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腹腔镜下肝左外叶部分切除术:附6例报告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5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虽然腹腔镜下肝脏切除的技术进展缓慢,但是仍有证据表明在选择性病例中运用腹腔镜技术进行一些较小型的肝切除,特别是肝左外叶切除术是安全的.目的 探讨运用腹腔镜技术进行肝左外叶切除的操作技术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4-2005年间接受完全腹腔镜下肝左外叶切除的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围手术期数据、病理结果、随访数据等.结果 6例病人均行完全腹腔镜下肝左外叶切除术,无需中转开腹,无术中死亡和术后并发症;全组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9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70ml;其中4例病理诊断为肝细胞性肝癌,1例为局灶性结节样增生,1例为肝血管瘤;4例肝癌病人的手术切缘不少于1cm;平均住院时间为3d(2~6d),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4例肝癌病人至今均未见复发.结论 采用完全腹腔镜下肝左外叶切除,技术安全可行,并能大大减轻病人的手术创伤。

其他文献
由于乙型肝炎高发,我国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欧美国家.不断提高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治疗效果,在我国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门静脉海绵样变(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portal vein,CTPV)指门静脉主干或其分支完全或部分堵塞后,在其周围形成的海绵样扭曲的静脉网.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特别是彩超、CT、MRI等在腹部血管检查中的应用,本病的发现日渐增多.我科在2004-2006年间共收治此类病人4例,现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了解自身组织补片修复胆管狭窄切开后缺损或炎变所致坏死的疗效.方法 补片取自保留血供的空肠和胆囊壁以及网膜.藉临床表达、T管胆道造影、B超等评估用于胆管缺损修复6例和炎性坏死3例的疗效.结果 该9例术后3~4个月至10~18年被修复胆管胆汁通畅、管径正常.结论 本方法与胆肠内引流相比,保留了胆道自然通道,维持正常解剖和生理功能,近远期疗效肯定。
例1,女,48岁,发作性上腹痛3年,无发热黄疸,B超提示,胆囊多发结石,于2006年6月9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按常规游离、切除胆囊.在游离中见肝总管色泽正常,外径如常,其与胆囊汇合部形成隆起,局部较硬,疑为结石,遂沿结石边缘切开取出结石。
期刊
目的 建立人胆汁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用于胆汁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 A、B两例胆汁标本分别取自于一例肝门部胆管癌及一例胆总管结石病人.标本经脱盐、脱脂、去除核酸纯化处理后,分别各取350μg以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IEF)为第一向,SDS-PAGE垂直电泳为第二向进行双向电泳(2-DE).应用图像分析软件对银离子染色的2-DE图谱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经纯化处理的胆汁样本双向电泳图谱中的各个蛋白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HCC)经皮射频消融术(RFA)后出现消融后综合征的发生率,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方法 2002年7月至2006年4月,37例HCC采用经皮RFA技术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行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观察治疗后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及持续时间.结果 37例均顺利完成RFA治疗.32.4%(12/37)病人出现消融后迟发性症状.其中发热12例、寒战1例、全身不适7例、消融部位疼痛9例、恶心5
病例1:病人,女,28岁.因反复右上腹部胀痛4个月,加重10 d入院.B超示胆囊壁粗糙,胆囊内强回声,后方伴声影,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行单纯胆囊切除术.胆囊4 cm×3 cm,壁厚约0.2 cm,黏膜粗糙,内有结石4枚,囊壁有一直径约0.6 cm大小淡黄色结节.病理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壁胰腺异位。
期刊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选择在术前有很多因素决定.术中是否中转开腹,与胆囊粘连程度以及结石嵌顿的部位、大小和术者的熟练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期刊
我院2002年12月至2006年5月,共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630例,出现术中出血3例,发生率0.18%.术中出血是LC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为1%[1].现将我院发生3例LC术中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报道如下。
期刊
胰管结石较少见,在正常人群发病率不超过1%.胆管扩张症是较常见的先天性胆道畸形,文献报道该病几乎全部伴有胰胆管合流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不伴PBM的胆管扩张症少见.近来我院收治了一例胰管结石不伴PBM的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我们有一些体会,现报告如下。
期刊