常重要的一节,其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传统唐卡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绿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矿物以及藏红花、靛蓝、大黄等植物提炼研磨后做颜料。香格里拉古城市面所见唐卡,多为手绘和印刷两种,尺寸也稍小。少见刺绣、织锦(堆绣)、缂丝、贴花等唐卡。售价相对其他产品,较昂贵。
  唐卡纹样品种和造型丰富,甚至有罄竹难书的念头啊哈。主要以人物做中心构图,按顺时针将和中心人物有关的故事、场景、其他人物、神兽、植物等布满一周,不受历史、时间、空间以及透视限制。人物常见有释迦牟尼、观世音、文殊、度母、金刚、莲花生、宗喀巴等各种护法神;甘露、宝石、珍珠、谷物、香料、净土等祭品的宝瓶;五宝(金、银、珊瑚、玉、玛瑙)、五谷(大米、小麦、青稞、芝麻、黄豆)和刀、枪、剑、犁头、斧头等民间生产生活用具。
  8、藏刀
  藏刀的销售相对来说比较集中和规范。古城有较大的藏刀专卖店。所销售的藏刀造型和做工相对精细。装饰有龙凤、卷草纹、几何回旋纹、狮虎、花草、鱼虫以及法轮、法螺、宝伞、宝盖、宝瓶、莲花、金鱼、盘长等藏传佛教吉祥图案的二方连续纹样,独立的立体造型小装饰有佛教八宝中的宝瓶、荷花、法轮等。表现形式有浮雕、镂空及掐纹镶嵌,刀柄较少镶嵌传统藏刀的鲨鱼皮或黑色牛角。除表面起伏层次和图案变化外,在刀具整体外形以等距或对称方式点缀镶有珊瑚、玛瑙等,有多种规格、不同造型。从整体外形看,头柄首尾有平形、头部锥形、两头凸形、圆形等,材质绝大多数为藏银。
  二、香格里拉地区旅游产品与图形开发初探
  香格里拉地区旅游产品的开发深度不及滇西北其他地区例如丽江、大理等地区。市面销售的产品品种和数量也相对单薄。开发具有藏民族特点,又能批量生产的旅游产品,是一个机遇。据调查,购买旅游产品作为旅游纪念品的占多数,真正从旅游区“淘宝”的人不多。因此面对大多数游客销售商品仍定位为低中端产品。
  A、低端市场挂件饰品
  对香格里拉地区的主要造型元素——佛教造型元素进行两方面研发:一方面努力维持原有造型及装饰风格,一方面进行充分的简化、异化。制作材质扩展到石头、麻、黑陶、骨,也可以运用近年来流行的新材料,比如软陶,揉入佛教图形进行产品研发。
  B、中端市场藏毯家用器具等
  从香格里拉周边地区吸取经验,从邻近地区剑川的木雕、刺绣产品吸取经验,从东南亚宗教国家尼泊尔、印度吸取经验。扩展产品种类,从藏毯、藏族家具、家居用品(烛台、烟具、首饰盒、花瓶、果盘、茶具)到宗教用品。
  
   参考书目:
  [1]李欣华,邱冠雄,李晓九.藏族纺织品的装饰图案艺术[J].中国民族,2008(6).
  [2]罗伯特·比尔.藏传佛教象征符号与器物图解[M].向红笳翻译,2007.
  
  (责任编校:韩毅)
其他文献
摘 要:指示现象对分析语言交际中话轮转接和话语分析的方法论有着极大的重要性,并且为语言习得和各阶层语言的社会差异研究提供了—个新的视角。人们已经对指示语的各种基本属性,如指示性、主观性、语境依赖性以及相对性等进行了很多研究。笔者将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具体讨论指示现象的自我中心性。  关键词:指示现象;基本属性;自我中心性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3-066-
期刊
摘 要:审美文化不仅是一种具有审美的表意或象征体系的文化符号或样态,也是一种具有美学与文化阐释功能的研究方法。而作为一种方法论,其三个特征在古代文学发展史上都留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这在魏晋之时陶渊明的田园诗中表现得更加鲜明和深刻。笔者从自然、忘言、诗意这三个方面对应审美文化研究方法的三个特征,并做出对陶渊明及其诗歌的审美文化解读。  关键词:诗意田园;自然;忘言;人格美;精神家园  文章编号:97
期刊
摘 要:《苔沟村纪事》截取中国当代历史的一个片段:从四清运动到改革开放再到九十年代陕西一个普通农村的人际关系变化,生动曲折地反映和记录了中国农村的发展历程,用农民的语言和农民的立场,直白朴素地讲述主人公的命运起伏,在人物的矛盾发展中记录社会变迁的进程,在社会变迁的进程中反映人物命运的转化。所以,《苔沟村纪事》是小说,也是历史。   关键词:苔沟村纪事;陕西文学;王稳年   文章编号:978-7-8
期刊
摘 要:随着全球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作为一个独特的族群—拉祜族已经意识到该族群文化认同感的传承对于该族群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与该族群语言活力的关系至关重要。笔者试图分析拉祜族文化认同感与其语言活力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族群;文化认同;语言活力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3-071-03    一、族群与民族的区别  林耀华先生曾就族群与民族做过详细的探讨,他认为当
期刊
摘 要:《神鹏与署争斗的故事》是纳西东巴经中的一则神话,在当今人与自然矛盾日益尖锐的背景下,这则神话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乎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本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这则神话的本身进行深度阐述,其中包括解题和与此神话相对应的仪式介绍以及神话内容的概括;第二部分则是由此反映出的古纳西人的自然观对当今社会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神鹏与署争斗的故事;仪
期刊
摘 要:社会认同是人生存于社会的基本追求和需要,而认同感的缺失则会使人陷入孤独的境地。小说中埃德娜的独立意识觉醒,在那个男权社会里既无法得到同性姐妹的认同,也没有得到异性恋人的认同。正是这种认同感的缺失,使埃德娜陷入孤独的深渊,最终令她惧怕的大海成了她释放自己情感的栖身之处。  关键词:认同感;缺失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4-103-02    小说《觉醒》是
期刊
摘 要:普希金一生共创作了八百多首抒情诗,其中将近1/4是爱情诗。他早期的爱情诗中有大量的性表现,有许多诗更是被视为淫秽诗;在后期的爱情诗中注重对女性心灵美的描写,重精神。普希金的爱情诗中对女性的描写由早期重肉体到后期重精神、心灵,可以说普希金的爱情诗中展示出了一条爱情的朝圣之路。  关键词:普希金;爱情诗;爱欲;博爱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4-100-03 
期刊
摘 要:孟子的“养气说”最初只是限于哲学范畴,但是经过后世文论家的不断润色和发展,“气”逐渐突破了哲学藩篱而具备了文学性内涵,这一趋势在明清诗话中被发展到极致:“气”成为明清诗论家论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气”不仅被用于诗歌的分类、品评;并且如何在诗作中体现出诗气,也成为明清诗论家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明清诗话;孟子;养气说;接受。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
期刊
摘 要:《神秘的按摩师》是奈保尔的处女作,同时也是一部经典喜剧,全书以白描手法讲述了一个与印度教神灵象神甘涅沙同名的男人的变异成长,主人公为了施展所谓的人生抱负,在物质与精神双重匮乏的英殖民统治下的弹丸之地,上演了一串串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小说语言简洁,情节捧腹,洋溢着加勒比、印度、不列颠多重风情。  关键词:意外成功;荒诞;讽刺意味;自传色彩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
期刊
摘 要: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作用不可忽视。由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原因,辅导员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这一问题引起了全社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从学校和辅导员个人两个层面提出了克服职业倦怠的措施,即增强了辅导员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可操作性,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职业倦怠;辅导员;自我效能感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4-168-0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